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专题集锦 > 红色文化专栏

【红色故事】中共五岭地委简介

日期:2018-10-26 10:46:00
来源: 本站
【字体:

中共五岭地委简介

中共五岭地委,是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时期,领导五岭地区人民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武装斗争的主要党组织之一。辖粤赣湘边区28个县。

一九四四年五月,侵华日军集结重兵,准备打通粤汉线和湘桂线,广东面临全面沦陷的威胁。

鉴于五岭地区的战略地位和具备发展游击战争的良好条件,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于一九四四年秋,决定以粤赣湘边为中心,建立五岭抗日根据地。

一九四五年一月二十六日,日军四〇师团和一〇四师团攻占韶关。

一九四五年六月十六日,中共中央再次电令广东区委:创建五岭地区抗日根据地。三天后,中央电令王震部队向五岭进发。同时,护送七大广东代表及200名军政干部配合五岭地区,以创建南方抗战新局面。

一九四五年七月,中共广东区委决定:由珠纵司令员林锵云、东纵副司令员王作尧、东纵政治部主任杨康华,组成粤北指挥部和粤北党政军委员会,负责统一指挥在粤北的武装部队和领导粤北的各级党组织。

同年八月,在林锵云、王作尧、杨康华率领下,东纵、珠纵共抽出1700多人,分别从博罗和三水出发,挺进粤北。

同年八月二十六日,八路军王震、王首道部历经苦战,终于到达粤北南雄百顺地区。在百顺停留了三天,还来不及与东纵、珠纵北上部队会合,于八月二十九日,奉命回师北返。此时,日本帝国主义已宣布投降,形势已发生变化。

东纵、珠纵北上部队奉命停留在粤赣湘边坚持武装斗争,执行开辟粤赣湘边根据地的任务。

次年六月,东纵、珠纵部队奉命北撤山东。留下来的黄业、刘建华、陈仲夫组成粤北临时工委,发动群众,开展反内战、反“三征”斗争。

一九四七年三月,中共五岭地委在凌溪云影庵成立(隶属中共香港分局)。张华任书记、黄业、刘建华任副书记,金阳、陈仲夫为委员。建立和发展五岭游击根据地的方针是:从小搞到大搞、坐南朝北、多支多点、星罗棋布。同时成立“粤赣湘边区人民解放总队”。黄业任总队长,张华任总队政委,刘建华任副总队长,陈仲夫任总队政治部主任。第一支队,叶昌任支队长、黄业兼政委。以凌溪为基地,向周边县发展。

凌溪湖洋洞为中共五岭地委和人民解放总队机关驻地。

一九四七年四月,五岭地委创办地委机关报《人民报》,主编杨平。

在五岭地委的领导下,五岭地区的武装力量,在与对敌三年多的斗争里,进行了大小战役300多次,击毙伤敌人1200多人,俘敌1800多人,缴获各种物资10000余件。五岭地区人民武装,由最初200多人发展到10000人,部队建制从初期的“边区总队”发展到“边纵北二支队”。

据不完全统计,在三年多的战斗中,仅叶昌支队就有劳火等36名指战员光荣牺牲。凌溪农会会长刘新权也英勇就义。

一九四九年四月,五岭地委领导指挥边总各部下山对敌全面进攻,解放了大片农村平原地区。六月开始,配合解放大军,先后解放粤赣湘边区各县。期间,还号召各县民众支前支军。粤北六县共向解放军提供粮食1315万斤,柴草288万斤、木料2.2万根,木船430只,组织民工28.8万人,为解放华南地区作出了重大贡献。

随着韶关的解放,中共五岭地委和粤赣湘边纵队北二支的历史使命宣告完成。

中共五岭地委的历史功绩永垂青史!

(县史志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