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时亲临广东代表团发表重要讲话,是新时代广东改革发展进程中具有重大政治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大事,也为仁化在新时代下经济社会实现新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日前,仁化县委书记林国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仁化县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都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努力践行“四个走在全国前列”要求,深入实施‘一三九’发展战略,努力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仁化实实在在的生态发展成果。”
仁化县委书记林国华接受采访。 韶关日报记者 杨纯 摄
记者:请谈谈仁化是怎样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林国华:仁化县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等,迅速掀起了学习宣传贯彻热潮。
带着感情学、带着使命责任学、带着问题联系实际学。从县党委主要领导到普通党员干部,将仁化编印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摘要》册子作为案头卷、口袋书,随时读原文悟道理。结合岗位职责,撸起袖子加油干,通过实际工作成效检验学习贯彻成果。围绕“深调研”工作,县四套班子成员深入研究破解制约仁化发展问题,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促进仁化改革发展的思路举措。
仁化县委书记林国华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县委办党总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学习会。
以上率下示范学。仁化制定了学习计划和方案,由县四套班子领导带头到所在党支部、挂点镇(街)、挂点村等开展学习宣传贯彻活动。按照学习计划,近段时间,我先后到董塘镇安岗村、大桥镇长坝村等地调研,并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了县委办党总支的专题学习会活动,每到一处,我都强调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示范带动党员干部理解和把握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通过示范带动学习,深刻感受到党员干部增强了“四个意识”、坚定了“四个自信”,更加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仁化县委书记林国华到董塘镇安岗村开展一线双联活动。仁化县委办提供
以群众喜闻乐见形式学。精心组织送戏到镇进村,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表演形式,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带到农村,深入基层。组织县直机关各党支部轮流到县图书馆的“十九大学习书屋”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摘要等读物,并畅所欲言谈心得体会。
营造氛围广泛学。利用县电视台、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以及各单位的宣传栏、电子显示屏等,广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让广大党员干部坚定了理想信念。
记者:仁化县将怎样结合实际情况,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林国华: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仁化县将围绕粤北生态特别保护区规划建设和实施“一三九”发展战略,以“四个对标”践行“四个走在全国前列”,求真务实、凝心聚力推动仁化新发展。
对标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走在全国前列要求,研究破解制约发展的机制问题。建立协调发展体制机制,促进城乡在要素配置、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等融合发展。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降低营商成本,增强发展吸引力和竞争力。以县、镇(街)农办改革为突破口,加快推动乡村振兴。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探索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等改革,逐步建立新型农村经营体系,盘活农村集体资产,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董塘镇水培蔬菜基地。仁化提供
仁化县长坝沙田柚观光园。仁化提供
对标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走在全国前列要求,构建现代化农业发展体系。围绕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推进特色蔬菜大棚种植、智能温控、工厂化健康养殖等设施农业项目。探索打造“田园综合体”模式,大力发展新型休闲农业与旅游观光产业,推动三产融合发展。突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培育和发展3个特色产业镇、10个特色产业村。规划建设仁化县现代农业展示中心,推进展示服务中心的物流系统、农村电商交易系统等信息化建设,努力构建现代化农业发展体系,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锦水廻环恋丹霞》。仁化县委办提供
对标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走在全国前列要求,主动融入珠三角,推进产业共建。从生态文明发展需求,吸引外资,推进旅游生态产业共建,加快全域旅游发展。全力推进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等红色项目建设,将仁化打造成省传承红色基因、唱响红色主旋律的红色革命圣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努力打造绚美大丹霞,加快环丹旅游项目建设,规划打造特色旅游线路,积极创建国家和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利用仁化与珠三角地区旅游资源互补的优势,加强宣传推介合作,促进旅游客源相互延伸流动。要抢抓中央和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遇和对口帮扶机遇,建立完善对口帮扶机制,加快建设虎门-仁化对口帮扶产业共建园,通过产业园区的对接合作,积极参与珠三角地区产业、市场等分工。建立与珠三角地区更加紧密的供销关系,推动仁化特色优质农产品直供珠三角。
石塘双峰寨吸引自驾游客。谭玉玲 摄
对标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走在全国前列要求,积极推动新农村建设、精准扶贫和社会治理工作。结合开展“一线双联”活动,全面建设33个省定贫困村和国、省道沿线重点村庄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民参与“共建”新农村的局面。大力实施特色产业扶贫,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实现“共享”。完善县综合应急指挥信息平台,推进村民自治重心下移等,在社会治理中营造“共治”。
记者:仁化县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精神的思路举措非常的明确,那么,仁化县如何确保学习贯彻取得丰硕成果呢?
林国华: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仁化落地生根、结出丰硕成果。
突出政治建设。紧紧抓住“把党的制度建设贯穿其中”这个关键,制定出台全面从严治党、党建三年行动方案、村(社区)干部绩效管理、党建促精准扶贫、党管人才等相关制度,推动基层党建更加规范有序。推行村重大决策党组织讨论在先、成立各类组织党的工作在先、干事创业党员带头在先,切实强化村级组织在农村的领导核心地位。
仁化县石塘镇光明村马斯垇村庄秀美宜人。韶关日报记者 杨纯 摄
仁化县石塘镇光明村马斯垇村庄秀美宜人。韶关日报记者 杨纯 摄
突出载体创新。抓实“红色党建”,以城口镇建设红色特色小镇、董塘镇安岗村“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等为契机,探索推进红色党建引领八项工程。创新开展“一线双联”活动,通过组织县镇两级干部直接联系挂钩村级组织和群众,帮助挂点村理清工作思路、解决实际问题,实现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推动形成抓基层党建的整体合力。开展 “固定党日+”活动,县四套班子党员领导干部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支部、挂点村的党支部的“固定党日+”活动,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
“丹霞彩虹”省级新农村示范片核心村-瑶塘新村。龙全明 摄
突出锻造过硬干部队伍。完善《仁化县村(社区)班子和村(社区)干部绩效考核办法》,围绕基层组织建设、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发展、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对村(社区)班子和干部进行民主测评和年度量化考核。县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资金,根据考核等次予以绩效奖励,充分调动村干部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探索创新“以实绩为导向”的年度考核方式,每年安排不少于100名的年度考核优秀指标由县委统筹,主要用于在县委“一三九”发展战略、红色文化和党的建设等重点或专项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人员,引导机关干部的力量投向基层一线。
突出阵地建设。今年投入800万元奖补乡镇交流楼建设,妥善解决乡镇交流干部的住宿问题,杜绝乡镇干部“走读”现象,确保乡镇干部安心基层工作。2018年,由县财政投入700万元,重点对建筑面积低于200平方米的11个危旧狭小的村级办公场所,进行新建、加建或改建。
突出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六讲六比”作风建设活动,提振全县领导干部的精气神,在全县形成比“我爱仁化,我为仁化作贡献”发展氛围。严格执行干部政绩档案管理、干部考验性管理、干部干事创业容错免责等制度,切实解决“重选轻管”的问题,在全县形成“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平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用人导向。
(作者:韶关日报记者 李宇强 王建喜 特约记者 谭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