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专题集锦 > 红色文化专栏

【红色故事】璀璨星辉永恒绽放 ——中共五岭地委与凌溪的故事

日期:2018-10-10 09:14:48
来源: 本站
【字体:

璀璨星辉永恒绽放

——中共五岭地委与凌溪的故事

萧生奎   刘石古   刘耀东

一、创建五岭抗日根据是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的英明决策

凌溪,是一片红色的土地!

凌溪,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凌溪,是一片充满魅力的土地!!!

她,坐落在粤北仁化县长江镇东南的南山山麓。境内山峦起伏,溪梁相间环绕。绵延青山,四季滴翠,鸟语花香。东与江西大余县的河洞乡为界,南邻南雄市百顺镇,北和西,分别与本镇的冷饭坑和学堂垇相邻。

她引以自豪的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早中期,项英和陈毅就在凌溪一带活动过,播下了红色的种子。著名的中共五岭地委和粤赣湘边区人民解放总队,就在凌溪的土地上诞生。

为什么五岭地委和边总在凌溪诞生呢?故事得从头说起。

1944年春夏,侵华日军集结了51万精锐部队,发动了豫湘桂战役,打通了平汉线和湘桂线,占领了长沙衡阳等地。两广地区面临全面沦陷的威胁。同时,日军在太平洋战场屡吃败战。因此,毛泽东和中共中央认为:应抓住时机,马上创建华南抗日根据地,以五岭地区(粤赣湘边区)为中心,东联粤赣闽边区,西联粤湘桂边区,依托复杂的山地,切断湘桂线和粤汉线,与华中、华北、华东抗日根据地互相策应,加速抗日战争胜利的进程,也为日寇投降后必然会发生的内战打好坚实基础。

1944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以八路军120师359旅为基础,组成18集团军独立第一支队,又称南下支队。王震任司令员,王首道任政委,郭鹏任副司令员,王恩茂任副政委,朱早观任参谋长。南泥湾英雄团团长陈宗尧是第1大队大队长。著名战将贺炳炎廖汉生就在5大队任大队长和政委。南下支队辖第1、2、3、4、5大队,4000余人。同时,中共中央调往新四军第5师工作的军政干部900人,组成第6、7大队,合计5060人。南下支队出发时,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任弼时亲自送别。毛泽东主席还跟王震面授机宜,要他做好最坏的打算。1944年11月9日,部队从延安出发,向湘粤赣边区挺进。

1945年1月26日,日军40师团从湖南道县出发,攻克广东乐昌后,与北上的104师团夹击韶关,此日,韶关沦陷。

鉴于局势变化,毛泽东电令王震,尽快脱离战场,直插粤赣湘边区。然而此时,南下支队刚刚杀出3万日伪军的包围圈,到达鄂豫皖边区的大悟山与新四军李先念部第5师会合。

1945年7月27日,在湖南宁乡县的王震,收到了毛泽东的电令:“你支队唯一的任务是争取一刻千金的时间,在粤北、湖南创立五岭抗日根据地,并与广东我军连成一片,准备内战时牵制南方一翼。”与此同时,毛泽东再次电令广东区委,立即执行中央的命令,派一支强有力的部队北上,迎接王震部队。几天后,广东区委执行中央的命令:派珠江纵队司令员林锵云、东江纵队副司令员王作尧、东江纵队政治部主任杨康华,组成粤北指挥部和粤北党政军委员会,负责统一指挥在粤北的武装部队和领导粤北的各级党组织。

1945年8月11日,在湖南衡山的南下支队,收到中共中央由毛泽东签发的电令:“苏军参战,日寇投降,内战迫近,你们的任务仍然是迅速到达湘粤边与广东部队会合,坚决创造根据地,准备应付内战。”

1945年8月,在林锵云、王作尧、杨康华率领下,东江纵队和珠江纵队共抽出1700多人,分别从博罗县、三水县出发,挺进粤北。

1945年8月26日,八路军南下支队历经10月的苦战恶战,终于到达粤北南雄县百顺地区。在百顺停留了3天,还来不及与东纵珠纵北上部队会合,因局势变化,奉命北返。此时,日本帝国主义已宣布投降。但东纵和珠纵北上部队奉命留在五岭一带坚持武装斗争,执行开辟粤赣湘边根据地的任务。

1946年6月,东纵和珠纵部队奉命北撤山东。为了对付内战成为一翼,特留下东江纵队第5大队、风度大队第12中队200多人。由黄业、刘建华、陈中夫组成粤北临时工委。黄业任书记兼

 主管军事,刘建华、陈中夫任委员。工委奉上级命令决定:在南雄帽子峰、大庾岭、始兴、湖南汝城、仁化的凌溪(当时凌溪归南雄管辖)一带隐蔽,择机发展壮大队伍,创立根据地。

张华,广西来宾县人,广西师范专科学校毕业,1936年入党,在韶关八路军办事处工作,1940年夏他担任始兴县委书记,稍后为党的粤北特派员和中共南雄中心县委书记。

刘建华是江西寻乌县河南乡龙图下村人,14岁参加革命,16岁入党,和项英陈毅一起,在赣南打了3年游击,资格老,经验丰富。抗日战争时期,又服从党的安排,留在赣粤边界和东江纵队革命。是来粤赣湘边区的最佳人选。

黄业,广东惠阳人,1938年10月,他就参加了抗击日军大亚湾登陆作战,1938年11月入党,是东江纵队的优秀指挥员.

1946年7月,国民党撕毁《停战协议》,悍然发动全面内战。隐蔽部队恢复公开活动,发动群众开展反内战,反“三征”斗争。

1947年3月,中共香港分局依照中共中央指示,经精心挑选策划,派张华来到凌溪,决定在密林深处的南山腹地云影庵成立中共五岭地委。按上级指示,张华任书记,黄业、刘建华任副书记,金阳、陈中夫为委员。同时,将在粤北的武装力量统编为粤赣湘边区人民解放总队(简称边总)。黄业任总队长,张华任政委,刘建华任副总队长,陈中夫任政治部主任。下设4个支队,1个独立大队和2个地方大队,分别在粤赣湘各地区活动。凌溪、高坪、文章  、曾洞、湖洋洞,成为五岭地委和总队机关的常驻地。地委和总队部以及叶昌率领的第1支队设在凌溪。从始,凌溪成为五岭地区武装斗争的领导中心和根据地。

二、凌溪是中共五岭地委的诞生地,是五岭武装大发展的决策地

 随着中共五岭地委和粤赣湘边区人民解放总队在凌溪成立,凌溪地区成为名副其实的游击队的根据地,成为五岭斗争大发展的决策地。

以粤赣湘边区为中心的五岭地委,辖粤北的南雄、始兴、曲江、仁化、乐昌、乳源,赣南的大余、崇义、南康、上犹、全南、龙南、定南、信丰、赣县、万安、泰和,湘南的桂东、汝城、资兴、郴州、酃、宜章、临武、永兴、桂阳、安仁、耒阳、衡阳共28个县。

1947年4月,五岭地委在凌溪召开第一次会议,叶昌、戴耀、陈子扬、吴伯仲等各部队领导人出席了会议。根据广东区委党委的指示和五岭地区形势,会议决定,当前仍以“反三征”为中心,发动群众,扩大队伍,坐北朝南,积极准备条件向赣南、湘南发展,扩大游击区,建立根据地;依靠山区,逐步向平原发展,整编队伍,亮出党的旗帜,放手打出去:由小胜搞到大胜。会议开了三天,解决了一系列根本性的问题。这是五岭地区武装斗争向前大迈步的新起点。

1947年4月底,中共五岭地委为了配合五岭地区的军事斗争,加强政治思想宣传工作,创办了地委机关报《人民报》。社长金阳,主编杨平。中共香港分局派来的刘南文、孙立为编辑,芳嫂负责油印,伍华和龚济民负责刻钢版。部队隐蔽期间,只有陈瑞明和伍华两人负责腊纸刻印工作,稍后又调来郭紫云和汪银英。报社早期在湖洋洞后山的一个山坳里搭寮掩蔽办报。没有印油,游击战士们就到附近的村里要锅底灰,用生油配好代替油墨用。没有纸张,就请老乡到长江、内良、河洞去买。用得最多的纸,是湖洋洞山坑纸场生产的土纸。有党中央毛主席的重要文献,就用玉扣纸。报纸一般印一千份,发行到粤赣湘边区各地。最远的发行到广州珠三角和香港一带。受其影响,广州、珠三角和香港的进步热血青年,纷纷前往凌溪参加革命。南雄珠玑中学学生会主席周才,征得党组织同意,带了陈尚明、陈尚雄、李英贵、吴健南、邓伟明、张士文、张士昆、欧阳干戈、刘普胜等12名青年学生到凌溪参加革命。珠玑中学老师梁钊、杨健又带了张振兴、陈尚士、吴述宾、陈亿通、刘显明、雷际

尧等十几名学生来到凌溪参加革命。各地党组织陆续送来的干部和学生有:唐明、邝哲民、陈因、何平、赵菁、梁芬、李安、何耀恒、何虹、胡明、黄江、陈英等数十位。素质最高的唐明,抗战期间,他长期在国民党军余汉谋的12集团军搞地下工作,他精通物理、化学,擅长搞无线电、会制造地雷,是五岭的著名科学家,深得五岭地区指战员尊重和爱戴。

更有意思的是:编辑刘南文征得领导同意,把报社地址印为韶关市风度中路一家国民党办事机构的门牌,以至于国民党当局发生内讧,把那家机构抄了,机构人员被投进监狱。经韶关地下党组织调查证实后,五岭地委给刘南文记了一功。

一下子涌来那么多新人,五岭地委决定办班,以提升他们素质,坚定他们的信念。培养干部的是研究生班,培养优秀战士的是青干班。两个班在凌溪高坪开办。后来又转移到湖洋洞、曾洞、云影庵,一个月后又回到高坪。

青干班班主任是郑彦文,同时兼支部书记,陈丕为军事教官兼管生活。张华讲“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黄业讲“游击战争问题”,金阳讲“革命人生观”。结业后,学员分到各部门工作,成为优秀指战员。

三、凌溪是改造绿林队伍的基地

1947年4月,在仁化汝城边境活动的绿林队伍头头刘老成(长江功富人,又名刘芳瑞),得知凌溪游击队越来越强大,而自己又斗不过周文山,就有了改邪归正、参加革命、归属游击队领导的念头。于是,他派人秘密找到凌溪游击队的地下交通员温和英同志,表明思想态度。温和英是曾洞村人,嫁到长江墟中和街蓝氏家,做点小买卖,经常出入曾洞凌溪。她把这个情况向叶昌作了汇报,叶昌向地委和“边总”报告。于是,地委立即派叶昌率卢志光中队到湖南汝城县东岭乡三江口岭子头村,找到刘老成。刘老成满口答应叶昌的要求。于是,在第二天,刘老成带领他的队伍(一共56人),跟随叶昌来到凌溪高坪。见到张华、黄业、刘建华,刘老成提出歃血为盟。为了争取改造这支队伍,地委同意利用这种封建结义的形式,取得刘老成的信任,在高坪村杨道德家的上厅举行了斩鸡头、饮血酒的盟誓仪式。仪式后,总部授予刘老成成为仁汝义勇大队的番号,任命刘老成成为大队长,归叶昌领导的第1大队指挥。同时,派李康寿当大队特派员,黄竹、黄匡当中队长和文化教员。

四、凌溪人民参军参战,送情报当向导

1947年3月起,五岭地委一方面扫清周边国民党反动派据点,另一方面发动群众进行减租减息,打开地主豪绅的粮仓,把粮食分给农民,解决群众渡荒问题。同时,向群众宣传我党我军的方针政策,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强行征兵、征粮、征苛捐杂税的罪行,号召人民群众起来反内战,反“三征”。在共产党领导下,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人民群众觉醒了,纷纷报名参军。整个凌溪村,包括曾洞、湖洋洞、元坵、玍岭、刘屋村、高坪、文章  、新屋下,参加赤卫队、常备队、游击队、农会的群众有80多人。攻打长江、白云、河洞等地,还有群众组成担架队、运输队、自卫队,为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1947年4月,曾洞的温和英,从女儿邓顺玉口中得知,广东仁化县国民党党县政府,派一个排的兵力,武装押解一批钞票和物资到长江,作为当地反动政府军队和警察的经费。温和英立即赶到凌溪将情报告诉叶昌。经研究,叶昌决定率领刘裕安、卢志光中队乘夜从凌溪出发,第二天清晨赶到长江深圳地段伏击。临近晌午,30多名敌人护着几担东西进入了伏击圈。叶昌一声令下,机枪、步枪、手枪和手榴弹一齐向敌人开火,敌人遭到突然袭击,惊慌失措,退路又被刘裕安中队切断,十五分钟结束了战斗,歼敌30多人,缴获长短枪30多支,钞票两担及一批物资,几名俘虏教育后释放。可喜的是,那一百多斤钞票,解决了五岭地委和边总机关半年的经费,也给国民党仁化县政府予以沉重的打击。

温和英、邓顺玉、温日香等村民不但给凌溪游击队提供情报、电筒电池、药品、笔纸,还千方百计筹粮和做向导。凌溪高坪村的杨道德,不但自己为五岭地委和边总做事,还说服带动家人为五岭地委和边总做事。

1948年8月,在凌溪保卫战中负伤的陈石养,游击队三天后才在将军石山上找到他。找到他时,他大腿的伤口已化脓生虫,队医麦雅贞在现场为陈石养清理包扎好伤口后,战友们将陈石养抬回高坪营地养伤。几天后又转到湖洋洞,住在黄罗娇家养伤,杨道德略懂一点中草药,于是,就和麦雅贞上山采集,回来用石杵石臼舂好成糊状敷上。他采集的草药有消炎生肌拔毒化脓功能。在杨道德、黄罗娇、游二妹、温丁凤和麦雅贞精心护理下,不到一个月,陈石养就归队了。

凌溪保卫战中,另一位受伤的游击队战士叫梁满,他是阴部受伤,边总医疗队因缺少做特殊手术的器械药物,无法医治,又是杨道德和几个老乡,找来牛尾毛,经煮沸后,捆扎在伤口,二十多天后,梁满恢复了健康,与战友们并肩战斗了。

五、鱼水情深,友谊永传

1947年春节,经组织批准,叶昌和麦雅贞喜结良缘,湖洋洞仅有十把户人家,没有新房,村中黄罗娇老人就主动腾出一间厢房让他俩做新房。听说“观音娘娘”喜结良缘,高坪、刘屋、玍岭、文章  等附近的村民,都纷纷担着酒、抬着猪肉,敲锣打鼓前来恭贺,整个湖洋洞成了欢乐的世界。

五岭地委成立后,凌溪成了五岭地区武装斗争的中心,广泛发动群众,反“三征”,作为医务人员的麦雅贞,也经常下去帮群众治病,做宣传教育工作。那时,山区群众生活非常艰苦,又缺医少药,有病没钱医。

有一天,高坪一位妇女气喘吁吁找到麦雅贞,说她一个小孩不省人事了,求麦雅贞去看看,看能不能救。麦雅贞立即背上药箱,带上朱依群一路小跑赶到她家。原来,她的小孩昏昏沉沉躺在床上,正在发高烧,还有肺炎。麦雅贞立即把当时最好的药给他服用,直到小孩有了明显的好转反应才走。临走前,把服药的方法教给那位母亲。三天后,那小孩恢复了健康,活蹦乱跳地在村里跑来跑去了。这妇女及一家人高兴极了,特意跑到湖洋洞致谢,说麦雅贞是神仙,是“观音娘娘”。很快,麦雅贞是“观音娘娘”的消息传遍了五岭地区。边总医护人员为当地群众求死扶伤的好事还很多,令五岭地区人民永世不忘。

六、战绩不凡,使命完成

在中共五岭地委和边总机关的领导下,五岭地区的武装力量,在三年多的对敌斗争岁月里,进行了大小战斗300多次,击毙击伤敌人共12000多人,俘敌1800多人,缴获各种枪支及战略物资10000多件。五岭地委领导下的人民武装,从最初几百人,发展到12000多人。1948年12月27日,中共中央军委批准,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于1949年1月1日宣告成立。辖北江第2支队,赣南支队和湘南支队。

据不完全统计,在三年多的战斗中,仅叶昌支队就有劳火等36名指战员光荣牺牲。凌溪籍牺牲的游击战士和农会干部就有:黄云行、黄明古、李忠明、黄历传、黄云高、温安胜、刘兴传等人。

1949年4月,五岭地委领导指挥边总各部下山对敌全面进攻,解放了大片农村平原地区。6月开始,配合解放大军,先后解放了粤赣湘边区各县。期间,还号召各县民众支前支军。粤北6县共向解放大军提供粮食1315万斤,柴草288万斤,木料2.2万根,木船430只,组织民工28.8万人。为解放华南地区作出了重大贡献。

此外,凌溪籍游击战士周济民、黄玉石、温春古等同志,随北二支队改编为韶关军分区11团,参加了解放华南的战斗,为抗美援朝训练新兵,建功立业。

1949年中秋节,长江解放。随着韶关全境解放,中共五岭地委和粤赣湘边区人民解放总队的历史使命也宣告完成。

凌溪,又迎来了新的时代!

(县史志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