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疫情春节假期延长,近期将迎来返工高峰期,为有效防范化解返工潮带来的风险隐患,现汇编了企业复工应具备的条件、企业复工后应采取的防疫措施和工厂清洁消毒三个方面的防护要点,力图科学、实用地指引企业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各类生产企业顺利复工复产。
一、企业复工应具备的条件
(一)建立健全的疫情防控管理体系
企业应建立以主要领导为负责人的疫情防控工作管理体系,贯彻落实防控工作部署和有关要求,成立由主管领导负责的防控小组,制订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健康检查制度、应急预案,明确责任人员和工作职责,项目管理人员已到位,已落实防控措施,组织开展防控工作。
各企业在复工前要对所有职工进行摸底排查,及时掌握14天内到过或途径疫情发生地返韶职工和目前仍在疫情发生地职工情况,建立职工“一人一档”每日登记制度,了解职工每日身体状况。各企业要摸清本单位仍在湖北省境内的人员底数,通知目前仍在湖北的职工暂不返韶,逐一通知,落实到人。
(三)对工作场所进行全面卫生消毒
各企业应按照防疫要求,落实环境消毒制度,做好个人卫生防护和生活垃圾装袋清理。储备足够的消毒剂并掌握其配制使用方法。
(四)确保场所通风
工作场所、尤其是人员密集的工作场所、员工集体宿舍,保证自然对流通风,若自然通风不足,安装足够的机械通风装置(排气扇),确保充分通风透气。
(五)组织开展宣传教育工作
提高对预防和控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重要意义的认识和防控意识,了解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预防措施,开展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自觉做好自身防护。教育引导从业人员注意个人卫生,咳嗽、吐痰或者打喷嚏时用纸巾遮掩口鼻或采用肘护,在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应立即使用流动水和洗手液洗手。
(六)实施全封闭管理
以生活住宿区和生产场所同在厂区内部的单位,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做到工作场所、生活住宿区与外界围挡封闭管理。严格控制无关人员进入生产厂区,建立实名制管理制度,对进出生产厂区的所有人员登记造册,记录姓名、籍贯、身份证号码、来去方向及时间等信息;实施体温监测,应真实、动态记录,体温正常方可进入生产厂区。
(七)设置体温检测点及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
在生产作业区、生活区设置体温检测点,并配备符合规定的红外线体温检测设备。准备足够数量的医用口罩、医用消毒水/酒精、洗手液等防护用品配备以及体温计、抗病毒口服液等常用药品配备,节后员工上班,可以立马使用这些防护物资。确保每一名进去厂区的人员均能按规定。
(八)做好食堂安全卫生管理
确保厂区食堂工作人员持有健康证,佩戴合格口罩;改善盥洗条件,为就餐人员提供饭前洗手的必要盥洗设施和洗手液。
(九)落实应急处置措施
提前与当地卫生健康部门协商,明确收治医院,一旦发现从业人员出现疑似症状,确保及时送院诊治。落实单人单间固定场所用于来自疫情重点地区的人员或密切接触者隔离观察。
二、企业复工后应采取的防控措施
用人单位要服从属地管理部门关于疫情防控的统一调度、统一监管,采取有效防控措施,坚决防止疫情输入、传播,保障工作现场人员生命安全。
(一) 强化进场人员管理
进入工厂前对所有进场人员进行红外体温检测,确保身体状况良好,体温正常者入厂、洗手。如发现可疑症状,应安排固定场所或要求其回家观察休息、必要时就诊,同时做好相应登记。
(四)掌握职工健康状况
企业应每日了解职工健康状况,尤其是有员工密集工作场所或有集体宿舍的单位,要制定相应的健康检查制度,并由专人负责,严格执行。一旦发现有发热和咳嗽等疑似症状的职工,立即报告辖区所在基层医疗机构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由社区(居委)、公安、医务人员组成工作小组,对相关人员作进一步排查处理,发现异常的及时转至医疗机构进行隔离医学观察和治疗。对密切接触者采取防护措施,并及时报告卫生健康部门,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配合辖区政府和卫生健康部门做好病毒消杀和流行病学调查等工作。
(五)建立值班值守和疫情报告制度
各责任主体和各项目要严格落实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加强值班管理。安排专人实施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带班领导和值班人员要确保在岗在位、通信畅通。落实专人专班,每日要按规定向属地及上级有关主管部门报告疫情防控情况。
新型冠状病毒防护措施线路图
来源:韶关市卫生健康局
校对:古燕霞 编辑:连喜珍
责编:蔡权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