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村集体“三资”基本概念
(一)农村集体资金是指村组集体所有的货币资金,包括现金和银行存款。
(二)农村集体资产是指村组集体投资兴建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水利、交通、文化、教育等基础公益设施以及农业资产、材料物资、债权等其它资产。
(三)农村集体资源是指法律法规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土地林地、山岭、草地、荒地、滩涂、水面等自然资源
二、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和监督工作的重要意义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是农民群众十分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也是农村基层干部违纪违法问题多发领域,抓住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就抓住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关键。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对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维护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健全"三资”规范运作机制,能够科学、合理地规范农村经济事务管理,有助于铲除农村基层干部经济腐败的土壤,起到预防腐败的关键作用。
三、农村集体“三资”监督管理组织及职责
农村“三资”代理服务中心是全乡代理服务、监督管理农村集体“三资”的专职机构。各村配备一名报账员,报账员在村委中产生,由村两委提名,经村民代表会议同意。采用“双重管理、相互制约”的管理模式,推进我乡农村“三资”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公开化的轨道。
农村“三资”代理服务中心要严格执行财政部《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按照“一村一账”方式进行分户核算管理,建立统一的行政村集体“三资”台账,对各村"三资”进行代理服务。"三资”台账的保管、调整实行动态管理,并逐步纳入电算化管理。各村根据“三资”的使用变动情况,及时到“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进行台账变更调整,保证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一)基本原则
1.坚持村集体资金的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收益权不变的原则。村资金属于该村集体所有,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平调,挪用
2.坚持独立核算的原则。村原财务独立核算的主体不变,实行以村建账,单独核算,保持原村账户、债权债务关系不变,保持原村财务的独立和完整。
3.坚持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原则。加强集体资产管理,坚决制止新增不良债务,发挥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作用。
4.坚持账、表、据统一管理的原则。村财务管理所需账簿、记账凭证、凭证封面、报表,一村一柜,由镇农村“三资”代理服务中心统一保管。
(二)工作职责
1.农村“三资代理服务中心工作职责是:
(1)代管各村会计账账目,各类凭证,涉及财务内容的合同,代管各村民委员会财务公章。
(2)对各村的财务收支凭证进行定期审核和接收,及时受理报账事宜,并按照要求填制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做到账账、账证、账款、账实、账表相符,保证会计资料的及时、准确、完整。
(3)遵守财经法规,执行财务制度
(4)对各村的收据进行管理,负责发放、稽查和核销。
(5)监督各村重大经济活动情况,发现有违犯财务制度行为的,有权冻结该村财务业务,对违犯财经纪律严重的应移交有关部门,追究责任。
(6)监督各村财务收支公开情况。
(7)对各村的资产、资源进行协管和监督
(8)代理会计档案。
(9)提供会计信息。
2.村民委员会报账员职责是
(1)负责村各类明细账目登记、管理村内各类资产、资源
(2)对本村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应当填制或者取得符合会计制度规定的原始凭证,及时上交各种收入。
(3)定期整理财务收支凭证,组织开展民主理财活动。
(4)对村内会计事项的合法性、有效性进行审核。对违反财经纪律和财务制度的事项应及时向负责人说明并予以更正,对不符合财务规定、审批监督手续不完善的开支,不予报支。
(5)按照规定定期将本村发生的会计事项所涉及的有关单据、凭证报送代理服务中心进行会计业务处理
(6)对于代理机构退回的要求按照规定进行更正、补充的原始凭证,应当及时予以更正、补充。
(7)按照要求保管使用村委的备用金、有价证券、农经单据、现金支票。
(8)定期与乡农村“三资”代理服务中心进行会计账目核对,保证会计业务及时准确。
(9)协助镇农村“三资”代理服务中心做好本村财务公开工作10负责居民组财务监督管理工作。
四、如何做好农村集体“=资”监管工作
(一)认真分析当前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对农村集体"三资"底数不清,账目混乱,管理制度不健全监管乏力等问题仍然粗存在。在座的各位村组干部,你能说得出来你村你组的有多少资金、资产资源嘛?我想没有。虽然村账实行了乡代管,但组账仍旧由组里做。有的组里组长、会计、出纳一个人兼,缺乏监督,一个人说了算,往往出现侵吞、霸占组集体资源造成组集体资源的流失,村民集体上访不断。
2."三资”台账管理不完善。农村集体“三资”涉及面广、项目繁多,复杂而多样。部分村对属于集体的资金、资产和资源家底不清、管理混乱,管理台账没有健全完善。特别是对集体土地、国家强农惠农资金和集体收益等重要项目登记不全、不细甚至没有登记由于台账管理不完善,导致了农村集体“三资”存在的产权不清晰长期闲置浪费、流失严重、被挪用占用等诸多问题。
3.村务公开走过场。村务公开走过场,只单纯强调财务公开,而不注重资产资源处置上的公开,对集体发包事项、农村建设项目、强农惠农政策等方面的公开还不全面。
4民主决策难实行。当前部分村仍存在“决策一言堂、用人一句话、审批一支笔”现象。在处置集体资产资源时,不按照民主程序搞暗箱操作,不公开,不进行招投标,不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由村支书或村委会说了算,严重违反有关规定。
(二)充分认识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和监督工作的重要性
加强对农村集体三资”的管理和监督,是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性工作,是稳定和完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客观需要,是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的根本途径,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保障,是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必然要求。
(三)摸清“家底”,健全台账
各村要组织专门人员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的排查清理工作。成立由村两委和集体经济组织主要负责人、村会计、包村干部或村民理财小组和群众推荐的村民代表等参加的清理小组,由包村干部组织对农村集体“三资”进行清理。在开展调查摸底工作的基础上完成清产核资登记造册工作,建立台账。按照登记、核实、公示、有异议的进行复审、确认、上报的程序,由村清理小组成员及包村干部等分别签字后上报乡镇农经站审核确认,并做好移交的准备工作。清理清查要以村会计账簿为依据,坚持账内账外相结合、实物盘点同核实账务相结合。对遗留的债务问题,要以村会计账簿为依据由乡财政、农经等部门审计确认,各项债务要本着"谁举债,谁负责: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采取先急后缓,分类处理,积极予以化解。对账外的债务,有条件查清的审核无误后进行登账,一时无法认定的,在认定后进行补登。对资源的清查登记以目前由村集体所有和使用产权清晰的为重点,对资源产权不清、有争议的可暂不登记,待明晰产权后,再进行补登。
(四)健全制度,加强管理
建立健全收入管理、现金管理、支出管理、资产资源管理、票证管理、会计报表、财务档案管理、债权债务管理、承包合同管理、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等十四项制度。
(五)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需进一步提高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做好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
(六)严格程序,民主决策
针对农村仍然存在的“决策一言堂、用人一句话,审批一支笔”等突出问题,为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必须将村集体资产、资源发包、大额固定资产的购置与处置等列入村级重大事项实行流程化、精细化管理。坚持用“流程化、精细化”管住“随意性”,从强化程序监督入手,凡办理村级重大事项,必须依次履行“支部提议、两委商议、党员审议、村民(代表)会议决议项目实施、验收决算、公开公示”等九道程序。每道程序都在村民主理财小组和村纪检委员的监督下递次进行。
(七)加强组级“三资”管理,消除盲点地带
设立组民主理财监督小组,负责本组日常资金收支情况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