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专题集锦  /  乡村振兴专栏

探寻岭南中草药,赋能乡村振兴实践活动走进仁化

发布日期:2025-07-28 10:52:53 来源:仁化县融媒体中心
打印

医药学院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赴仁化县丹霞山

开展“双百行动”

探寻岭南中草药,赋能乡村振兴实践活动

青春向党 实践筑梦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青年学生把县镇村广袤大地作为创新创业的沃土、锻炼自我增长才干的试验场,通过实际行动为我校“双百行动”贡献力量,暑假期间,我校开展了以“青春助力百千万、踔厉奋发建新功”为主题的“笃行计划”社会实践活动暨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共有169支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社会实践团队和2000余名学生奔赴全国各地以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为深入贯彻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部署,推动中医药资源保护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近日,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丹霞寻百草——探寻岭南中草药,赋能乡村振兴”青年突击队立足专业特色,落实高校结对县镇“双百行动”要求,围绕野外药用植物采集、标本制作、科普服务等内容,前往仁化县丹霞山开展为期五天的社会实践活动。



踏遍丹霞识百草:

野外实践赋能学科融合

丹霞山素有“中国红石公园”之称,孕育了1732种维管植物,其中43种为新物种,24种为特有物种,药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在晁志教授、张宏伟副教授等专业老师的带领下,队员们攀越长老峰、阳元山等险峻地貌,开展沉浸式考察,将课堂知识在山水间活化。茜草科植物对生叶和托叶的特征、桑科植物枝叶折断处渗出的白色乳汁、大戟科植物精巧如杯的花序,都成为鲜活的教材。晁志教授强调:“我们唯有眼观、手触、鼻嗅、口尝,方得草木真性。”队员们调动五感深入认知:指尖触摸檵木砂纸般的星状毛,舌尖细辨山矾的清甜与酸叶胶藤的锐利酸意,鼻腔轻嗅阴香枝叶散发的独特辛香。

图片

图片



标本凝萃探真知:

科研成果转化乡村动能

白日跋涉勘探,夜间伏案研究。此次丹霞山之行,突击队成员系统辨识了两百余种药用植物,制作出近百份兼具科研与教学价值的精美标本。在老师们的指导下,队员们精心选取带有典型特征的花、果枝条,对采集的标本进行科学处理,采用瓦楞纸板压制、烘箱干燥等技术,完成百余份腊叶标本,完整保留植物形态特征。亲手建立首份丹霞特有种药用数据库,绘制《丹霞南药资源分布图》,筛选出8种适宜仁化推广种植品种(如金樱子、广藿香),同步开发“林药轮作”“富硒栽培”技术包,为后续建立“一镇一药材”示范区提供种源与技术双支撑。青年学子直接用行动回应“双百行动”中“高校服务县域发展”的核心使命,助推韶关南药产业带建设。

图片

图片



青春答卷绘振兴:

知行合一践行时代使命

丹霞山中草药博物馆是南方医科大学与丹霞山管委会共建的产学研基地核心载体,也是广东省“双百行动”在韶关仁化县落地的标志性成果。突击队成员协助博物馆面向公众开设“本草辨识”“毒性植物警示”等互动课程,设计技术培训(如中药种植)、健康义诊等功能。未来,博物馆将以丰富的标本资源和沉浸式展陈(如丹霞堇菜全息投影、山苍子气味互动装置)解码世界自然遗产的药用基因,使深山药用植物从学术标本升级为公众可感知的文化符号。

奇峰叠翠间,青年学子以脚步丈量丹霞沃土;悠悠药香中,岐黄薪火于乡野焕发新生。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师生把最前沿的科研扎根在深厚的土地,用炽热的青春点亮最遥远的山村,照亮乡村振兴的新征程。

图片


相关附件:

相关信息

微信
智能
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