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关键环节。近年来,仁化县通过完善医疗硬件设施、用好用活专项资金、提升服务管理能力等举措,全力以赴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切实提高群众的幸福感。
完善医疗硬件设施,做好群众健康的“暖心人”
“完善基层卫生医疗设施是打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最后一公里’,将健康送至家门、让关怀流入心田,才能真正为广大居民健康‘保驾护航’,提高群众的健康幸福感”。一名基层医疗卫生单位负责人说道。
据悉,仁化近年来完成周田镇、大桥镇、黄坑镇、长江镇、扶溪镇、石塘镇、闻韶镇等7个卫生院改扩建以及新建业务楼的项目,并且完成了109个村卫生站公建规范化建设,实现了行政村全覆盖,明显改善了基层医疗机构的工作环境,提高了居民就近就诊意愿和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满意度。
用好用活专项资金,做好群众健康的“贴心人”
一位县级基层卫生健康负责人表示,“在各级财政的大力支持下,仁化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从2009年的人均15元,一路上涨到2022年的人均84元,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据悉,仁化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以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及高血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和肺结核患者等人群为重点,面向全县常住居民免费提供。
仁化县公共卫生专业指导机构、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均严格落实资金管理办法,明确各服务项目年度工作量、成本测算依据和镇村分工,确保专款专用、独立核算,保质保量为群众提供服务。此外,县卫生健康、财政部门制定了严格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将评价结果与专项资金拨付挂钩,还设立了每年60余万元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年度评价综合和单项奖励,形成了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基层公卫人员和乡村医生工作积极性。
提升服务管理能力,做好群众的健康“守门人”
“太感谢你了!多亏你们的首诊发现了问题,要不然以我这个情况,后果不堪设想!”居民陈女士在接受回访时,对我县基本公共卫生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的赞扬与感激溢于言表。
据了解,仁化县通过“家庭医生”服务模式,由过去“坐堂门诊”的做法,变为主动服务、上门服务,群众看病就医更方便。由家庭医生直接对签约家庭负责,签约家庭可直接联系到自己的家庭医生,针对性更强。基层公卫人员和乡村医生组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精准高效向辖区居民宣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策、内容与疫情防控知识,定期对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进行免费体检以及上门为老年人群体和行动不便的居民提供接种服务。今年上半年累计为9687名老年人、6047名高血压患者、2140名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健康体检服务,为5374名建档立卡脱贫人口、2427名持证残疾人签约家庭医生,全县60岁以上人群新冠疫苗第一剂接种率达到91.10%,筑牢基层医疗健康屏障。
同时,仁化县通过抓“早”抓“实”的措施,在全力保障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工作的同时,提前部署安排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截至2022年6月全县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为94.27%,各项目完成率均已达到年度目标要求的一半及以上。并且通过构建项目负责人、院内质控员、县级指导专家三级质控工作的工作机制,扎实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这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在2022年上半年该县共抽取了1091份档案核查规范性,958份档案电话调查真实性,现场抽查档案规范率为92.48%,真实率为99.69%。
仁化县持续着力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质量提升,全力保障城乡居民健康,促进全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形成健康生活、人民安居乐业的大好局面。
图文:莫凡、黄青蕾、张燕 编辑:连喜珍 校对:凌莹 责编:蔡权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