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桥镇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省、市、县“百千万工程”工作部署,以招商引资为抓手,推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抓好典型村建设,持续推进绿美工作,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一、奋力推进百千万工程
(一)镇域经济排名更进一步
2024年1-6月,大桥镇在韶关市一般乡镇排名第1名,进入红榜;较1-5月排名提升5位。目前大桥镇在建产业投资项目9个(今年新增5个);计划总投资3.32亿元(今年新增2.41亿元);1-6月完成投资0.86亿元(今年新增项目投资0.64亿元),目前正在建设项目12个,其中5个是2024年入库项目,正在进行产业项目认定。大桥镇在2024年底在韶关市一般乡镇排名力争前5名。
(二)招商引资成效明显
开展“百千万工程”以来,成功招商引资13个。2024年引进项目4个,投资2.19亿元,完成年度招商引资任务。截至2024年6月,已落地项目15个,动工13个,投产4个。目前在洽谈项目6个,总投资达3.5亿元,其中3个已通过县联审联批小组会议。
(三)如期完成“百千万工程”发展规划
大桥镇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做好“百千万工程”的要求部署,坚持规划先行,参照典型镇标准开展全镇“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规划编制,目前已编制完成,共规划基础设施项目39个,产业项目12个,基础设施项目27个;已完工18个,2024年前可完工19个;剩余20个分中、远期实施。
(四)推动产业有序发展
1.擦亮特色产业品牌
大桥镇是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镇,沙田柚种植面积2.5万亩,年产量2.8万吨,年销售额5.2亿元。长坝沙田柚先后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中国气候生态优品等称号,去年成功出口欧盟100吨。大桥镇于2019年被认定为省级“一村一品 一镇一业”专业镇;长坝村于2020年被认定为省级“一村一品 一镇一业”专业村,2020-2024年连续四年被农业农村部评为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
2.多措并举保障粮食安全
2024年,上造粮食生产任务面积2500亩,其中早稻1450亩、杂粮1050亩;完成早稻播种1466亩,杂粮1101亩;流转耕地620亩,整治撂荒地320亩;加快农田小田变大田工作,利用垦造水田项目实行了亲联村、共和村连片1000亩的水稻种植项目。
3.盘活闲置资源增加村集体收入
认真落实深化改革的各项措施,摸清盘活闲置资源资产底数,促进村集体增收。如亲联村利用闲置土地引进韶关丘雅无纺布有限公司和宇明运动器材有限公司两个乡村振兴车间增加收入9万元/年,创造就业岗位32个;长坝村通过租赁闲置校舍引进瓜子加工项目增加收入6万元/年;古洋村通过租赁闲置土地引入竹木加工项目增加收入10万元/年;水江村通过租赁闲置校舍改造引进民宿项目增加收入2万元/年,合计增收27万元。目前正在推进亲联村乡村振兴车间二期和长坝村共富车间建设,年内可完工。
(五)稳步推进美丽墟镇建设
1.打造高标准“七个一”
积极推动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完成了美丽圩镇入口通道、美丽示范主街、主街道房屋外立面提升、美丽圩镇客厅、干净整洁农贸市场、榕树下绿美公园和美丽河道改造提升,圩镇面貌干净、整洁、有序。
2.不打折扣完成九项基本任务
大桥镇镇域有“三校”(中心幼儿园、中心小学、寄宿制学校)各1所、乡镇卫生院1所、养老服务中心2处(康园中心和长者饭堂)、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8个、党群服务中心8个、圩镇道路已白改黑并安装充电桩2个、综合性商业超市4间、快递物流点5个、冷库3处,各项基础设施基本完善。
3.提供群众满意的公共服务
以建设大桥镇文明实践综合体为契机,建设风度书房、长者饭堂等公共服务设施。今年以来,结合“我们的节日”开展文明实践活动,举办“村晚”、“五一”文艺汇演和“迎新春·庆新年”等文明实践活动15场次,服务群众达4500人次,不断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4.改革创新基层治理
坚持党建引领、法治先行、高起点谋划、全方位统筹,全面铺开清单制、积分制,全镇70个村民小组实现两个全覆盖,动员群众广泛参与村庄整治,用公序良俗引领和美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工作不断得到加强。其中亲联村积分制开展情况多次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表扬。
二、讲求实效抓好典型村建设
大桥镇亲联村是第二批新增典型村,近两年先后获评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村、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仁化县无毒村居,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22年的28万元增长至2023年的32万,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一)因地制宜编制典型村规划
围绕五个共富总体要求和“十个一”具体要求完成典型村村庄规划编制,谋划项目38个(产业项目11个、基础设施建设27个),已动工25个,年内可完工23个。
(二)以“三变”思维促进产业发展
通过盘活闲置小学及周边土地,建成共富车间2座,吸纳群众就业32人,9月底前再新建车间1座;实施小田变大田举措,发展亲联村300亩连片农业种植项目;成立了富村公司仁化县文辉商贸有限公司,结合村庄运行开展业务,提升村集体收入。
(三)激发主人翁意识推动村庄整治
全面铺开积分制,参与户数达85%,用小积分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投工投劳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屋外立面改造等工作,村庄面貌和群众精神面貌明显提升。
三、共建共享推动绿美建设
大桥镇推动基层党建与绿美乡村建设同频共振,助力“百千万工程”踏上高质量发展“绿色车道”。今年植树17332株、花卉5370棵,绿美一体推进,由“绿”及“美”;新增“四小园”204个、“美丽庭院”45个、主题林10个。
(一)群众参与度高
通过党员会、户代表会,共盘活闲置土地120多亩;采取积分制、认捐认种、纳入村规民约等多种方式,引导辖区群众、企业家、乡贤等共同参与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参与人次达5000余人。
(二)注重绿美经济
坚持绿美经济导向,建成产业林9个共53亩,种植品种包括蜜柚、黄皮、枇杷、茶子树等,其中以黄皮产业林为主,新种植黄皮树3225棵,预计产业林每年可产生收益30万元。改造低效闲置土地,提前盘活30多亩沿江土地,经招商引资绿化美化后用于发展文旅项目。
(三)企业参与植绿
坚持动员企业做好绿美经济, 打造美丽园区。新建五马霞酒庄、水江民宿等打造绿美空间,为园区“增植”,也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增值”。
(四)绿美管护有效
坚持健全绿美管护机制,齐抓共管推动“绿色”常驻。充分利用仁化县国家农业示范园区和市农科所优势,并邀请园林及农业专业人员指导工作,在县级“五个一”管护制度的基础上增加镇驻村干部和后备力量实施“七个一”,制定各村绿美网格化管护制度,明确绿美责任包保情况,积极组织抓好苗木补植移植等管护工作。
四、下一步打算
(一)抓好招商引资
一是继续做好“一把手”招商工作。二是打好乡贤感情牌,积极调动各方力量,开好外出乡贤座谈会。三摸清闲置资源资产,为吸引更多投资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四是加强与上级招商部门对接,充分利用好各方资源,引进更多优质项目。
(二)统筹项目建设和纳统
一是好营商环境,促项目落地,以“店小二”精神抓好营商环境建设。二是建立倒排工期,保项目推进,力促已引进的四个项目能够按时投产、达产工作。三是加强企业对接,推项目纳统,实行项目推进与平时考核和年终考核相挂钩,确保项目按时推进和及时纳统。
(三)做强优势特色产业
一是在确保大桥镇长坝沙田柚稳产丰收的前提下,加快推进沙田柚分选、冷链、配送和产品推广等配套建设,不断提升产品附加价值。二是持续推进沙田柚的深加工,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加快柚子糖、柚子酒、柚子精油等副产品加工,延伸沙田柚的产业链。三是加快农文旅深度结合,以金喆园康养基地为抓手,加快促进大桥第三产业做大做强。
(四)持续推进绿美建设
一是不断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二是鼓励企业植绿增值。三是建立健全绿美管护制度,实现种管结合,做好管护文章,共同打造和美乡村。
(五)抓好典型村建设
一是分类推进,实施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建设,把规划设计效果图转变成和美乡村实景图。二是精心实施,充分用好典型村建设资金,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三是协调关系,动员群众配合项目落地实施,确保顺利推进项目建设。
(六)推动乡村有效治理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法治先行、高起点谋划、全方位统筹,乡村治理工作不断得到加强。二是坚持乡村三治理融合,实现乡村有效治理。三是推广清单制、积分制,让大桥各村居群众广泛参与村庄整治,用良俗公序引领和美乡村建设。
大桥镇将继续贯彻落实省、市、县“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工作部署,坚持项目为王,做好招商引资,不断壮大镇域经济,凝心聚力谋发展,不负人民促振兴,力争在2024年全市高质量发展排名中再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