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专题集锦  /  文明在身边专栏

“小社区”搭建便民“大舞台”——仁化县创文网格化管理工作纪实

发布日期:2016-06-22 10:01:20 来源:本站
打印

    近日,仁化县创文网格化管理16区在丹霞山外山门范围连续开展除四害、文明餐桌、文明旅游志愿服务等活动,改善了该区门店和住宅小区的卫生环境,提高了居民文明服务意识,这是仁化县创文网格化管理工作给丹霞山外山门带来的变化。


重心下移  消除社区管理盲区

    为助推仁化在明年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县级城市,从去年9月开始,仁化县开展创文网格化管理服务新模式,将创文工作重心转移到小区,采取县领导牵头、小区为主、居民自治、单位帮扶等工作机制,切实消除管理盲区,提升城市品位,全面建成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和谐的新型社区。

    创建文明城市,不是突击式的活动,也不是做给人看的政绩工程,而是踏踏实实办实事,提升居民群众幸福感。对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仁化县党政主要领导如是说,要从小事抓起,大力推动创建工作常态化、机制化发展。

    仁化县制定了《开展创文网格化管理的实施方案》,将县城人口聚集的新城社区、高坪社区、老城社区、水南社区等4个社区,划分为16个创文网格化管理小区,每个网格小区由1-2名县领导牵头挂点负责、5-6个责任单位、2-3名街道挂点干部和社区联系人负责协调,同时每个网格小区招募5位社会工作热情较高、有一定能力的人员组成创文网格化理事会成员,建成了一支优秀的创文网格化工作队伍。


定时巡查  提供精细便民服务

    日前,笔者走进创文网格化13区志愿者谢继辉家里,看到他家墙上赫然挂着一面写着优秀创文能手金色大字的锦旗。谢继辉憨笑着说,这是今年3月新东晖景园小区委员会送的,说是表达对他创文志愿工作的肯定和感谢。

    自去年谢继辉加入创文网格化理事会以来,每天早上六七点,便对包干的新东晖景园小区、工商居民小区和国、地税居民小区等4个小区进行徒步巡查,有时拎着创文宣传资料及宣传品,一户户上门发放;有时与居民聊聊天,听听他们的生活烦恼;有时还到小区空巢老人、孤寡老人家中,帮助老人打扫卫生……“每天巡查完,都会将走访情况写成一篇日记。谢继辉说,现在都写到第3本了。笔者翻开他厚厚的日记本,发现详细地记录着小区住户信息、居民矛盾纠纷、安全管理、惠民工程管护、卫生环境、居民建议和问题解决情况等等。

    招募志愿者组建创文网格化理事会,就是为了给小区提供精细化便民服务。县创文办有关负责人说。创文网格化理事会成员实行错时工作制,定时开展徒步巡查,每天工作时间保证3小时以上。在巡查的过程中督促居民落实门前五包,劝导违规违纪行为,收集居民反馈的问题,并及时提出解决方案,不能解决的及时上报牵头单位,做到信息收集处理下情上传和上传下达。

    目前,仁化县共组建了16个创文网格化理事会,招募志愿者80多人,均为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政法干警、老复员军人等五老人员。同时,有热心居民1000多人注册了志愿者。


拓展服务  文明蔚然成风

    开展创文网格化管理模式后,延伸了社区服务的深度和广度,有效提升了服务的效果。对此,家住14区文峰花园小区的居民温先生深有体会。上两个月,小区商铺街的排水道堵塞,下雨天污水横流,给小区居民和过往市民带来很大的不便,他向网格理事会反映后,理事成员很快就带着市政工人来疏通解决了问题。

    不仅如此,创文网格化14区还注重丰富社区文化,在滨江路河堤建立了仁文化一条街,分别设置了文人四友、君子四德、文房四宝等造型和核心价值观主题词镂空浮雕,成为一道城市亮丽的风景线。在区内的每个居民小区建立创文图说宣传牌、文明提示语、井盖文化,让小区居民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对创文明县城的认同感。

    如今,在仁化的大街小巷或居民小区,文明蔚然成风。无论是县城的居民群众,还是外来的游客、投资商,都普遍反映仁化变得越来越美丽、越来越干净、越来越文明了。

(仁化县委办:祝向恩  谭玉玲)

相关附件:

相关信息

微信
智能
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