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号林长令要求做好六大举措 一、加速推进县镇村绿化美化 各级林长要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持续做好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持续开展县镇村绿化攻坚,聚焦“点线面”发力,依托“百千万工程”典型县镇村,坚持“绿”与“美”同步打造,加快推进示范村、示范点打造。全面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有序推进绿美城镇、绿美村庄、绿美社区、绿美庭院建设,全方位、立体式推进“四旁”“五边”绿化,重点围绕村庄绿化难点,加强规划、科学布局、重点推进,让群众贴近自然,切实感受到绿美生态建设成果,打造满眼皆绿、处处为景的绿美广东“仁化窗口”。坚持“三分种七分管”,加快完善管护网格健全管护机制,将管护责任落实到个人,做到树栽有人管、苗旱有人浇、杂草有人清除,全面巩固绿化成果。 二、加速推进绿美广东示范点建设 三、加速推进森林质量精准提升 加强森林可持续经营,大力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行动,不断优化森林的结构和功能,着力提升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统筹改善林分结构、发展油茶产业、促进农民增收,根据“多层次、多树种、多功能和多效益”要求,加大力度营造以乡土阔叶树为主的森林群落,发挥森林多重效益。要突出抓好干线公路和铁路绿化品质提升,加强绿化美化,充分利用干线公路和铁路红线用地内的互通立交区、站场区、边坡、两侧绿化带等可绿化用地,种植绿化景观树种,见缝插绿,提升沿线生态景观。优先提升省通道、服务区、进出站口、城乡接合部等重点部位,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全面改善干线公路、铁路沿线环境和村庄风貌。要统筹推进森林步道、绿道、绿美碧带,加速林网、水网、路网“三网”融合,建设互联互通绿美生态网络,做到应绿尽绿,适地适美。 四、持续掀起全民爱绿植绿护绿热潮 全县各地各部门要充分发挥各级党政机关、群团组织、企事业单位表率作用,开展“我为家乡种棵树”、“我为家乡添片绿”主题植树活动,结合村容风貌、乡村特色营造各种主题林,鼓励引导乡贤、企业和专业协会通过认种认捐认养等形式参与造林绿化。鼓励个人、企业和强镇富村公司利用荒山荒地开展造林绿化和经济林果种植,协同推进“百千万工程”、人居环境整治和绿色产业发展。加强宣传引导,拓宽“认种、认养、认捐”渠道,普及科学绿化知识,广泛宣传绿化美化重要意义,增强全民爱绿植绿护绿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建设绿美家园的合力。 五、强化森林资源保护源头管理 要严格落实网格化管理制度,全面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责任到岗的县镇村三级林长监管责任体系,特别是要进一步压实镇(街道)、村属地源头管理和巡护责任,确保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要通过采取常态化巡查、专项整治行动等有力措施,依法严格林地管理,加大执法监管力度,切实加强林地资源管理保护。要大力宣传涉林法律法规科普知识,营造保护古树名木、湿地、野生动植物等森林资源的良好氛围。要全力加强森林资源保护,认真履行林草湿资源监管职责,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加大巡查管护力度。依法严厉打击破坏湿地、毁林毁草毁湿、乱砍滥伐、乱捕滥猎滥食野生动植物等破坏生态资源违法犯罪行为,杜绝新增违法违规活动。 六、切实筑牢林业生态安全屏障 各级林长要严格履行森林草原防火第一责任人责任和属地领导责任,健全完善森林防火网格化管理,协调各部门做好隐患排查、火源管理、防火宣传,切实提升森林火灾防控组织能力,严防森林火灾发生。全力做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严守区域交通要道,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调运松木及制品的行为。紧密结合绿美仁化生态建设,统筹生态修复和灾害治理,按照“宜保则保、宜改则改、宜防则防”的原则,抓实抓牢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充分宣传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知识,提高社会公众对林业有害生物危险性和危害性的认知,利用社会各个层面、各方力量参与,形成上下联动配合,确保境内森林资源生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