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由广东广播电视台、韶关日报社、韶关市广播电视台等省市媒体组成的媒体采访团深入一线,到仁化县开展“落实百千万工程 看项目一线”主题采访活动,调研采访仁化各地以项目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举措和生动实践。
采访团先后前往红山镇半岛茶园、红山镇“金醇红”乡村振兴车间、新白村、周田电商小镇、周田镇周田村汇沣水产养殖基地等地调研采访,深入了解全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仁化白毛茶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茶叶品牌打造,美丽乡村建设,党建引领积分制,“三改合一”茶叶产业发展示范带建设,“电商+乡村振兴”“电商+茶产品推介”等方面情况和具体举措。
走进红山镇半岛茶园,只见满山满坡的茶树郁郁葱葱、层层叠叠、错落有致,所到之处皆是耀眼的绿。红山镇作为仁化白毛茶主产地,被誉为“中国白毛茶之乡”,拥有1200多年的产茶历史。经过多年的创新研发,目前开发出了丹霞1号至14号共14个品系的丹霞系列白毛茶良种,形成了白茶、红茶、绿茶、普洱茶、冰茶和绿乌龙等系列茶品。据悉,仁化全县共有种植茶园面积1.43万亩,开采茶园面积1.14万亩。在此基础上孕育了茶叶企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30多家(国家级示范专业合作社1家,市级示范专业合作社3家,大型龙头企业3家,茶叶家庭农场8家)。2022年,全县茶产量858吨、产值13926万元。茶产业成为了仁化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和有力引擎。红山镇鱼皇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袁远清告诉记者,“我们今年村集体收入预计比去年增长5万元左右,农户的收入增长了5个百分点,增加了1500元左右。”红山镇“金醇红”乡村振兴车间负责人何勤燕说:“车间主要生产白茶、绿茶、红茶,茶叶年产量约3万斤,年销售额230万元,能够带动周边农户200多户。”
红山镇新白村,青山绿水白墙灰瓦协调搭配,衬托村庄格外静谧。该村以组织振兴建设红色美丽乡村试点为契机,以党建为引领大力推进美丽乡村示范带建设,创新实施党建引领乡村打造“微阵地”、探索“微积分”、开展“微课堂”等十条“微”治理举措,同时抓住茶叶这一特色支柱产业,整合文旅资源,推动当地“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红山镇新白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余清表示,新白村结合本地丰富的红色资源及茶叶产业基础,规划发展千亩茶园,打造茶叶产业发展示范带,以“茶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促进经济发展,加快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
为因地制宜发展壮大镇域经济和村集体经济,仁化以打造周田电商小镇为抓手,推动形成特色鲜明、可复制的镇村电商经济圈,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
媒体采访团表示,将记录好、报道好仁化县“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中的工作亮点,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通过视频镜头、文字、图片等多种形式,立体式、多角度宣传推广仁化高质量发展的新面貌、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