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仁化县全域推广“睦邻制”,“村—组—片—邻”基层治理格局已初步形成,“近邻”成“睦邻”,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
3月14日早上,董塘镇高莲村村民钟胜伟干活经过村民谢卫平家的鱼塘时,发现鱼群时不时跃出水面,不断靠近浅水区域,他猜测是天气闷热水中缺氧导致鱼群翻腾。而谢卫平家里平时只有他母亲一个老人在家,如果不及时处理,整口鱼塘的鱼都会遭殃。钟胜伟马上装了一盆尿素撒到鱼塘,改善鱼儿短时缺氧状况。随后和其他村民一起,从谢卫平家抬出增氧机并在鱼塘安装好进行增氧。
不在村里居住的谢卫平得知情况后赶回家里,他的邻居们知道后已经帮忙处理好了。钟胜伟是高莲村村民,也是一名“邻长”。他说现在大家互相帮助,更愿意伸出援助之手,这样可以带动更多人互相帮助。
曾几何时,村民心里都有自己的小心思。董塘镇高莲村党支部书记钟荣才告诉记者,以前村民之间经常吵吵闹闹,有小问题也不肯退让。态度的大转变,得益于“睦邻制”的运行助力。“邻长”是左邻右舍推选出来的代表,又是村党组织赋予的名号。在邻长的带头示范下,原本胜过“远亲”的“近邻”,关系又重新变得渐行渐近。
照顾孤寡老人、商议村庄建设、发展产业致富……邻长在村中奔忙的身影,老百姓都看在眼里。谢卫平表示,邻居之间的关系现在好转了,有什么事大家都会有商有量,好的就大家分享,有困难就相互帮助。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互助氛围,在村中悄然之间重构。“邻里之间经常往来经常帮助,像现在正是种植蔬菜的时候,他们会合伙一起去种植。”钟荣才高兴地告诉记者。
如今,董塘镇高莲村基层党员干部群众通过优势互补、资源联动的方式“抱团”发展,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村民的口袋也日渐“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