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通知公告

仁化县2023年度企业(不含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

发布日期:2025-03-04 10:14:34 来源:本网
打印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意见》(中发〔2017〕33号)和《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建立省政府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意见》(粤发〔2018〕23号)精神,根据《中共仁化县委关于建立县政府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意见》(仁委字〔2018〕5号)有关要求,现将我县2023年度企业(不含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汇报如下:

  一、国有资产及管理情况

  (一)资产负债情况

  截至2023年底,我县共有25家国有企业,资产总额10.53亿元,同比增长2.53%;负债总额6.37亿元,同比增长1.11%;净资产4.15亿元,同比增长5.54%;资产负债率60.56%,同比下降0.78个百分点。

  (二)年度收益情况

  2023年,全年营业收入1.93亿元,同比增长4.98%;利润总额0.0896亿元(896.28万元),同比增长15.42%;应交税总额0.21亿元,同比下降4.71%;上交税费总额0.20亿元,同比下降7.65%;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102.53%。

  (三)国有资本投向、布局情况

  截至2023年底,全县正常运营的县属国有企业户数为25户。其中:水力发电类9户(共17个电站)、建筑类5户、旅游餐饮类2户、资产运营类(以国有物业租金收入为主)4户、文化传媒类2户、粮食企业1户、扶贫资产运营1户、车辆检测1户。

  (四)收益分配情况

  2023年度,企业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合计1.93亿元,企业上缴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共0.4055亿元,由县财政纳入预算统筹使用。

  (五)境内资产情况

  截至2023年底,我县境内县属国有企业资产总额10.53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93亿元,利润总额0.0896亿元。

  (六)境外资产情况

  截至2023年底,我县国有企业无境外企业。

  二、国有资本风险控制情况

  (一)落实企业投资监管制度。一是在投资前期,按照《仁化县国有企业投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试行)》有关规定,开展项目前期可行性研究分析、合作方尽职调查、出具法律意见书等相关工作,规范投资决策行为,切实防范投资风险,维护监管企业的合法权益;二是在投资中期,国有企业在项目投资实施过程中出现重大变化或投资总额超过预算10%的,均需按要求重新报县国资监管机构进行审核;三是在投资后期,国有企业对投资项目组织项目后评价工作,并将项目后评价报告报县国资监管机构审核。

  (二)完善债务风险防控机制。督促国有企业按照《仁化县国有企业债务风险防范实施方案》要求,严格控制资产负债规模,确保企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一是密切关注企业资产负债率和有息负债规模,严控新增负债,要求全县国有企业切实做好资金计划,确保按计划偿还债务;二是建立县属国有企业投融资台账,对于贷款利率偏高的企业,要求与各银行机构协调,确保有效降低企业成本。

  三、国资监管及国企改革情况

  (一)建立国有资产数字化信息平台。为有效盘活闲置国有资产,规范我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和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实现全县国有资产动态管理,县财政局搭建了仁化县国有资产数字化信息平台。

  (二)加强对县属国企的审计监管。一是根据《仁化县审计局审计全覆盖中长期规划(2021-2025年)》,对我县属国企审计全覆盖进行了规划,2023年完成4家国企的审计、检查;二是为加快推进县属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改革工作,2023年聘请第三方审计公司对全县县属国有企业2022年度工资内外收入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三是督促企业建立内部控制机制,通过掌握国企的内审机构和内审业务情况,加强对国企的监督和指导。

  (三)探索创新国有企业经营模式。为解决县属国企经营成本高昂、设施设备老化、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我县将锦城宾馆、西岸电站作为改革试点,将部分或全部经营权进行发包,通过市场化竞争机制引入社会资本,让具有丰富运营经验和高效管理能力的专业团队进行经营,有效激发企业的内生动力,实现了国有企业扭亏为盈,有效减轻了财政负担。

  (四)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快推进县属全民所有制企业进行公司制改制,强化部门职责分工,逐步厘清企业党组织与董事会、经理层权责边界,明确党组织在决策、执行、监督各环节的权责和工作方式,党组织领导班子研究讨论是董事会、经理层决策重大问题的前置程序,重大经营管理事项经党组织领导班子研究讨论后,由董事会或者经理层作出决定。

  (五)持续推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把全面从严治党与国企改革发展同部署同落实,不断完善党的领导与企业治理相统一的工作机制。目前,县锦电公司已完成“党建入章”,实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领导体制,实现党委书记、董事长“一肩挑”。

  (六)继续做好国有企业退休职工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一是严把审核关,确保国有企业退休职工社会化管理服务专项工作资金使用符合有关规定;二是按时拨付国有企业退休职工社会化管理服务费用,确保国有企业退休职工社会化管理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三是继续接收我县辖区范围内的中央、省市县国有企业退休人员,2023年共接收各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共107名。

  四、国有资产处置和收益分配情况

  (一)国有资产处置情况

  1.顺利完成原县煤炭大厦的处置工作。

  2.规范化处置周田工业园原龙飞公司地块废旧厂房及基础设施等资产,实现了国有资产价值最大化。

  3.积极协助县有关部门收回并盘活大岭工业园原德尚地块使用权。顺利完成大岭工业园顺安停车场的搬迁工作及有效盘活原德尚地块剩余的19.9亩土地,为我县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提供有力支撑。

  (二)收益分配情况

  2023年度,企业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合计1.93亿元,企业上缴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共0.4055亿元,由县财政纳入预算统筹使用。

  五、企业职工总人数、人员架构以及薪酬情况

  (一)企业职工总人数。2023年度,25家国有企业总人数共1266人,在职职工人数850人(含国有企业负责人52人)。

  (二)薪酬发放情况。在职职工应发工资总额6290.27万元,其中,国有企业负责人应发工资总额637.79万元。

  六、存在问题

  (一)国资监管体制不够完善。管理部门多头分散,未能真正履行国有企业出资人职责。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仍然按行业主管或企业隶属关系分散在各行政事业单位,没有形成统一管理的制度。

  (二)国有企业市场化机制不健全。一是国有企业人员聘用受行政干预较多,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难以落实。二是国有企业管理模式、经营机制行政化色彩浓厚,部分企业领导人员市场化经营意识薄弱,存在“等靠要”思想,对接市场的资本思维、资本运营能力不足。

  (三)国有资源资产价值化项目推进缓慢。一是相关职能部门对推进国有资源资产价值化工作整体认识不到位,工作专班机制不健全,项目推进力度不够,导致部分项目进展缓慢。二是企业的主动性不够,安于现状,谋划项目的力度不够,思维不够开拓,遇到困难时寻找突破口和解决办法的主动性欠缺。

  (四)国有企业投融资能力较弱。一是国有投资企业方面,除县锦电公司有一定规模外,其他大部分企业资产总量小,历史包袱沉重,且企业主营业务单一,内生动力不足,融资渠道少。二是资产运营企业方面,大部分企业资产运营能力较弱,资产的盘活和有效利用缺乏多元化经营发展模式。目前,我县以国有物业租金收入为主的企业有5家,对于存量国有资产的盘活路径主要是对外出租,整体经济效益不高,且大部分属于老旧物业,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修缮费用有所提高。

  七、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强化国资监管机构建设,健全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一是强化全县统一的国资监管机构建设。明确由县财政局全面履行国有企业出资人职责、国有资产监管职责,根据工作职责适当增加相关专业人员,优化仁化县公共资产管理中心内设机构职能,形成新的“三定”方案。二是做到“四个”强化,强化出资人监管、强化责任追究、强化制度建设、强化国有资产信息平台建设。三是国资监管的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不断增强,专业化、法治化、体系化监管不断推进,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不断完善。

  (二)统筹推进企业整合重组,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压缩企业管理层级。一是建立健全国资监管体系建设。合理搭建企业监管架构,组建一家一级国有企业统管全县国有企业;二是调整优化布局结构。按企业的行业性质划分,将全县国有企业分为六大板块设为县二级国有企业。统筹推进整合重组相同板块的其他三级国有企业,逐步减少国有企业数量。三是压缩企业管理层级,对上下级企业的经理层实行交叉任职,同时,根据企业规模,合理设定企业管理层人员职数,有效降低企业人力资源成本。

  (三)全面梳理国有资产产权,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一是厘清国有资产权责监管边界。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国企、国企与国企、行事单位与国企之间的资产管理、债权债务归属等关系,着力解决各类历史遗留问题,助推企业轻装上阵、健康发展;二是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促进国有资本与民间资本相互融合,推动各种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三要进一步加强企业债务管理,合理控制债务规模,降低融资成本,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债务风险防范有关制度,健全重大项目投融资决策和对外担保管理制度,防范金融风险。

  (四)整合各类国有资产资源,提升企业的投融资能力。一要明确国有资本功能定位和布局方向。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推动县属国有资本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集中,发挥县属国有资本在提升城市功能、保障服务民生和引领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功能作用;二是整合优化各类实物资产,扩大国有企业融资规模。梳理现有各类有效资产及闲置资产,如:土地、房产、设施设备等,挖掘潜在自然资源,如:矿产、水资源等,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注入到国有企业;三要利用政策和资金优势,引导国企归集经营性资源,支持国有企业加大城市优质资源的市场化收储力度,收购社会拍卖资产,促进国有企业资产结构更加优化。

  (五)多渠道拓展企业业务,助力企业增产增收。一是整合国有企业富余人员,承接县级行政事业单位或县中大型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和维护,通过进行维修、养护、管理和相关安全生产活动,增加国有企业的经营收入;二是支持鼓励国有企业外派专业技术力量,承接其他民营企业或团体相关的技术改造、技术升级等。如:支持鼓励锦电公司外派水力发电行业的专业人才队伍参与其他民营电站的技术改造升级,降低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提高企业经营效益;三是支持鼓励国有企业承接行政事业单位的档案资料管理、一般广告业务及相关会务活动等,探索建立“钟点工”行政服务机制,有效提高行政效率和企业效益。

  (六)深挖源头活水,施策盘活存量国有资源资产。一是探索推进矿产资源、燃气、供水、智慧停车等国有资源资产价值化重点领域项目的谋划;二是发挥好资产运营公司的平台作用,加快推进国储林项目融资、建设及发展林下经济;三是谋划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力争在新能源领域寻求投资突破,谋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四是推动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站在全局视角优化地区生产力布局,积极培育产业竞争新优势。


相关附件:

相关信息

微信
智能
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