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镇概况
(一)镇情简介
黄坑镇位于仁化县东南部,东连南雄、始兴县,南接周田镇,西与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丹霞山为邻,北与闻韶镇交界,属郊区镇。镇政府驻黄坑墟镇,距县城15公里,距丹霞火车站18公里,距韶关丹霞机场75公里。交通便利,武深高速从我镇穿境而过,在下营村设有高速路出口,在小溪村设有高速公路服务区。106国道途经高塘村委会,内有硬底水泥公路直达镇区及各村委会驻地。下辖高塘、下营、黄坑、小溪、蓝田、曰庄、古竹共7个村委会和黄坑居委会(社区)1个。截至2024年末,户籍人口14853人,常住人口9195人。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0702.9亩,其中水稻9086.9亩,其他粮食作物1616亩。全镇常住人口9195人。全镇有初级中学1所、小学1所、幼儿园1所,在校学生1216人。有文化站1个,广播站1个。
(二)历史沿革
根据历史记载,黄坑在清朝隶属韶州府曲江县平甫司,因境内土质多为黄土,又有一河流穿境而过,洪水期水色较黄而得名。民国时期黄坑属周田乡境内,先后隶属曲江县十四区、二区、三区管辖。新中国成立后,成立黄坑乡,属周田区管辖。1957年2月全县大区划小区,成立黄坑区,从周田区划出。同年12月改称乡。1958年10月成立黄坑公社,1985年后设镇至今。2004年7月韶关市实行行政区域划分调整,根据国务院及省府批复,将一直属曲江县管辖的黄坑镇划归仁化县管辖。
(三)经济概况
黄坑镇属亚热带气候,镇内资源丰富,盛产竹木、水稻、柑桔、花生等,黄坑贡柑闻名境内外。古竹大坪村有地下热水一处。工业以小型水电站、加工业为主,企业有上坑水电站、中寨水电站、丹霞贡柑品控中心、辉祥果业打蜡厂等65家。
2024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4.99亿元,增长3.65%;固定资产投资1.34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60.74万元,增长12.45%。
(四)城镇建设
全面落实“一把手”招商机制,引进5个项目,总投资额2.59亿元,其中竣工项目2个,在建项目3个。目前在谈项目3个,分别是立乾垂直农业产业园项目、光伏板下中草药种植项目,醉美丹霞潮玩天街项目,计划总投资3亿元。成功入选广东省科学技术厅颁布的“百千万工程”第二批专业镇建设公示名单、荣获仁化县“百千万工程”打擂比武大赛三等奖、荣获中共仁化县委、仁化县人民政府予以在全省推进“百千万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现场会(韶关片区)中表现突出的集体通报表扬。
精心谋划做好产业,引进4个项目,盘活土地340亩,总投资额约1.33亿元。新建农房管理全面落实“五公开”、“三到场”制度,引导农户自愿对房屋进行微改造,已完成存量农房微改造89户。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典型村整体风貌,已完成道路硬底化,完善主干道照明设施,建成蓝田新桥、乡村振兴示范带提升工程,“三同五化”供水工程已覆盖蓝田村,农业生产生活用水稳定。
打造“美丽乡村路”,从龙皇坪路口至蓝田村沿244省道道路两旁等“四旁”、“五边”植绿1300余棵。多方联动社会力量参与共建共享,发出倡议书4300余份,召开镇村级乡贤座谈会共8场,共筹集资金44.18万元。结合打造“幸福林”、“乡贤林”等各类主题林,先后组织开展“我为家乡种棵树”等义务植绿活动212次,共计植树9503余株,参与党员群众达2530人次,建设“四小园”507个,建设绿美示范点位11个,建设美丽庭院112户,同时建立党群联动管护队、设立“绿美积分制”等方式,鼓励群众持续自觉参与绿美乡村管护工作。
(五)旅游资源
1.晖霞茶花园(丹霞茶花世界)
丹霞茶花世界位于仁化县黄坑镇下营罗家塘村,占地面积700亩,投入约2000万,主要以茶花为主,园内有栽种四季茶花、赤丹,大元帅等400余种共16500多株,约150亩,每年1月至3月为盛花期,各类品种的茶花竞相绽放,红的像火,粉的似霞,花团锦簇,给人带来一场视觉盛宴。另外园内还种植鹰嘴桃、樱花、银杏树等约500亩;种植贡柑、砂糖橘、蜜柚、沙田柚等水果达7万棵以上,丹霞茶花世界将发展成为集休闲观光、旅游采摘为一体的乡村旅游度假地。
2.回归田园家庭农场
回归田园家庭农场是柑橘示范基地,位于下营村委会新耕村小组,基地总面积1000亩,主要种植贡柑。目前基地建有接待主楼、停车场、会议室、观赏步道、观赏车道、山顶观景台等。站在观景台上可以远望丹霞山风景,近览果园田园风光,一片郁郁葱葱,美不胜收。每年12月下旬,贡柑一个个挂满枝头,橙黄橙黄的,沁人心脾的香气从果实中散发出来,勾起了人们品尝采摘的欲望。
3.南庄古村落
南庄村坐落在世界丹霞地质公园、国家5A级风景区后花园,距离国道7公里,离黄坑镇政府1公里,距离仁化县城10公里,背靠群山,依黄坑河畔,自然风光秀丽、农业特产丰富,黄坑镇境内无工矿企业,碧水蓝天,环境优美。
南庄村是古老的自然村,早在清朝雍正年间由仁化县长江镇迁移而来,距今400多年历史。现在村里居住人口200多人,村民皆为刘姓。村庄拥有古建筑6座,保存较好的有3 座,建筑风格颇有特色,屋盖连云,墙檐连亘,青砖青瓦,翘角峥嵘,是典型的徽派建筑传承模式。南庄村的大厅为砖木结构,三进三开间,硬山顶、风火山墙,抬梁式木架构。左右有厢房,面阔14.8米,进深53.7米,占地面积794.9平方米,南庄村是黄坑镇古建筑群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个古村落。
(六)名优特产
黄坑贡柑果形靓丽、果色金黄、皮薄核少、肉脆化渣、清甜香蜜、高糖低酸、风味浓郁,它集中了橙类的清甜、形美和柑桔易剥皮的双重优点。黄坑贡柑自引种以来,品种得到了不断改良,逐渐适应了黄坑气候,形成了黄坑特有的品种。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农户中得到了大力推广,种植面积逐年扩大。黄坑镇因贡柑种植与引进在2006年荣获韶关市科技进步奖,2008年黄坑贡柑获得“广东省柑桔银质奖”,2009年因贡柑炭疽病综合防治技术获得“韶关市科技进步奖”,2009年荣获广东省农博会水果类银质奖。2012年5月,由黄坑镇政府牵头,联合多个农民合作社,设计并向有关部门注册了“黄坑贡”商标及品牌,并于2012年7月获批。黄坑镇2019年荣获省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专业镇。2023年,黄坑镇坚持发展特色农产品贡柑种植,带动经济发展,是仁化县柑橘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已取得“丹霞贡柑”国家地理标志。我镇共有种植贡柑1.825万多亩,预计产量达3.1万吨,产值约3个亿,基本形成“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发展格局。黄坑村荣获农业农村部“一村一品”专业村、下营村荣获省级“一村一品”专业村。高塘村被广东省农业农村厅认定为第二批省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专业村。
二、党政班子
谭卫财 党委书记,主持镇党委全面工作。
郭 粤 党委副书记、镇长,主持政府全面工作,分管水电开发公司、镇强镇富村公司。
谭志强 人大主席,主持人大全面工作,分管人大办。挂点联系高塘村。
温志清 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负责政法、综治、信访、维稳、依法治镇、禁毒工作,分管平安法治办公室,联系镇派出所和司法所。挂点联系黄坑村。
钟佳玲 党委副书记,负责协助党委书记处理党委日常事务,统筹乡村振兴、党的建设、“百千万工程”、党群服务中心、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挂点联系黄坑村。
邓玉华 党委副书记(挂职),分管乡村振兴驻黄坑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协管乡村振兴、自然资源。挂点联系蓝田村。
曾华昌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负责纪检监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审计工作,分管纪检监察办公室。挂点联系高塘村。
罗永军 党委委员、武装部长、人大副主席,负责武装、人防、退役军人事务、水务、移民和气象工作。挂点联系黄坑村。
刘华亮 党委委员、副镇长,负责应急管理(含消防、森林防火和“三防”)、自然资源、住建、城建、环卫和综治执法工 作,分管综合行政执法队、应急管理办公室。联系北控。挂点联系曰庄村。
黄秀青 党委委员,负责宣传、意识形态、文广旅体、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统战、商会(乡贤)、民族宗教、妇联工作,联系广播电视站。挂点联系下营村。
廖泽皓 党委委员,负责组织人事、基层党建、主体功能区绩效考核、老干、关心下一代、共青团工作,统筹绿美工作,分管党建和组织人事办公室。挂点联系小溪村。
鄢中祥 党委委员(兼职),协管综治、信访、维稳,主管派出所。
刘丽萍 副镇长,负责招商引资、发改、国防、工业和信息化以及统计工作,协管“百千万工程”。挂点联系蓝田村。
周祥林 副镇长,负责财务、工会、环保、林业等工作,协管水电开发公司。挂点联系古竹村。
李 君 副镇长,负责党政综合协调、保密、档案、史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社会事务、交通、公路、“环丹”巡逻队工作,协管主体功能区绩效考核工作,分管党政和人大办公室、 公共服务中心。挂点联系社区。
黄燕婷 副镇长,负责农业农村、科技、农综改革、畜牧水产、供销社、乡村振兴、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教育、卫生等工作, 分管经济发展办公室,协管镇强镇富村公司,联系卫生院、中小 学和幼儿园。挂点联系小溪村。
三、联系方式
办公地址:仁化县黄坑镇圩镇内
联系电话:0751-6416012
电子邮箱:hkzdzb@163.com
办公时间:8:30--12:00(国家法定工作日)
14:30-17:30(国家法定工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