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专题集锦  /  文明在身边专栏

仁化县推广积分制乡村治理模式

发布日期:2025-07-18 15:34:21 来源:仁化县融媒体中心
打印

“村里主动让地、带头围墙矮化、带头建设美丽庭院等方面的村民,都给予逐项积分,累计积分排名靠前的,可以兑换电动车、电风扇、压力锅……”说起积分制治理模式,仁化县董塘镇高莲村村干部何忠全认为“积分制就是对村民一桩桩小事的肯定和表扬”。

文章配图

高莲村是仁化县推广积分制的一个缩影。自实施“百千万工程”以来,仁化县积极探索如何调动村民参与共建共享,而董塘镇各村开展的“积分制”运行方式,为全县推动乡村治理提供了经验。很快,一场推广积分制治理模式在仁化乡村铺开。

“积分制+邻长”推动睦邻友好

为破解基层治理“末梢困境”,去年仁化县在全省创新开展“睦邻制”改革试点,全县109个行政村共选出邻长2905名,联系服务4.1万户群众,把基层组织触角延伸到户。而董塘镇高莲村将“睦邻制”与“积分制”相结合,实现“积分制+邻长”双轮驱动。  

文章配图

笔者日前走访高莲村积分超市,看到邻长的积分标准、兑换方式等都清晰明了,邻长积极参与邻内群众的调解工作一次积10分,积极响应抗洪抢险或撂荒地整治积20分……累计积分全村前6名可奖励电动车、电视机、洗衣机等。 

邻长阿牯因为在村里多次成功调处围墙矮化、让地建村道等纠纷,在村里颇为有名。“我去年积了300多分,奖励了一辆电动自行车,这是我人生中领到的最大一次奖!”阿牯难掩高兴地告诉笔者,“一件件事情都给我们积分,这就是村委对我们‘邻长’工作的认可,也激励着我以后多做好事实事,拿更多的积分、更大的奖!”

据悉,自去年7月以来,高莲村有186名邻长及村民参与积分累计,总积分突破1万分。村里定期开展“睦邻先锋”积分兑换颁奖活动,获奖者有的是带头绿美管护的志愿者,有的是主动调解邻里纠纷的邻长,有的是争做庭院建设的“示范户”……邻长们带头建设村庄,让“睦邻聚力创和美”的理念扎根在每一位村民心中。

“积分制+群众”推动文明乡风

乡村治理需要邻长,也需要党员群众的共同参与。仁化县把积分制作为强化乡村治理的重要抓手,在推行邻长积分制的同时,广泛推行党员群众乡村治理积分制。

文章配图

行走在高莲村莲塘坝组,平坦的道路直通家家户户门口,围墙矮化后打造的美丽庭院,花草芬芳、整洁舒适。高莲村村干部何忠全介绍,莲塘坝组村口的道路原来窄一点,去年阿娟家主动让出80多厘米宽的菜地用来提升道路,车辆进出更方便了,这些村里都给阿娟家记积分。“积分就是激励性质,也是对村民一桩桩小事的肯定和表扬。”何忠全说道。

有了积分制的鼓励,莲塘坝组村民更积极了。去年底,阿娟家主动把杂草丛生的院子改造成整洁漂亮的庭院,院子的鸡圈也迁走了;卢叔家主动拆除围墙,把庭院装扮起来;家家户户不仅把自家院子内打扫干净,院子外的公共区域也主动去打扫……

积分制不仅在高莲村运行效果好,董塘镇新莲村、新龙村、江头村也同样管用。“参加村里大扫除、绿化、防火防汛的,拾金不昧的,都能积分,现在大家都比谁家更干净、谁更热心!”近日,在董塘镇江头村开展的乡村治理“积分制”经验分享会上,村民肖阿姨分享着“积分制”带来的变化。

仁化县自去年全面推行积分制以来,村民手中的积分卡像一根无形的纽带,把村民拧成一股绳,村民们主动把门前屋后的闲置猪圈拆除、主动退让菜地拓宽村道、下雨天抢着帮邻里收稻谷、热情照看邻里留守老人……

据悉,为确保积分制运行规范,仁化县各村因地制宜建立评定流程、积分事项清单,实行“物质+精神”双奖励积分制度。积分不仅可以在积分超市兑换实用的物品,还作为评选“最美庭院”“星级文明户”“好公婆好儿媳”等荣誉的重要参考依据。

积分制推动“头雁”领航

村党组织书记、村民小组长作为农村发展“领头雁”,只有开拓进取、担当履职,才能带领村民走出幸福生活的好样子。

文章配图

仁化县在乡村治理中探索推行村党组织书记管理积分制,设置正负面履职清单,围绕组织建设、村集体经济发展、“四议两公开”执行、联系服务群众等设置评分指标,引导村党组织书记担当作为。

为进一步激发村民小组长干事创业的干劲,仁化县探索推行村民小组长积分制,用量化指标破解以前“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沉疴积弊。同时,围绕落实工作力度、解决问题力度、村小组文明程度等方面设置积分制清单,并设有能加减分的“正、负面清单”,还有不予积分奖励的“一票否决”事项,为村小组长正确履职尽责提供“标尺”。

“小积分”发挥大作用,如今的仁化县村庄面貌焕然一新,乡村风气不断向好,基层治理出了喜人成绩。目前,仁化县11个镇(街)109个行政村实现乡村治理积分制100%全覆盖,有效动员全县乡村建设“四小园”6400多个、美丽庭院1400多个,完成“四好农村路”100多公里,绿美乡村建设等重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文:谭玉玲、丘露妍

图:谢锦树、王诚

相关附件:

相关信息

微信
智能
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