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本地新闻

仁化吹响冬种“冲锋号” 万亩良田绘就“丰”景图

发布日期:2025-10-24 11:14:01 来源:仁化县融媒体中心
打印
初秋时节,丹霞大地孕育着新的生机。为保障粮油安全、促进农民增收,仁化县已全面启动2025年冬种生产工作。今年,我县以2.4万亩油菜、紫云英示范田为“杠杆”,撬动全县10.8万亩的冬种生产总面积。以点带面的策略,为保障粮油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冬种是农业生产的重要一造,对提高土地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意义重大。仁化县农业农村局提前谋划,早在今年8月就联合各镇(街)启动了种植面积摸底工作。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与乡镇干部、种植户面对面交流,宣传冬种政策与益处,充分调动了种植积极性。冬种的优惠政策,激起了农户对冬种的美好愿景,预计将带动全县冬种生产总面积达到10.8万亩,让冬闲田真正变成“增收田”。
据悉,仁化县委、县政府历年来高度重视冬种生产工作,在今年同样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批复专项生产资金320多万元。县农业农村局迅速响应,会同各镇(街)周密部署,召开专题推进会解读方案、提供种植方案、技术指导,计划打造3个油菜、紫云英高产高效百亩示范片,旨在通过“以点带面”的模式,为全县的冬种生产“提质增效”。

图片

(部署冬种生产工作)

记者从县农业农村局了解到,自10月14日起,丹霞街道已率先开始紫云英种子的播撒工作。“无人机一起飞,我们可就省了大心了!”——种植户们对此感触颇深。科技赋能实实在在地体现在了冬种效率上,今年,无人机飞播的普及率达到了95%,一台无人机一天能够播撒350-400亩的面积,这让全县的播种工作提速明显。待晚稻收获完毕,田间生产将一环紧扣一环:排水晒田、深翻埋茬、开沟起垄等一系列工序紧随其后,油菜播种也将随即展开。“有了政府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我们冬种的底气更足了!油菜和紫云英不仅能增收,还能做绿肥,提升来年水稻的产量,这可是实实在在的‘致富籽’!”石塘镇一位正在操作无人机播撒种子的种植户高兴地表示。

图片

(石塘镇农户正操作无人机播撒紫云英种子)

从2万余亩的核心示范,到10.8万亩的全面生产,眼下,一粒粒种子正带着丰收的期盼融入土地。仁化县委、县政府正通过一笔笔“精准投资”与一项项科技举措,为仁化的田野绘就一幅生机盎然的“丰”景图。


相关附件:

相关信息

微信
智能
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