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专题集锦  /  文明在身边专栏

城口镇荣膺“全国文明镇”称号,代表韶关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作交流发言

发布日期:2025-07-14 11:11:59 来源:仁化县融媒体中心
打印

7月11日,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会议对全国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代表及全国道德模范等进行了表彰。城口镇作为新晋“全国文明镇”代表接受表彰,并在会上作交流发言,分享深化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实践与成效。

城口镇打造红色文旅小镇。

城口镇打造红色文旅小镇。近年来,城口镇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全力推进“百千万工程”,创新打造“红色基因+绿色生态+古色文化”三色融合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精神传承与经济发展互促共进的新路子。

图片

星火淬初心,文明谱新篇。城口镇坚持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引领,将红色基因深度融入精神文明建设。通过高标准修缮谭甫仁将军旧居等51处革命遗迹,走访挖掘“红军碗”等动人故事,并运用VR技术生动再现历史场景,让革命历史可感可知。创新组建“红色血脉·薪火相传”宣讲团,打造“板凳课堂”“庭院课堂”,利用“村村响”大喇叭实现全域覆盖,让红色故事深入人心。依托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打造“重走长征路”沉浸式研学品牌,建成包含长征研学基地、长征数字化体验基地在内的综合教育平台,年均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成为辐射大湾区的红色教育示范项目。如今,端起红军碗、喝着红军粥、听着当年的红军故事,成为了最受游客们青睐的体验活动。

图片

聚力“百千万工程”,乡村展新貌。城口镇将文明创建理念贯穿实施“百千万工程”全过程,统筹镇村建设与产业发展。打造红色文旅示范带,带动民宿、农家乐等特色产业提质升级。在镇村改造过程中,有的老街坊担心“变了味儿”,镇村干部带着设计图挨家挨户商讨,最终不仅保留了红色小镇的古城风貌,还推动了美丽圩镇“七个一”、文体广场、长者饭堂等设施建设。实施农房风貌提升奖补,动员群众整治环境,实现风貌焕新。系统整合红色文化、温泉、古村资源,创新“红色研学+温泉康养+古村旅游”融合模式,成功创建恩村国家3A级景区,推动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转变,创造就业岗位1800余个,村民人均年增收超2万元,村民的口袋鼓起来了,日子越过越有奔头。村里流传这样一个说法,“从前是城口人总往城里跑;现在民富村美风气好,城里人都往城口跑。”

图片

睦邻促和谐,文明扬新风。城口镇推动精神文明建设,让群众当“主角”。创新推行“睦邻制”,将全镇划分为156个睦邻单元,选聘邻长担任政策宣传和矛盾调解员。例如,恩村邻长用“客家山歌劝和”化解十年宅基地纠纷;东光村等设立“文明积分超市”,激发村民参与环境整治热情,积极改造闲置荒地723处,建成美丽庭院示范点70个、“四小园”395个,志愿服务参与率达65%,形成“小事不出邻,文明齐共建”的淳厚乡风。村里有老人说,“看到热心的志愿者,犹如当年看到了红军。”长征精神从未远去,它早已融入城口乡亲们的血脉。


相关附件:

相关信息

微信
智能
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