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花香里说丰年,当下,扶溪镇紫岭村千亩鸭稻收割正迎来丰收。近年来,在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建设扶持下,随着“鸭稻共作”绿色有机种植地深入推广,扶溪镇优质稻米产业得到有效推动和发展。
11月2日,记者走进扶溪镇紫岭村千亩鸭稻种植示范基地。一片片金色的稻田映入眼帘,一株株饱满的稻穗在风中摇曳,清风拂过稻香四溢。不远处,一辆辆收割机在田边收割稻谷。当地种植大户李庆忠沿着田埂查看水稻的收割情况,确保今年的收成颗粒归仓。他告诉记者,自七月份以来天气持续干旱,好在政府把水利基础设施建得好,今年晚造的产量才稳住了,同比去年不但没减产还有所增加。
在稻田里,子明水稻销售经理邓小娟正与网红主播直播推介“扶溪大米”,她们手持金色的稻穗,捧着今年的新米在手机前向各地粉丝展示“扶溪大米”主产地的丰收美景。作为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镇,扶溪出产的大米米香浓郁、色泽晶莹、口感香滑、软硬适中,深受珠三角消费者喜爱。邓小娟表示,得益于“扶溪大米”的品牌效益,扶溪大米的收购价钱逐年升高,带动了村民致富。
据了解,目前扶溪镇全镇耕地面积26700余亩,其中扶溪鸭稻共作面积从2018年的700亩增加到今年的2000多亩。近年来,在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建设扶持下,随着鸭稻共作专业技术的深入推广,在丰收的季节,扶溪村民不仅扎紧了“米袋子”,还鼓起了“钱袋子”。
图文:县融媒体中心 吴颂丹 邱其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