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塘镇光明村,依托田园生态本底与特色资源,以现代农业筑基、亲子研学塑魂,全力推进第三批“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培育,擘画“百千万工程”新图。
规划先行聚合力 擘画和美新蓝图
石塘镇将典型村培育作为落实“百千万工程”的核心抓手,坚持规划先行、建管并重,着力描绘宜居宜业宜游和美乡村新画卷。一是强化组织保障,凝聚工作合力。石塘镇党委定期召开“百千万工程”推进会,聚焦人居环境整治、农房风貌提升、基础设施完善、绿美生态建设、产业建设等关键领域存在的短板,精准施策,着力疏通堵点、攻克难点、消除痛点、扫清盲点,保障典型村培育工作稳步有序。二是坚持开门规划,汇聚民智民意。在镇党委、政府和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充分听取党员群众代表意见,编制《仁化县石塘镇“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光明村)综合发展规划》,对标对表推动典型村培育实施,做到谋定而动,规划先行。
绿美行动齐发力 扮靓乡村新底色
光明村以“绿美行动”为纽带,凝聚党群合力,共建共享生态宜居家园。一方面,组织乡村绿化主题党日活动,广泛发动党员、群众700余人次,在房前屋后、闲置空地栽下紫薇、柿子、黄皮等乡土树木1380余株,盘活零散空间,建成实用美观的“四小园”17处,打造示范“美丽庭院”4个。村民亲手栽植的绿意蓬勃生长,正将“推窗见绿、出门入画”的美好愿景织入日常生活。另一方面,聚焦“三清三拆三整治”,彻底清除脏乱差卫生死角,实施农房微改造9250平方米,规整线路5.3千米。通过增绿添彩与精雕细琢并举,光明村内外兼修,加速擦亮生态宜居的乡村新底色。
产业强基促振兴 多元发展加速度
光明村立足生态本底,精准发力农文旅与现代农业,盘活闲置资产,夯实产业根基。全村投资1440万元布局4个产业项目。一是研学兴村活资源。石塘家庭教育游学活动基地项目,创新性对光明村闲置的原村小校舍进行改造提升,并新建两栋配套住宿楼及升级整体校园环境,成功打造集教育、体验与住宿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研学基地,项目前期流转整合周边28亩农田,充分依托村庄丰富的自然与人文禀赋,精心设计涵盖自然科普、传统文化、农耕劳动和红色文化教育等多元化主题的研学课程体系。带动村集体年增收约1.8万元,创造村民就业岗位,预计年接待访客2万人次。二是农业固本增效益。项目重点聚焦挖掘利用村内闲置土地资源,与专业合作社合作,种植了甜玉米300余亩、甜竹笋500余亩,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带动就业70多人,预计村集体增收80万元。三是绿能增收探新路。光明村拟利用集体经济合作联合社约2亩的鱼塘空间,实施新能源开发,改造安装100千瓦光伏发电设施,同时在其下方搭建厂房,发展菌菇种植基地。该项目预计总投资约130万元,每年约增加收益15万元,通过立体空间的充分利用,为乡村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