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仁化县丹霞街道新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台新安装的智慧求职机引人注目,居民步行15分钟就能在这里免费享受政策咨询、职业指导与职业介绍、技能培训指引等智能化服务,党群服务中心正变身就业驿站,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的愿景正成为居民家门口触手可及的现实。
拓展服务场景,推动就业服务综合化升级。
为进一步把社区就业服务做实做细、办妥办好,县人社局和新城社区建好常态化就业联系机制,双方各指派1名工作联络员负责就业工作专项对接,每月由县人社局定期推送仁化县企业招聘岗位、零工及家政服务类岗位信息企业招聘信息,通过平台链接韶关市相关企业招聘岗位及招聘活动,同时针对居民技能特长、就业意向和薪资期望开展个性化岗位推荐,满足求职者的多元化就业需求。以社区服务窗口为载体,常态化开展就业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宣传,切实提高政策知晓率和受益面,让政策红利惠及更多求职者。
深化智慧应用,加快就业服务数字化转型。
智慧求职机配备人岗智配模型,可通过AI对话模式,结合求职者年龄、职业意愿、工作经历等基本信息智能推荐适配岗位,实现效率和效果的双重提升。若求职者未通过智慧求职机推介到合适岗位,可通过“韶码就业”平台投递个人求职简历,就业服务专员将在3个工作日内提供“一对一”就业服务;此外,“韶码就业”平台每季度将通过“AI电话”对求职者的就业状态、服务需求及服务满意度等进行智能回访,就业专员根据求职者的需求做好后续的就业跟踪服务。
优化网点布局,促进就业服务均等化覆盖。
持续推动公共就业服务向基层延伸,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在建成人力资源市场的基础上,积极争取资金支持,谋划打造仁化“就业招聘一条街”,重点推进就业驿站、零工市场和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逐步构建全县就业驿站“1+N”格局,真正实现群众在家门口就好业、好就业。截至目前,“就业招聘一条街”建成后,开展“周六招聘集市”等各类招聘活动106场,达成就业意向528人,提供公共就业服务超1000人次;开展“南粤家政”培训班31期,培训学员775人次,进一步提升群众就业竞争力;仁化县“南粤家政”基层服务示范站获评2023年广东省“南粤家政”基层服务站绩效评估A级(优秀)站点。目前,仁化县公共实训基地(“粤菜师傅”和“南粤家政”培训基地)项目正在筹建之中,项目落成后,预计每年至少培训粤菜师傅60人次,培训家政服务人员200人次。
下一步,仁化县将以更加强有力的措施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进一步加强“就业驿站”服务体系建设,推广“大数据+铁脚板”服务新模式,主动将公共就业服务项目延伸到基层,为用人单位和求职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专业、便捷高效的公共就业服务,助力“百千万工程”持续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