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仁化县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创建五大行动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积极探索文明实践路径,让新时代文明实践之花在仁化绚丽绽放。
整合资源 打造文明实践“新阵地”
“大家注意了!我们在演奏泛音时,左手的食指虚按泛音点,右手的大指或食指拨弦……”伴随着清晨清脆的鸟叫声和悠悠古筝声,志愿者老师的讲课声缓缓从大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综合体古筝室内传出。每到周日上午,志愿者老师们都会带着古筝教材,来到大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综合体教授孩子们古筝弹奏的基础知识。
这只是仁化县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仁化县扎实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创建五大行动助力“百千万工程”,以乡村文化空间营造提升行动为契机,推动乡镇各项资源有效整合,印发《仁化县文明实践综合体建设实施方案》,打造周田镇、大桥镇、城口镇、石塘镇等数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综合体,持续开展直播助农、文化文艺、宣讲等“接地气”“冒热气”的文明实践活动,有效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结对共建 壮大文明实践“新动能”
“大爷,您知道灭火器怎么用吗?不知道呀?来,我教教您……”为进一步提升全民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技能,来自市级文明单位仁化县消防救援大队与扶溪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开展结对共建活动,通过派发消防宣传资料和宣传品等形式,结合冬季火灾特点,向现场群众讲解冬季防火常识、日常家庭防火、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等消防知识,引导群众增强消防法制观念,自觉杜绝各种消防安全违法行为。
2024年,仁化县印发了《仁化县推进文明单位结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助力“百千万工程”行动实施方案》,推进全县61个文明单位结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发挥各个单位特有的资源、人才、项目、服务、技术等方面优势,推动资源要素向结对共建阵地流动,充分发挥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领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作用。2024年度仁化县共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宣讲、优质文化供给、文化文艺、惠民暖心服务等文明单位结对共建活动171场。
贴近群众 感受文明实践“新温度”
“小朋友们注意了,接下来我们把这一个地方剪一下,然后把纸展开……看!一个漂亮的窗花就剪好啦!”走进丹霞街道城北社区“四点半课堂”,10余名学生正全神贯注地听着老师的讲课。
为解决辖区孩子放学早、家长下班迟而造成孩子无人陪伴的难题,丹霞街道城北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精准对接群众所需,在2024年创设“四点半课堂”巾帼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将“学、教、娱、管”融为一体,在每周一下午放学后,由志愿者接送孩子到社区,开展辅导作业、手工、绘画等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课程内容,为孩子们营造一个舒适愉悦的学习环境,以实际行动拉近居民和社区的距离,进一步打通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据了解,仁化县印发《2024年仁化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要点》,打造了高坪社区“初老服务老老”、城北社区“四点半课堂”、石塘镇“爱国军人”、石塘镇“守”艺人、长江镇“点亮教育”等数个贴近群众生活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田间地头、单位学校都活跃着他们的身影。
多彩活动 激发文明实践“新活力”
“太阳举起金色的酒杯,月亮举起银色的酒杯,长城举起团结的酒杯,黄河举起热情的酒杯!啊!祖国啊祖国我为你干杯!”天色渐晚,董塘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传来一阵激昂的合唱声和喝彩声。走近一看,点亮魅力新董塘 共绘“百千万工程”新蓝图——2025年董塘镇“庆元旦·迎新年”跨年晚会正在此火热上演。
活动现场,数个精彩绝伦的节目轮番上演:小组合唱《为祖国干杯》唱出了对祖国无限的热爱和祝福;小品《邻里长情》以“远亲不如近邻”的真实画面谱写出邻里和睦画面;情景剧《社工的日常》精彩演绎让大家身临其境地感受“双百”社工的日常;大合唱《歌唱祖国》更是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每个人都沉浸在辞旧迎新的喜悦之中,大家载歌载舞、尽情欢唱,抒发自己美好的新年愿望。据悉,本次活动共吸引游客及群众2万多人次,线上直播超6000人观看,点赞超14万人次。
为满足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2024年,仁化县印发了《关于扎实开展2024年仁化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通知》,依托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1个镇(街)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26个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文明实践阵地资源,统筹指导各镇(街)组织全县155支志愿服务队伍,切实贴近群众需求,创新文明实践活动内容,积极开展“我们的节日”“培育践行主流价值”“宣讲党的政策”“送戏下乡”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明实践活动共计1100余场,惠及群众5万余人次,极大丰富了仁化县居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