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黄坑镇黄坑村南庄村小组的祠堂里格外热闹。十几位村民围坐在一起,正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问题。这是该村的“议事屋”制度——没有会议室里的正襟危坐,祠堂前、大树下、晒谷场,哪里方便哪里就是民主议事的会场。
最近天气渐热,村中的孩子爱去水塘玩水,存在安全隐患,村民们想把村中的几个水塘围上护栏,于是中共仁化县黄坑镇黄坑村总支部委员会书记、黄坑村村委会主任黄果平带着几位村干部与村民坐在一起,聊聊大家的想法。
中共仁化县黄坑镇黄坑村总支部委员会书记、黄坑村村委会主任 黄果平:
他们还有一部分鱼塘存在着安全隐患,怕小孩子去玩摔下去,要求我们去看看,能不能帮他们做一个像村门口的鱼塘那样的护栏,并且美化。
村中的古樟树做一个小公园,方便村民休闲乘凉。黄果平与村民们边聊边回应,把正在实施的“百千万工程”向大家介绍起来,又说起相关的政策措施和村里的规划,并不时记录下村民的建议。随后,大家一起到村中的几个水塘和樟树下实地察看。
在一个已经建好护栏的荷塘边,村民们又拉着村干部讨论起水塘美化的经验做法。村民刘建华介绍,这片荷塘的美化就是通过“议事屋”提出的,村民也喜欢参加“议事屋”的议事。
村民 刘建华: 现在你看有护栏,那个小朋友也不会爬上去了,不会怕掉到鱼塘里去了,以前都没有,现在解决得很好。村民都很乐意很积极参与,大家公开来讨论一件事情,意见比较集中统一,更好解决问题。 中共仁化县黄坑镇黄坑村总支部委员会书记、黄坑村村委会主任 黄果平: 我们到一线到基层了解群众的心声和呼声,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能够解决的当面解决,解决不了的我们就向上反映,确实解决不了的就会解释清楚。大家比较喜欢这种形式,也比较容易大家坐在一起,肯讲出来,因为大家都熟悉。
近年来,黄坑镇以强化基层党建为总抓手,利用村小组的晒谷坪或祠堂等村民茶余饭后聊家常的聚集地设置村民讨论村务的“议事屋”,以讲故事话家常的形式,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其中,将国家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种粮补贴等惠民政策送到群众手中。同时通过学习教育,深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议事屋”聊家常之余,倾听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共商村集体发展大计,该做法也被评为广东省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
据了解,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黄坑镇依托“小小议事屋”开展党小组理论学习研讨会15次,共收集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8件,从垃圾清运、路灯维修,到危桥修缮等,切实将群众的“大小事”放在心上、办在实处,有效地将党建触角延伸至基层治理“神经末梢”,架起了黄坑镇党委政府与群众沟通的连心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