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美丽仁化  /  镇街简介

长江镇

发布日期:2025-09-02 17:10:35 来源:仁化县发展改革和政务数据局
打印

一、本镇(街)概况

(一)镇(街)情简介

长江镇位于仁化县东北部,南距仁化县城49公里。地处粤、湘、赣三省五县交界处,属省级中心镇。镇内交通便利,经省道S246线与县城接连,距武深高速路扶溪出入口38公里,经省道S517线至城口镇与国道G106线相连。下辖16个村委会和1个社区居委会,2024年底,家庭总户数8309户,户籍人口27021人。全镇有初级中学1所、小学4所(其中,中心小学1所,完全小学3所)、幼儿园4所(其中公办1所);有文化站1个,广播站1个。

长江镇奋发进取,成绩斐然,先后荣获“中国毛竹之乡”、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镇、广东省技术创新专业镇(毛竹)、广东省森林小镇、广东省第六届“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韶关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在2024年的全县“百千万工程”打擂比武活动中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长江镇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辖区面积300.64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3.83万亩,林地总面积36.44万亩,森林覆盖率84.4%,2019年被省林业局认定为“广东省森林小镇”。长江镇山林面积、木材蓄积量均居全县首位,活立木蓄积量125.5047万立方米,毛竹约13333.33公顷(20万亩),是全县最大毛竹基地。镇区水电资源丰富,全镇有小水电站74座,发电量约30000千瓦时。有铀、钨、铜、硅石、钾长石、辉绿石、花岗石等矿产资源,其中铀矿是我国最早开采的地方之一,曾为祖国“两弹一星”的发射成功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历史沿革

长江镇历史悠久,其历史文化遗址的人文景观资源较丰富。有建于明代的古塔两座(文明峰塔和华表峰塔),镇内有保留完好的广州会馆、江西会馆等古建筑物。在自然景观资源方面,有海拔高达1559米的三省第一峰——万时山,流经镇内的锦江上游段,大片的生态林及万亩毛竹林等自然景观,风景秀丽,环境优美。还有硫磺含量较高的陈欧温泉,有健肤解乏功效。

(三)经济概况

长江镇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辖区面积300.64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3.83万亩,林地总面积36.44万亩,森林覆盖率84.4%,2019年被省林业局认定为“广东省森林小镇”。长江镇山林面积、木材蓄积量均居全县首位,活立木蓄积量125.5047万立方米,毛竹约13333.33公顷(20万亩),是全县最大毛竹基地。镇区水电资源丰富,全镇有小水电站74座,发电量约30000千瓦时。有铀、钨、铜、硅石、钾长石、辉绿石、花岗石等矿产资源,其中铀矿是我国最早开采的地方之一,曾为祖国“两弹一星”的发射成功作出了积极贡献。

长江镇在立足自身优势的情况下,通过招商引资和发展重点项目建设,镇域经济实力不断提升,产业整合升级有序推进。

聚力培育毛竹支柱产业,推动高质量发展。一是深挖资源禀赋。精准摸排全镇20万亩毛竹林,年均扩种2000亩以上,打造县域最大毛竹资源库。二是构建产业集群。高标准建设毛竹产业园,成功招引仁化县华鑫机制无烟炭厂、长江镇毛竹综合加工项目等龙头企业;推动多家竹制品加工厂、竹炭加工厂协同发展,提高毛竹产业附加值。三是创新营销模式。2024年、2025年连续举办竹文化节、挖笋大赛等特色活动,以竹笋为媒开展厨艺争霸赛,集中展示竹编工艺、省非遗“玉扣纸”等文化瑰宝;通过“直播+公众号”双轮驱动,进一步打响“中国毛竹之乡”特色品牌知名度,带动产业多元化营收。

因地制宜培育特色农业,拓展多元产业格局。一是扶持农业企业。积极扶持源生农业有限公司,兴建果蔬乡

村振兴车间,带动有机瓜类蔬菜种植产业发展,促进群众就业,打造了高山丝苗米、长江香芋、食用菌、百香果等农特产品品牌。二是规范腊鸭产业。规范建设浒松腊鸭加工示范园,实现腊鸭标准化、品牌化生产,构建 “企业联村、村企带户” 发展模式,推动年产值突破 600 万元。三是发展黑木耳种植。建成黑木耳种植基地,打造 35 个大棚,引入大棚吊袋栽培技术,总挂棒量达 62 万筒,亩产预计突破 3 万公斤。四是推进光伏发电项目。虎门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积极作为,建成木溪、里周光伏发电项目并网发电,有力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五是完善农产品推介平台。推动长江镇长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发展,入股东莞市富民长红农副产品销售有限公司,带动长江香芋、米饼、高山丝苗米、龙须茶等农副产品走出长江,进入省内外市场。

强化资产管理处置,提升资源利用效益。长江镇通过摸清家底、分类施策、立足特色、积极招商等方式,已盘活利用闲置、低效土地或建筑物18处,涉及面积超200亩,直接或间接带动就业超600人,各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超过15万元,取得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一是盘活工业企业类用地。完成低坪片区200亩工业用地平整,建成毛竹产业集聚发展基础设施(一期),为产业腾飞筑牢空间载体。利用锦江村桐子坪闲置地块建成黑木耳标准化生产基地,实现规模化种植。二是盘活公共服务类用地。改造财政所旁原企业大楼建成青少年宫,完成建设并启动招租工作;改造老电影院地块建成文体活动中心与圩镇客厅,新增群众文化休闲空间;整合邮政旁商业街地块建成综合商业中心,与好想来企业签订整栋出租合同,即将开业运营。三是盘活闲置屋舍。利用原陈欧村小学、冷饭坑村卫生站等多处闲置屋顶建成分布式光伏电站,实现并网发电增收;改造原冷饭坑小学建成现代化鸡苗养殖场,投产运营效益良好;利用木溪村委会旧址建成特色酒坊,产品上市销售带动增收。

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7.78亿元,同比增长3.6%,全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836.2万元,同比增长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亿元,同比增长28.5%。

(四)城镇建设

2024年,长江镇入选第二批典型镇培育名单,里周村入选第二批典型村培育名单。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一主线,长江镇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精心培育典型镇村。

1.科学编制规划。聚焦省级“百千万工程”第二批典型镇村培育标准,编制《长江镇典型镇建设规划(2024-2026)》,并通过 “美丽圩镇第二批典型镇规划编制”市级复审。“1+4+7+9+N”建设为抓手,重点围绕特色产业培育、基础设施提升、人居环境品质升级,谋划典型镇项目 37 个。对照典型村 “十个一”创建目标及省级典型村评价 12 类 31 项指标,结合里周村实际情况,谋划典型村项目 21个,总投资1540万元,已全面完工,补齐绿美、人居、道路、产业、污水等方面短板。

2.扎实推进项目建设。一是大力改善圩镇基础设施。科学规划建设停车场3个,新增停车位435个,其中充电车位11个;改造升级生态小公园,对广场公园补齐绿化景观、文化宣传等空缺,补齐休闲、健身等设施;碧道新建1座人行桥、3座旅游公厕、2座避雨凉亭;高标准完成镇政府左右2个健身广场的建设。二是有效提升城镇承载力。投资超2245万元,拆除改造原企业大楼,镇区老街两侧原供销社、搬运站、商店等单位老旧闲置房,老电影院,老长江中学等危旧闲置地块,建设总面积超9000平方米的青少年宫、综合商业中心,圩镇客厅&文体中心,食品加工园区等一批惠民生项目,并改造提升市场水果蔬菜摊位、新建遮雨棚,市场经营秩序更加规范便利。三是里周典型村美丽蜕变。人居环境提质,建设四小园135处,美丽庭院20处,植树5200株。村道路沿线景观改造,建设企石湾毛竹产业园入口排水沟、书楼坵小广场、店前村晒坪小广场、老城坪樟树头下小公园、企石湾停车场等沿线基础设施。村道路亮化提升工程,完成道路白改黑,安装公路主干道沿线路灯103盏。

3.坚持环境提质。一是加强风貌管控。完成美丽圩镇“七个一”项目,改造里周村污水设施,新建改造农厕474户,整治赤膊房772栋,拆除泥砖房814间,镇区及里周村“三线”整治全面完成。二是深化挂点帮扶。建立县挂点单位帮扶责任制,落实典型村建设帮扶资金;同时每周定期下村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六乱”整治和绿美乡村建设。三是增加绿美底色。2024年至今筹集绿美捐款238万元,植树3.97万株,打造主题林43 片,抓好进镇主干道绿美建设,建设绿美口袋公园 2 处,精心打造“四小园”395 个、美丽庭院 312 户。

(五)旅游资源

1.万时山高山草原

图片18.png

万时山,海拔1559.3米,坐落在粤、赣、湘三省交界处,有“脚踏三省”和“鸡鸣三省闻”之称,素以高、险、奇、秀著称。山上有一古山寨,相传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曾在此屯兵扎寨,寨上尚有练兵场和当日做饭炉灶遗址;山下有含硫黄的陈欧温泉和颇具气势的高山瀑布。

2.文明峰塔

图片19.png

文明峰塔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塔为平面六角形七层,门拱檐假平座楼阁式空心砖塔,通高19.2米。

3.广州会馆、江西会馆

图片20.png

广州会馆坐落在长江的东风街(古时称上新街),建于清朝光绪十一年(1885年),占地面积为1571平方米,建筑面积为657平方米。文物专家认为,仁化长江广州会馆历史悠久,保存完好,有很好的历史研究价值,2011年4月被列为仁化县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被列为仁化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另外江西会馆遗址也有很好的历史研究价值。

4.中山公园

图片21.png




中山公园总面积为12492平方米,烈士纪念碑建于顶坪。位于长江中心小学旁,公园里有大量上百年的老樟树,并建有一座革命烈士纪念碑。2014年荣获仁化县青少年道德教育基地,2015年获得仁化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5. 凌溪革命烈士纪念广场

凌溪革命烈士纪念广场,位于仁化县长江镇凌溪村高坪岭。广场内含凌溪革命烈士纪念碑、凌溪高坪古石围、叶小雅墓。凌溪革命烈士纪念广场于2015年1月被命名为仁化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逢清明,当地党组织、学校、村民、东江纵队后人到此瞻仰缅怀。

6.民俗文化(舞狮、舞春牛)

图片22.png

每年春节,长江镇人民都会自发组织狮队、春牛队在大街小巷举行欢庆活动,共同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硕果累累,国泰民安,同时也会组织拔河比赛、猜谜打字、套圈圈等一系列活动供村民参与,共度新春佳节。

(六)名优特产

1.土纸

图片23.png



长江土纸,向来享有较高的声誉,清光绪乙酉年,广州会馆的石碑上有“长江纸贵有胜洛阳”的记载。1987年5月,由王越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浙江省新华书店发行的《中国市县手册》中,也载有仁化县特产“长江土纸”。长江土纸,纸质细嫩、柔韧,光滑洁白,吸水性好,在书写、簿记、卫生、食品包装等方面均属上品。品种有贡信、玉扣、南扣、草纸。

2. 冬笋、春笋、笋干

图片24.png

长江盛产冬笋、春笋,年产冬笋1500吨,春笋3000吨。笋干为毛竹笋加工而成,年产量在500吨左右,笋干有助消化、降血压、抗衰老、减肥和美容功效,誉为“山珍”,主要销往江浙、上海等地。

3.腊鸭 

图片25.png




浒松腊鸭历史悠久,自清朝光绪年间一直流传至今,主要产于浒松、木溪等村,原料精选于当地山溪、河流、山塘饲养的本地鸭,其肉质细嫩,风味独特,其制作程序以独特的配方和工艺流程加工而成,具有味美清香,爽脆可口,外形美观的特点,产品畅销于粤港和珠江三角洲一带。

4.香菇

图片26.png




长江出产的香菇嫩滑香甜,制成香菇干美味可口,香气横溢,烹、煮、炸、炒皆宜,荤素佐配均能成为佳肴。香菇还是防治感冒、降低胆固醇、防治肝硬化和具有抗癌作用的保健食品。

5.长江米饼

图片27.png

长江米饼远近闻名,纯手工制作。在选材方面有其严格的讲究,用长江井水;选用优质的长江糯米;优质的白糖,在煮糖时加入适量的麦芽糖熬制而成。经洗米、炒米、磨粉、煮糖和粉、印饼、蒸饼、包装。产品丰富,由最初的白糖饼延伸出糯米糕,红豆糕,艾叶糕,火龙果糕,蒸黑芝麻米饼,蒸红豆米饼,蒸绿豆米饼,蒸花生米饼,蒸竹筒饼及烘烤类酥香米饼。其中,长江镇杨泰和米饼从宣统三年至今,现是第五代传承人,于2018年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6. 黑木耳

图片28.png

长江出产的黑木耳口感脆嫩,有嚼劲,能够提升菜肴的整体风味。无论是凉拌、炒菜,还是煲汤,黑木耳都能为菜肴增添层次感。仁化县以县农业农村局做业主,在长江镇桐子坪地块实施了仁化县2024年菌类等高附加值产业项目(黑木耳产业建设项目),建设了35个黑木耳种植大棚,主体面积50亩。相比传统的地栽模式,长江黑木耳采用大棚吊袋栽培模式,生长周期短、产量高、品质优,并且在空间利用率、冬季保湿保温、春季防梅雨有明显优势。

5. 龙须茶

图片29.png

长江龙须茶生长在高海拔地区,学名显齿蛇葡萄,又名藤茶、雪茶等。2013年,被批准为新食品原料。该植物富含天然活性黄铜,幼嫩茎叶中黄铜平均含量超过26%,其中龙须茶芽尖总黄酮含量高达43.78%,高含量黄铜对身体调养作用显著,并且在人体代谢,不蓄积。长期饮用,可全面增强人体免疫力。

8.灵芝

图片30.png

灵芝为灵芝科灵芝属真菌,俗称单芝、密纹薄芝、老木菌等。其形态多为一年生,具侧生短柄,菌盖呈半圆形或肾形。作为传统药食两用资源,灵芝富含锌、硒等矿质元素、灵芝多糖及优质蛋白,可开发为药膳原料、保健饮品、功能性食品添加剂等。《中药大辞典》记载其子实体具有益气强身、镇静安神的药用功效。2023年11月9日,灵芝正式列入国家卫健委公布的“药食同源”物质名录。长江镇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山地地形、84.4%森林覆盖率、适宜湿度与光照,形成野生与人工栽培并存的产业模式。所产灵芝以有效成分含量高、品质稳定著称,兼具食疗与药用双重价值,是当地特色生物资源的重要代表。

二、党政班子

李杏兰 党委书记,主持镇党委全面工作。挂点联系锦江村、河田村。

李智华 党委副书记、镇长,主持镇政府全面工作,主管财政工作。挂点联系陈欧村、石是村。

刘 敏 人大主席,主持镇人大全面工作,负责文电、会务、机要、保密、档案、史志、综合协调、政务公开、对外联络、后勤保障等工作,分管党政和人大办公室、工会、老促会。挂点联系里周村、冷饭坑村。

(暂时空缺)党委副书记,协助镇党委书记抓党的建设工作,负 责农村综合改革、基层治理、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百千万 工程”高质量发展工作、网络问政等工作,兼任政协小组长。

刘家雄 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负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建设、信访维稳、法制宣传教育、人民调解、法律服务、辖区内综合行政执法等工作,主管综治信访维稳、执法工作。分管平安法治办公室,联系派出所、法庭、司法所。挂点联系沙坪村。

朱世学 党委副书记(挂职),分管虎门镇-仁化县长江镇对口帮扶协作工作,协管乡村振兴(典型村建设)。挂点联系社区。

刘厚明 党委委员、副镇长,协助镇长处理财务、镇域经济及政府日常事务,负责安全生产、防风防汛防旱、防灾救灾、招商引资、资产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分管应急管理办公室、电管所。联系税务、广电、移动、电信、供电所、气象、发改、信用社、邮政、长江商会。挂点联系河田村、塘洞村。

邱全有 党委委员、武装部长、人大副主席,负责武装、民兵、预备役、人防、卫生、计生、爱卫、红十字会、防疫、全域供水(镇村)工作,协助人大主席负责人大工作。分管供水站,联系长江镇卫生院。挂点联系芭蕉垅村、油洞村。

张九香 党委委员、组织委员,负责基层党的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人事、妇联等工作。分管党建和组织人事办公室。挂点联系锦江村。

谭润昆 党委委员、宣传委员,负责宣传、意识形态、统战、文广旅体、网络信息安全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联系共青团等群团有关工作。挂点联系浒松村。

欧阳成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负责纪检、监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内部审计方面工作。分管纪检监察办公室。

李战文 党委委员(挂职),协助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开展综治信访维稳、综合行政执法等工作。挂点联系塘洞村。

刘大红 副镇长,负责社会事务、政务服务、退役军人、人才驿站工作,分管社区建设、管理和服务工作,指导村(居)民委员会开展公共服务工作。分管公共服务中心(退役军人服务站)。挂点联系油洞村。

马 杰 副镇长,负责规划建设、乡道村道公路建设养护管理、环境卫生(北控)等工作。联系污水处理厂、北控环卫。分管经济发展办公室。挂点联系木溪村。

周礼 副镇长,负责农业、农技、农机、统计、畜牧水产、农村经营管理、自然资源(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教育等工作,指导和监督农村“三资” 管理。协助文字材料撰写审核。联系农技站、畜牧站、供销社、科协、镇志办、中小学幼儿园。挂点联系凌溪村、学堂垇。

肖盛旺 副镇长,负责林业(森林防火)、水利、林权争议调处工作,协助应急管理工作。挂点联系莲河村。

三、联系方式

办公地址:韶关市仁化县长江镇336县道长江派出所东北100米

联系电话:0751-6225051

电子邮箱:cjzzfb@126.com

邮政编码:512328


相关附件:

相关信息

微信
智能
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