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打造具有石塘特色的非遗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志愿服务品牌,推动石塘镇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
一、拓展志愿队伍,强化传承平台
石塘文化历史悠久,石塘堆花米酒酿造技艺、石塘月姐歌被评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乡村、走近群众,让更多人了解非遗,学习非遗,助力非遗传承发展,石塘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建立“守艺人”志愿服务队伍,进一步挖掘非遗传承人,并建立“守艺人”的培养路径,打破不符合时宜的传承思想,积极接纳“想学、肯学、能学”的青年人传承非遗文化。目前,“守艺人”志愿服务队伍已有40余名志愿者。
石塘镇拥有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双峰寨,有着浓厚的红色革命文化氛围,在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阵地优势和退役军人人数优势的基础上,组建“爱国军人”爱国主义教育宣讲队,现宣讲队伍已有30余人。并以红色故事为切入点,在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方面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二、开设趣味课堂,乐享非遗文化
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传承非遗文化。“守艺人”志愿服务队走进石塘镇乡村“复兴少年宫”,将非遗文化送到“小小传承人”手中,让他们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月姐歌传唱基地,“守艺人”从月姐歌历史到月姐歌的传唱练习开展全流程的学习,“小小月姐”手里拿着曲谱,一句一句歌词跟着传承人练唱。在丹霞非遗红豆的课程现场,“守艺人”以“做红豆、话丹霞”的形式,从讲述丹霞红豆的历史由来,再到耐心传授红豆手链的制作技巧,大家很快就将一颗颗丹霞红豆巧妙地串起来,完成了一条红豆手链,以此来吸引“小小传承人”的学习兴趣。自创建品牌以来,按计划每月不少于6次课程,共开展“守艺人”志愿服务活动7场,让孩子们对非遗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激发了他们对非遗文化的兴趣。
三、弘扬红色文化,厚植革命精神
依托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双峰寨活动阵地,“爱国军人”爱国主义教育宣讲队开展了为期三天的暑期军训活动,紧紧围绕“国防知识、单个军人队列动作、军兵种科普、军旅故事”,锻炼未成年人意志品质、纪律作风、素质能力,通过发挥军训育人功能,培养未成年人爱国心。接下来,“爱国军人”爱国主义教育宣讲队将有序开展“小小红色讲解员培训、古树下讲红色故事”等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进一步擦亮文明实践品牌。
下一步,石塘镇将充分发挥“守艺人”志愿服务队、“爱国军人”爱国主义教育宣讲队的品牌特色,让非遗文化、红色文化成为传播正能量和文明新风的好搭档,将非遗传承人、退伍军人转化为品牌宣讲员,推动助力石塘文化高质量发展。让非遗文化、红色文化“满载”走进村居、校园,进一步聚人气凝人心,让群众既能感受到红色文化的精神,又能体验到非遗的传统技艺,推动非遗文化、红色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