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县委“一三九”发展战略,全面开展文化馆一系列工作。2019年,我馆积极开展各项文艺演出、公益培训、戏曲进校园、义演等文化活动,现将文化馆2019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提高文化队伍综合素质。
今年以来,文化馆工作人员努力提高整体素质,坚持学习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利用工作之余,通过同事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理念和业务技能,全馆干部职工服务群众意识明显增强。
二、积极开展文化惠民活动,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推动群众文化工作上新台阶。
春节期间开展2019年仁化县“我的中国梦 文化进万家”——我们的节日·春节文化活动,活动内容有舞龙舞狮、奔跑吧毛毛虫比赛、猜灯谜、“幸福全家照”、群众歌唱秀、“龙腾狮舞闹元宵 欢天喜地兆丰年”等文化活动。开展五一、七一、国庆节举办的锦江欢歌等系列活动,全年锦江欢歌系列活动共16场。
开展主题三大主题“坚决打赢扫黑除恶攻坚仗 建设幸福美丽文明新乡村”暨禁毒宣传教育进农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戏曲进农村送戏下乡、“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文化志愿者送戏下乡义演的送戏下乡活动,全年送戏下乡场次达33场。
开展“缅怀革命先烈 弘扬爱国精神”清明烈士纪念碑扫墓活动、中秋、重阳等活动,我们的节日活动场次共20场。
开展“六讲六比”作风建设初赛、决赛,新时代 好少年”丹霞新城杯首届少儿舞蹈花会、成功举办“同饮一江水”2019打工者歌唱大赛、以及2019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唱响红色经典 歌颂伟大祖国 ”大合唱比赛活动。
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使中小学生全面了解优秀戏曲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韵味和魅力,提升孩子们的戏曲素养,充分发挥戏曲文化的社会教育功能,3月19日,开展“戏曲进校园”走进田家炳小学,5月13日开展“戏曲进校园”走进丹霞学校,11月19日、21日于6所学校开展“弘扬传统 品味经典”2019年仁化县戏曲进校园,全年开展戏曲进校园场次8场。2020年将继续举办类似活动,为培养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后继者而不懈努力。
积极参与庆祝“三八”国际妇女节、“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健康人生 绿色无毒”主题宣传志愿活动、仁化县森林防火志愿服务活动,义演活动场次达9场。
2019年文化馆全年开展文化活动场次累计74场。
三、开展免费文化艺术辅导培训
4、今年以来,我馆开展免费文化艺术辅导培训不断增加服务项目和内容,创新服务方式和手段,免费开放辅导业余团队及群众,更好地满足更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1、由县文化馆辅导业余团队参加送戏下乡文艺演出;2、2019年3月24日-5月26日(逢星期天),开展“仁化县2019年青少年公益书法基础培训班”;3、开展少儿及中老年人器乐初级培训少儿班、中老年人班葫芦丝培训班、4、今年文化馆组织文化志愿者服务队在文化馆三楼会议室举行文化志愿者培训,培训的目的是为了规范文化志愿者服务队的服务行为准则、提高服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使文化志愿者服务队能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
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各项活动
今年春节期间开展民俗非遗项目巡游活动;5月18日与博物馆联合举办“重温革命记忆,感受红色情怀”国际博物馆日及非遗民俗宣传展示活动,活动围绕着今年“非遗保护 中国实践”的这一主题,省级非遗项目《石塘月姐歌》和市级项目《仁化八音》登台献艺,得到了广大游客朋友的一致好评;同时省级项目《石塘堆花米酒酿造技艺》、《仁化土法造纸》;市级项目《丹霞红豆饰品制作》及县级项目《长江米饼制作技艺》、《竹篾编织技艺》的传承人来到现场技艺展现和产品展示,为市民呈上一道文化和自然遗产大餐,吸引了大量群众和游客驻足观看。
5月17日我县市级非遗项目《杨泰和米饼制作技艺》参加了广东省第十五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11月至12月我县非遗项目《石塘堆花米酒酿造技艺》、《杨泰和米饼制作技艺》、《丹霞红豆饰品制作》、《仁化竹篾编织技艺》等多个非遗项目依次参加了2019年环粤港澳大湾区城市自行车挑战赛(韶关站)、韶关穿越丹霞山50公里徒步赛、2019年丹霞山国际山地马拉松赛的非遗展示活动,得到了中外游客及参赛选手的青睐。
今年我县组织非遗项目《石塘月姐歌》、《石塘堆花米酒酿造技艺》、《丹霞红豆饰品制作》、《仁化竹篾编织技艺》、《粤剧》等项目开展进校园活动17场次,参与人员达4000余人。
11月我县《杨泰和米饼制作技艺》传承人杨光善、《仁化竹篾编织技艺》传承人张秀芳、《石塘堆花米酒酿造技艺》传承人李振成申报韶关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传承基地建设,在石塘镇石塘村打造“仁厚坊”堆花米酒传承基地,基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设立了酿酒展示区、酿酒体验区、藏酒区、原料间等区域,传承基地已于10月完工并投入使用。
12月4日迎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运行工作调研组来我县调研《石塘堆花米酒酿造技艺》保护单位情况,调研组专家对“堆花米酒”保护单位进行了实地勘查和座谈,会上对我县非遗保护单位开展保护工作给予了肯定,并评为优秀等次。
五、开展各项书画艺术创作和学术交流。
成功地组织举办第31届粤、湘、贛(仁化、汝城、崇义)三省三县书、画、摄影作品交流,三地各出作品45幅,并在我县文化活动中心大楼四楼展厅展出半个月。
参加应邀出席韶关市吴川商会成立盛典晚会, 并现场题写《鸿业腾飞》成功拍卖,所得善款全部捐给慈善机构。
参加书法作品《鸿运当头》,绘画作品《游沧海》在韶关市粤西经济促进会成立暨助学金颁发晚会,现场拍卖成交,感恩爱心人士。
与湖南汝城书协、南雄珠玑书画院、江西贛州南康书画研究院、东莞虎门书协美协,开展学术交流和笔会,并在城口长征纪念馆和汝城沙洲《半条被子》红色经典故事发源地参观学习。多次对接省内外书画名家并现场挥毫进行笔会交流。其中有来自新疆朱彧老师,江苏徐州李甘霖老师,省政府文史馆书法专家李伟老师,广州美院朱永成教授,人物画家陈挺通老师,岭南名家三石老师,民盟广州书画院副院长陈庆心老师等等。协助县书画家协会开展书画知识培训。开展迎新春,写春联,送福字进万家惠民活动。
六、2019年荣获奖项
2019年参加韶关市第二届音乐花会,原创歌曲《红军碗》荣获音乐类金奖,月姐歌小组唱《五更鸡仔季节歌》荣获三等奖,舞蹈《守候》荣获三等奖,广场舞《我的祖国》获荣三等奖。
2019年参加广东省群众文艺作品评选大赛,小组唱《五更鸡仔季节歌》、独唱《红军碗》荣获音乐类一等奖,小品《牛河长当班》荣获戏剧类(小品)一等奖,现代采茶小戏《红军碗》荣获戏剧类(小戏)三等奖,快板《齐心协力 拆出美丽》荣获曲艺类优秀奖。
七、文化馆工作人员存在问题与不足:
(一)在纪律方面,个别馆员工作存在庸懒散,上下班迟到早退,外出不按规定请假。(二)文艺作品创作能力不足,创作题材不够新颖,缺乏吸引力。(三)节目编排创新方面不足,创新意识有待提高。接下来的工作中,希望大家能够改正以上不足,认真做好本职工作。
2020年文化馆工作规划
2020年是我国“十三五”规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国家精准扶贫的收官之年,也是我国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新的一年文化馆将始终本着“文化为民、文化惠民”的原则积极开展各项文化惠民活动,文化活动将按三大部分进行,新时代文明实践“全民尚文”——锦江欢歌文化系列活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包括及送戏下戏、戏曲进农村进校园等活动)、“我们的节日”传统节日活动三大模块。继续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优秀戏曲文化、开展戏曲进校园进校园活动,开展免费文化艺术辅导培训、协助其它单位开展各项文化活动,举办各项比赛活动,鼓励群众文艺作品创作,提升文艺原创力。新的一年,在我们文化馆馆员的共努力下,为推动仁化县文化事业繁荣发展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