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部门动态

仁化:秸秆综合利用“生态包袱”变“绿色财富”

发布日期:2022-07-26 11:10:52 来源:本网
打印
       为破解秸秆禁燃难题,仁化县依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项目”,积极推广秸秆还田为主,基料化、肥料化、燃料化为辅的“一主三辅”产业化利用的秸秆综合利用路径,鼓励广大农民因地制宜开展秸秆还田,形成有特色、有亮点的县域模式,推动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发展。

图片


       眼下正值夏收时节,韶石山下满地金黄,热浪携带着稻香,一派丰收的景象。近日,记者来到周田镇较坑村,数台“秸秆综合利用”机械设备在田间运转,农户们在酷热的天气里,不畏辛劳奋战在田间地头,此时,仁化县“秸秆综合利用”项目企业实施主体负责人杜超正沿着田埂向大家介绍“秸秆综合利用”的机械设备及运作方式,他告诉大家,水稻在收割的同时,秸秆直接粉碎还田,为耕地地力提供了丰富的有机质。


       当地种粮大户邓瑞庭也在田间里认真查看每个田块的“秸秆综合利用”的实施情况。提到如今的秸秆综合利用,邓瑞庭赞不绝口,他坦言“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对种植户好处多,不仅解决秸秆禁燃的问题,经过腐化还田后的秸秆,还能有效增强土壤肥力滋养下一季水稻的生长。

图片


       据了解,“秸秆综合利用项目”不仅可以将秸秆肥料化,也可以将其变成绿色能源。在秸秆打捆离田实施现场,工作人员将压缩打包好的秸秆装运上车,送往黄坑镇秸秆燃料化生产线进行加工。压缩好的秸秆经由设备粉碎加工成可燃颗粒,实现秸秆燃料化能源化利用。该项目负责人黄敏钊介绍说,秸秆燃烧化利用项目过程实现了无缝对接、一气呵成,不仅彻底解决了秸秆处理难题,减去了农户们自行处理秸秆负担,有效实现了环保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该项目也是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政策,拥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近年来,仁化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2021年仁化县通过公开招投标选出项目实施主体,采购40台秸秆粉碎机、15台专业一体化秸秆打捆机,新建了2000㎡秸秆仓储点,构建秸秆打捆离田、运输储存及产业化利用补贴体系,完成了1万亩秸秆打捆离田作业。目前,正开展1万亩水稻秸秆粉碎、采用无人机喷施秸秆腐熟开展秸秆还田示范建设,而且同步进行各方案秸秆产业化利用的探索工作,因地制宜开展秸秆还田;同时扶持培育了9个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形成有亮点、有特色的“秸秆产业化利用”县域发展模式,带动我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发展。

图文:县融媒体中心  吴颂丹 邱其聪 谭永发(实习)

       编辑:连喜珍 校对:凌莹  责编:蔡权聪


相关附件:

相关信息

微信
智能
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