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部门动态

“党建+红色”双引擎推动红山镇新白村实现华丽蝶变

发布日期:2023-03-03 10:20:45 来源:本网
打印
红色新白熠熠生辉,革命精神代代相传。走进仁化县红山镇新白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道路完成了路面拓宽和沥青铺设,新建的党群服务中心格外醒目,各具风格的“四小园”成为美丽乡村靓丽风景线,群众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新白村翻天覆地的变化,得益于2020年被中组部纳入开展红色村组织振兴建设红色美丽乡村先行试点。

图片

新白村

近年来,仁化县紧紧抓住试点契机,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红色资源运用好、红色传统发扬好、红色基因传承好”的总要求,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为牵引,坚持党建引领、红色赋能,将保护利用红色资源与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促乡村振兴紧密结合起来,探索出了“红色+绿色”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道路,有效将红山镇新白村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深挖红色资源  擦亮红色名片
“过去的新白村曾是省定相对贫困村,基础设施落后、人居环境脏乱差,居民生活水平较低,通过红色美丽乡村项目建设后,摇身一变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示范村’‘网红村’。接下来,我们要继续讲好新白红色故事,大力弘扬长征精神,建设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红山镇新白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余清带领村组干部、党员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时激动地说道。

图片

党员干部在红军长征革命烈士纪念碑开展革命传统教育
新白村红色资源丰富,已登记的红色遗址达28处。据介绍,1934年11月4日至9日,红军长征部队经过红山,其中红军长征的左翼——红一军团直属队及红二师四团、六团,红十五师曾经过新白村休整部队,并在该村新田李氏宗祠设立临时指挥部,留下了“两个红军药箱”“群众护桥送红军”等军民鱼水情深的感人故事。自开展红色村组织振兴建设红色美丽乡村先行试点工作以来,仁化县坚持“保护修复与开发利用并重”原则,深入挖掘新白村红色文化历史资源,完成红军烈士纪念碑、红军桥等遗址点修缮,建成新白村党史方志驿站,展陈红色文物20余件,创作了口述历史微视频《红军长征在红山》、乡土教材《红色红山》、歌曲《你走过的地方》《新田村中那碗茶》等一批红色文化精品,真正做到有址可寻、有物可看、有史可讲、有事可说。如今,这里已经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打卡地”,不断教育引导当地党员干部、群众弘扬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强化组织建设  建强战斗堡垒
新白村的种种变化离不开党组织的组织力和凝聚力持续提升,离不开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有效发挥。近年来,仁化县坚持大抓基层导向,把红色美丽乡村建设与新一轮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同步落实,将党的领导、党的建设贯穿建设全过程各方面,推动新白村党支部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关键。近年来,新白村持续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深入实施“头雁”和“青苗”培养工程,换届后村“两委”干部平均年龄44岁,大专学历以上2人,储备村级后备干部4名,实现了年龄降下来、学历升起来、后备多起来的目标。同时,全面推进党支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推动新白村党群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实现物理空间优化、服务内容赋能,成为党领导基层治理和服务群众的坚强阵地;始终把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放在首位,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四议两公开”、党支部“互学互帮互促”等制度,推动完善《新白村后备干部跟踪培养管理制度》《新白村民情夜访制度》等15项党组织管理制度,村党组织的组织力和战斗力持续增强,2021年新白村党支部被评为仁化县先进基层党组织。构建“党建+网格”工作模式,持续深化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建立10个党员责任区,不断织密“村到组、组到户、户到人”三级党建网格,常态化开展党员“亮身份、践承诺”活动,2022年通过支部带党员、党员带群众,已累计为群众办结实事好事87件,实现网格化管理与基层党组织良性互动。

图片

“小蜜蜂”百姓宣讲员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发展“红绿”产业 实现带农富农  
产业振兴是推进组织振兴建设红色美丽乡村试点工作的基础和保障。如何依托红色资源优势以及“红山白毛茶”的金字招牌,带领群众增收致富,是当地基层党组织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为破解产业结构单一、产业规模狭小、产业带动效能较低等问题,新白村党支部深入实施“带领”工程,主动领办创办村经济联合社,并入股镇属“龙之润”农业开发公司,采取“党支部+村经济联合社+农户+镇属农业公司”模式大力发展茶产业,稳固提升20亩茶叶基地收益、扩种20亩茶园,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支部带头、群众参与、振兴产业的致富路子,形成了以茶产业为主导,油茶、番薯、萝卜、毛竹等产业多元发展的格局。
“村经济联合社的成立,为农户与镇属农业公司搭建了产销平台,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有效带动农户‘抱团发展’,实现了群众与村集体双赢。”红山镇新白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余清笑着说道。
同时,还积极探索文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新路径,将红军烈士纪念碑、红军桥、李氏宗祠等串珠成链,精心设计3条红色研学线路,把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村集体经济发展优势,2022年新白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0万元,与2019年相比增加了206%。

图片

新白村党群服务中心

坚持共建共管 提升治理效能
“李大姐,你再收拾一下房前屋后拍几张照,上传到系统通过网格长审核后就可以得到5积分了”“你积分有多少了?准备什么时候去兑换物品?”最近红山镇新白村的街头巷尾常常能够听到这样的对话。
据悉,自新白村被中组部纳入开展推动红色村组织振兴建设红色美丽乡村先行试点以来,仁化县便将其列为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全县试点,制定《新白村实施党建引领乡村“微”治理十条具体举措》,并先行先试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积分制工作。
根据积分规则,村民运用“沃视通党建智联”小程序,上传“门前三包”整洁图片每天可得5分;参与“四小园”建设可得10分;禽畜圈养可得5分;对村庄内垃圾乱丢乱倒、家禽散养等不文明现象拍照并进行纠正,每次可获得奖励5积分……自2022年6月底试行积分制以来,新白村已有156余户村民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积分活动,个人最高积分607分,村民累计积分达23949分。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积分制的推行,实现了群众从“旁观者”到“参与者”的转变,不仅激发了广大群众参与人居环境长效治理的热情,而且充分发挥村民自治主体作用,通过引导村民主动参与环境整治,用小积分“撬动”农村人居环境大提升,全村陈规陋习和不文明现象急剧减少,村民投身参与红色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明显增强,乡村善治水平显著提升。
仁化县委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说:“接下来,我们将紧紧围绕“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要求,全面总结试点村建设经验,推动红色村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中走在前列、作出示范,以红色精神的传承赓续推动党组织更加坚强有力、富民产业更加兴旺、社会治理更加有效,进一步夯实筑牢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

来源:中共仁化县委组织部
编辑:张思敏 校对:凌莹
责编:蔡权聪


相关附件:

相关信息

微信
智能
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