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专题集锦  /  森林防火专栏

仁化发布2024年第1号林长令

发布日期:2024-07-29 16:52:30 来源:本网
打印
5月24日,仁化县委书记、县第一林长陈夏广,县长、县林长刘拥军共同签发了2024年第1号林长令——《关于加速推进绿美仁化生态建设的令》。要求全县上下要进一步增强抓好绿美仁化生态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持续发力,以务实管用的举措加速推进绿美生态建设提质增效,以优异成绩致敬新中国成立75周年。



1号林长令要求做好六大举措

图片

一、加速推进县镇村绿化美化

各级林长要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持续做好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持续开展县镇村绿化攻坚,聚焦“点线面”发力,依托“百千万工程”典型县镇村,坚持“绿”与“美”同步打造,加快推进示范村、示范点打造。全面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有序推进绿美城镇、绿美村庄、绿美社区、绿美庭院建设,全方位、立体式推进“四旁”“五边”绿化,重点围绕村庄绿化难点,加强规划、科学布局、重点推进,让群众贴近自然,切实感受到绿美生态建设成果,打造满眼皆绿、处处为景的绿美广东“仁化窗口”。坚持“三分种七分管”,加快完善管护网格健全管护机制,将管护责任落实到个人,做到树栽有人管、苗旱有人浇、杂草有人清除,全面巩固绿化成果。

图片

二、加速推进绿美广东示范点建设

绿美仁化,示范先行。各级各相关部门要扎实推进和完善提升我县绿美广东生态示范点建设,结合示范点及其周边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县镇村绿化、绿色通道、生物多样性保护、绿色富民产业、生态文化繁荣等内容,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因地制宜做好植树添绿、林下经济发展、配套设施建设等工作,以农文林旅融合突出打造高品质绿美生态环境。要坚持最大限度保持示范点的森林本色、生态底色,持续优化林分改善林相,注重与周边景观联动构建立体式绿化空间,不断丰富绿美生态产品供给,营造更多绿色开敞空间,让群众亲近自然、感受自然、享受自然,以小切口牵引带动绿美仁化生态建设向纵深推进,全力打造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仁化样板。

图片

三、加速推进森林质量精准提升

加强森林可持续经营,大力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行动,不断优化森林的结构和功能,着力提升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统筹改善林分结构、发展油茶产业、促进农民增收,根据“多层次、多树种、多功能和多效益”要求,加大力度营造以乡土阔叶树为主的森林群落,发挥森林多重效益。要突出抓好干线公路和铁路绿化品质提升,加强绿化美化,充分利用干线公路和铁路红线用地内的互通立交区、站场区、边坡、两侧绿化带等可绿化用地,种植绿化景观树种,见缝插绿,提升沿线生态景观。优先提升省通道、服务区、进出站口、城乡接合部等重点部位,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全面改善干线公路、铁路沿线环境和村庄风貌。要统筹推进森林步道、绿道、绿美碧带,加速林网、水网、路网“三网”融合,建设互联互通绿美生态网络,做到应绿尽绿,适地适美。

图片

四、持续掀起全民爱绿植绿护绿热潮

全县各地各部门要充分发挥各级党政机关、群团组织、企事业单位表率作用,开展“我为家乡种棵树”、“我为家乡添片绿”主题植树活动,结合村容风貌、乡村特色营造各种主题林,鼓励引导乡贤、企业和专业协会通过认种认捐认养等形式参与造林绿化。鼓励个人、企业和强镇富村公司利用荒山荒地开展造林绿化和经济林果种植,协同推进“百千万工程”、人居环境整治和绿色产业发展。加强宣传引导,拓宽“认种、认养、认捐”渠道,普及科学绿化知识,广泛宣传绿化美化重要意义,增强全民爱绿植绿护绿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建设绿美家园的合力。

图片

五、强化森林资源保护源头管理

要严格落实网格化管理制度,全面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责任到岗的县镇村三级林长监管责任体系,特别是要进一步压实镇(街道)、村属地源头管理和巡护责任,确保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要通过采取常态化巡查、专项整治行动等有力措施,依法严格林地管理,加大执法监管力度,切实加强林地资源管理保护。要大力宣传涉林法律法规科普知识,营造保护古树名木、湿地、野生动植物等森林资源的良好氛围。要全力加强森林资源保护,认真履行林草湿资源监管职责,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加大巡查管护力度。依法严厉打击破坏湿地、毁林毁草毁湿、乱砍滥伐、乱捕滥猎滥食野生动植物等破坏生态资源违法犯罪行为,杜绝新增违法违规活动。

图片

六、切实筑牢林业生态安全屏障

各级林长要严格履行森林草原防火第一责任人责任和属地领导责任,健全完善森林防火网格化管理,协调各部门做好隐患排查、火源管理、防火宣传,切实提升森林火灾防控组织能力,严防森林火灾发生。全力做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严守区域交通要道,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调运松木及制品的行为。紧密结合绿美仁化生态建设,统筹生态修复和灾害治理,按照“宜保则保、宜改则改、宜防则防”的原则,抓实抓牢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充分宣传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知识,提高社会公众对林业有害生物危险性和危害性的认知,利用社会各个层面、各方力量参与,形成上下联动配合,确保境内森林资源生态安全。

图片

编辑:刘亭芳 校对:古燕霞
责编:蔡权聪


相关附件:

相关信息

微信
智能
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