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街道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不懈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党员干部、教育人民群众,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扎实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不断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为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整合阵地资源,优化城乡文化空间
丹霞街道坚持开拓思路,以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单元,以志愿服务为基本形式,着力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接地气有活力可持续,通过整合平台载体,优化乡村文化空间,让现有区域资源成为学习传播科学理论的大众平台、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坚强阵地、培养时代新人和弘扬时代新风的精神家园、开展特色志愿服务的广阔舞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牢牢占领城乡基层思想文化阵地。目前,街道已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4个,按照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配备文体广场的要求,配备了文体健身广场共21个,13个农家书屋,重点打造新城社区、老城社区和夏富村3个广东省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站。通过整合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党群服务室、文化室、农家书屋等阵地设施,汇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妇女之家、儿童之家、乡村少年宫等资源,统筹群团组织、企事业单位以及“五老”人员和公益人士等各方面力量,提高村级公共服务资源的综合使用效益。近两年新建胡坑村岭背组、中心村北门组、官口村樟边组、新东村叶屋组文化室,2023年添置乒乓球台、篮球、音像设备等器材一批,添置藏书1000册,丰富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公共文化供给。同时丹霞街道深入推进绿美生态建设,积极开展四小园建设,其中建设小菜园469个、小果园148个、小花园10个、小公园18个;辖区内拥有16.8公里休闲碧道,并因地制宜建设了麻塘村的绿美古树公园、城南村的樟林公园、胡坑村的红锥公园、康溪村的西岸湿地公园、狮井村的扶其塘公园等绿美生态公园,为高质量发展增添绿色底蕴。
汇聚人才力量,提升志愿服务水平
丹霞街道着眼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已建成18支志愿服务队伍共540名志愿者,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广泛的影响力,这个队伍以乡土文化人才、“五老”人员、文艺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创业返乡人员为主,志愿服务队伍的服务范围广泛,涵盖了政策理论宣讲、社区服务、基层治理、环境保护、文化教育等多个领域,在开展宣讲服务、关爱服务等活动中凝聚群众、引导群众。热心文艺事业人员组成的文艺骨干志愿服务队伍,如绿道广场舞队伍、太极队伍、健身操队伍、少儿粤韵操队伍等文艺队伍。进一步推动专业文化工作者到基层教、学、帮、带,提高基层文化自我发育、自我造血功能,到各村居开展教学18场。
此外,丹霞街道还成立了“小蜜蜂”志愿宣讲队、巾帼志愿服务队、“初老服务老老”志愿服务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队等特色服务队伍,各志愿队伍积极参与到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为城乡群众提供丰富多彩、温馨有爱的服务,其中,“小蜜蜂”志愿宣讲评为2021年“仁化县最佳服务志愿项目”,宣讲队深入基层开展分众化、对象化、互动式宣讲600余场次,受众1.6万余人次,众多党员干部在志愿队中以身作则,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展示了丹霞街道志愿服务工作的深度和广度,成为展示丹霞街道精神文明风貌的重要力量。
倡导文明新风,赋能城乡美好生活
丹霞街道坚持常态化开展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五大类型文明实践活动。组织党员群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广泛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实施公民道德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宣传,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引导群众向上向善、孝老爱亲。丹霞街道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等开展科学理论宣讲102场;开展“听党话 感党恩 跟党走”“强国复兴有我”等主题宣讲31场;以“小蜜蜂”百姓宣讲志愿者为媒介开展乡村振兴、生态环保等政策理论宣讲200余场;开展“春联进万家”、知识竞答、爱国主义教育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100余场;开展“装故事”、“舞春牛”、送电影下乡等文化惠民活动30余场。丰富的文明实践活动有效提振群众的精气神,文明新风得到广泛弘扬,切实提升了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充分发挥文艺队伍作用,围绕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绿美丹霞、文明风尚行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行动等内容,文化志愿者在绿道广场开展“强国复兴有我 建设绿美丹霞 奏响高质量发展主旋律”文艺展演活动、在黄屋村举办粤北采茶戏进景区演出活动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应知应会知识宣传活动、在中心村东风组文化广场举办“推进移风易俗 建设文明乡村”主题文艺展演等活动,演出活动获得了现场群众的阵阵掌声,极大丰富了乡村文化生活,满足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为进一步纵深推进“百千万工程”,丹霞街道常态化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和绿化美化行动,动员党员干部1433人次、群众681人次、志愿者845人次参与,其中,清理房前屋后卫生792处,清理卫生死角495处,清理垃圾25吨,绿化美化53处。丹霞街道全方位营造“百千万工程”“人人知晓、人人参与、人人支持”的良好氛围,持续推动“百千万工程”取得更显著的成效,开展“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应知应会知识宣传活动,在主要交通干道、显著位置设置户外广告11块,并悬挂实体宣传横幅77条,向村民发放“百千万工程”应知应会知识小册子3000册、发放《致全县人民的一封信》10000份,对百千万工程的实施背景、实施主体、重要意义、重点任务等进行了全方位宣传,切实提升了广大群众对百千万工程的知晓度、参与度。
打造品牌特色,形成典型示范引领
丹霞街道以“一社区一特色”品牌创建活动为载体,围绕“一老一小”等重点群体,对接“服务老、养育小、让中青年发展好”等群众最现实需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便民、助民、惠民志愿服务,在实践中不断擦亮品牌特色,探索开展关爱“一老一小”服务新模式。
高坪社区成立了“初老服务老老”志愿服务队,对辖区内的空巢、独居、高龄老人等群体,提供陪伴聊天、心理疏导、陪同就医、帮助老人打扫卫生、帮助老人买菜跑腿等志愿服务,凝聚志愿服务力量,推动志愿服务与民生工作深度融入,增进文明和谐,让辖区长者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不断增强辖区老年群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截至目前,“初老”服务“老老”志愿服务活动达140余次,“初老服务老老”项目获得广东省“益苗计划”韶关区新增项目一等奖。
在关注“一小”健康成长方面,丹霞街道整合资源队伍,充分发挥妇联、共青团等群团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把关爱儿童工作与各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组织动员社会爱心人士、党员干部、家长学校辅导员、巾帼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和社会工作者参与关心关爱儿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丹霞街道利用儿童之家、乡村“少年宫”在老城社区开设周末小课堂,活动项目涉及道德培育、文体娱乐、劳动实践等方面,旨在教育和引导少年儿童立志向、有梦想,促进身心全面发展,已开展绘画、手工黏土、传统剪纸、制作京剧脸谱、红豆手链、亲子阅读、防溺水安全教育等系列活动30多期,为辖区儿童提供了参与课外学习、实践的活动平台,培养了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增强未成年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孩子们度过一个个轻松愉快的周末。丹霞街道不断完善关爱服务体系,努力为儿童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助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接下来,丹霞街道将持续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作用,把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与“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有机结合,深入推进乡村文化空间营造提升,加强乡村文化供给,进一步提高群众参与“百千万工程”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街道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精神力量与文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