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美丽仁化  /  镇街简介

红山镇

发布日期:2025-09-02 16:26:11 来源:本网
打印

一、镇街简介

1.镇情简介

红山镇是广东省唯一一个以纪念红军长征而命名的镇,是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其中红山镇新白村是中组部红色村组织振兴建设红色美丽乡村试点村。红山镇是中国白毛茶重要产地,被誉为“中国白毛茶之乡”,是“广东省生态示范镇”,境内建有高坪省级自然保护区,是仁化县城居民的食水源头地。

红山镇地处仁化县城西北部,粤湘两省交界处,东邻城口镇,南接董塘、石塘镇,西与乐昌市廊田镇、五山镇相连,北与湖南省汝城县交界,东南距仁化县城52公里。全镇总面积169.6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86.4公顷,山林面积22.84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9.78%。辖8个村委会、1个社区居委会,80个村民小组,全镇总人口11069人,其中农业人口10495人,党员358名。

2.历史沿革

1934年11月4日-9日,红军长征红一军团直属部队、红九军团一部从城口进入红山镇新白村,历经六天五夜,为红山镇留下了非常宝贵的红色文化遗产。红山镇此前名为烟青公社,为纪念红军长征经过这一历史事实,于1972年改名为红山公社,后改为目前的红山镇。

3.经济概况

2024年生产总值约3.07亿元,2024年较2023年增速4.13%。

4.城镇建设

(一)交通道路建设情况。一是村内道路建设持续推进,累计完成新山、新白、前洞、中山、鱼皇、烟竹、青迳和小楣水村干路建设68.08公里,支路建设15.64公里,巷道建设18.97公里。二是持续推进S517线改造提升项目,目前已完成新白至城口段,红山镇镇区段已完成白改黑工程,高坪至凡口段已完工,预计今年年底开工高坪水库至镇区道路改造工程,项目建成后人民群众的交通出行将变得更加便利。

(二)圩镇建设持续改进完善。“139”城镇二期提升项目已顺利完工,为进一步提升圩镇整体形象,镇政府累计投入资金269万元开展基础设施提升三期项目,期间开展了新建农贸市场、停车场、文体公园提升、道路整治提升、人行道提升、外立面整治提升等工程。这将全面改善镇人居环境、刷新镇街颜值气质,为红山镇打造功能完善、特色鲜明、宜居宜业的乡村振兴示范镇奠定坚实基础。现如今着眼于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截至目前已建成3个美丽乡镇入口通道,一条美丽示范主街,一个干净整洁农贸市场,正在谋划美丽圩镇客厅、美丽河道、绿美生态小公园、房屋外立面提升样板。另外“两违六乱”整治工作常态化开展,城管执法队加大执法查处力度,认真履行镇(街)综合执法各项职责,积极落实各项工作任务,通过加强日常巡查,积极向村民普及农村房屋报建程序与流程,极大限度避免了违法用地、违法建筑现象的发生,在整治过程中整治乱摆放3000多次,经过整治圩镇卫生、占道经营现象明显改善。

(三)绿美乡村建设成型。一是发挥党建引领乡村绿化优势,开展“我为家乡种棵树”等主题党日活动19场,累计发动党员、群众超743人次全镇种植苗木13500株。二是做好宣传工作,通过电子显示屏、横幅、海报、村小喇叭、发放宣传册等宣传方式,做好农村美丽乡村建设宣传工作,同时结合“一线双联”、“民情夜访”等进村入户方式拉近群众距离,着力宣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三是常态化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形成示范带动作用,同时通过“积分制”、村规民约等方式,引导和激发群众参与到人居环境工作中来。四是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积极整合资金,加大投入,做好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充分利用好上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资金,统筹整合相关渠道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合理保障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资金。

5.旅游资源

(一)我镇有丰富的水资源,境内有高坪省级自然保护区,主要的保护对象为次生常绿阔叶林、珍稀动植物,特别是华南虎,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等。红山高坪自然保护区分布了5万亩的原始森林,林木茂盛,空气清新。自然保护区总面积53782.5亩,其中属红山境内的33000亩。保护区内有高坪水库,高坪水库库容6350万m³,水面面积3000多亩,岛屿10几个,大小各异,形态万千,正是“山色湖光相辉映,一波青碧竞风流”。高坪水库附近有两座水量大、温度高、水质好、可直接饮用、具有保健功能的待开发的地热温泉(坝头温泉、丹竹坑温泉),水温近70摄氏度,流量0.137立方米/秒。温泉上靠水库大坝,下临百米深渊,环境幽雅,风景秀丽。

(二)红山镇有7座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山。一是黄岭嶂:黄岭嶂位于红山镇烟竹村委会,海拔高度为1187米,距红山镇中心约25公里,在广东省内海拔千米以上的165座高峰中排行第93位。乡道通至山脚下,余下路程步行登山。沿途可以看到2万多亩的竹林和大片白毛茶茶园,可体验采茶的乐趣,感受大自然的无限美丽。大面积的茶园种植基地让你目不暇接。茶花盛开,十里飘香。黄岭嶂的半山腰上有一座建于1916年的宗教场所龙母宫,历史悠久,声名远播,在民间流传不少神奇的传说。每逢初一、十五、重阳节等节日省内外的善男信女慕名而来,香火旺盛。二是三磨石:三磨石又叫三帽石,海拔1256米,位于红山镇中山村委会,距红山镇镇中心大约11公里左右,其中有7公里乡道通至山脚下,还有三公里机耕路靠步行,适于休闲爬山。沿途可领略无限田园风光,体验乡村生活,穿越竹林,顺着蜿蜒盘旋的山路来到半山腰,有一座灵溪仙。灵溪仙依巨石而建,里面香火旺盛,菩萨灵验。门前可远眺山景,风光无限。灵溪仙还有天然的仙泉,洗脸洗手,沁人心脾;喝一口,甘甜可口。沿着灵溪仙背后直上,攀上九十度的陡坡,有惊无险的经过1公里的山林小道,登上山顶。山顶奇峰怪石,古树丛生,群象山、象鼻山、小阳元山、小南天一柱……应有尽有、无奇不有。还可以穿越燕子岩,探探险,寻寻宝。登上山顶,环望四周,感受天人合一,真乃“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三是锡坪嶂:锡坪嶂位于仁化县红山镇青迳村,海拔高度为1394米,此山是红山最高之山峰,与广东省乐昌市和湖南省汝城县交界,是两省三县交界之地。乡道通至山下,余下约有5公里的山路靠步行,登此山可锻炼人的体力和耐力。山顶上几处险崖让你触目惊心,最不可思议的是山顶还有草席塘、泉水,形成一个天池。山顶最高处有一个三叉架,是航空导航线。站在最高处,头顶时常有老鹰盘旋,有一种挑战自我,征服大自然的豪迈情怀。锡坪嶂山高,高度仅次于仁化县第一高峰万时山,而且视野开阔,山顶可以远眺两省三县(仁化、汝城、乐昌)。山顶建有一座寺庙叫仙鹤寺,每逢初一、十五香火旺盛,有不少香客前来烧香等等。四是白马山:位于红山烟竹村上西坑,高1209米,与乐昌市廊田镇交界。五是黄洞嶂;位于红山新白村委新洞组,高1056米,与城口内洞交界。六是深江顶:位于红山新白村委新田组,高1041米。七是灵凤坳:位于红山青迳与新白与交界处,高1025米。

(三)红色旅游资源丰富。1928年10月上旬,中共广东省委委员欧日章到澌溪山主持改选仁化县委、县革委工作,成立新的中共仁化县委员会、仁化县革命委员会,蔡卓文任县委书记兼任县革委会主席。根据革命形势需要,第八独立团(后先后改编为广东工农革命军北路赤卫大队、中国工农红军第四独立团)进驻鱼皇南木坑(距高坪电站约2公里),在此开展军事训练、游击战并筹备革命暴动。彼时,仁化县委、县革命委员会亦以南木坑为办公驻地。1934年11月上旬,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部队途经红山。其中,红一军团直属队、红二师及红十五师等部队由城口等地进入红山的新白等村宿营。红军主力过境后,当地反动势力大肆搜捕、杀害掉队及养伤的红军战士。据统计,在红山辖内牺牲的红军伤病员30余人。为缅怀红军烈士的英雄事迹,传承革命精神,红山人民于1991年在新白村重建“红军长征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碑气势恢宏,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同时,当地群众将红军长征时经过的一座石拱桥命名为“红军桥”,以兹永久纪念。

我镇以中组部试点新白红色村为辐射核心,深度融合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仁化片区)建设和茶产业发展,同步推进红色美丽乡村建设与新一轮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通过深挖红色资源与茶产业潜力,重点打造了近20公里长的“红韵茶香”乡村振兴风貌示范带,并完善沿途基础设施。现已建成新白村党群服务中心、村级党史方志驿站及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配套打造了集驿站、餐饮、民宿、商贸街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区,有效整合旅游资源。示范带建设已完成新白村1.1公里红色研学休闲步道,成功串联红军桥、红军长征革命烈士纪念碑、红色党建广场、河背美丽村庄及茶产业基地,形成红色研学精品路线。同时,整合高坪水库、最美茶园、千年红豆杉、黄岭嶂、龙母宫、锡坪嶂、仙鹤寺、三磨石、社区温泉、丹竹坑农家乐、茗源民宿等资源,精心打造出一条融合生态旅游、茶叶产业与红色研学的特色旅游经济文化带,形成全域精品旅游路线。

此外,红山镇还拥有梅花龙、白毛茶制作技艺、仁化竹篾编制技艺3项市级非遗以及布龙、醒狮、山歌、花鼓戏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红山镇将这些独特的本土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旅游发展,使其与旅游产业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6.名优特产

红山产茶源远流长,历史上关于红山白毛茶的记载,康熙仁化县志》、《同治仁化县志》记载:“茶有白毛,黄毛两种,黄岭(注:今仁化县红山乡境内之黄岭嶂)山窝产白毛茶,时称白茅茶”可见当时的白毛茶其芽之大,茸毛之长是罕见的。红山白毛茶是广东特有的地方良种,是中国茶树品种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红山镇地处偏远,至今仍保持粤北地区最好的生态环境。黄岭嶂周边的小楣水、烟竹被确定为粤北野生白毛茶的分布中心,红山白毛茶之名在学术界开始被赋于独立的名称,并逐步为世人认知。

据原《仁化县志》记载,清朝嘉庆年间,当地白毛茶已是朝中贡品。在1978年省山区资源调查中,专家认为“红山白毛茶品质居粤北名茶之冠”。1985年后,在上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群众对种茶叶的认识不断提高,积极开垦山坡地种茶叶。在1995年被省政府列为“一乡一品”扶持开发项目,茶叶生产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全镇茶园面积1.69万亩,年产干茶900余吨,产值达1.46亿元。在2013年4月和2015年4月,红山镇成功举办红山镇首届和第二届茶叶节,大力宣传、推介红山白毛茶,使茶价得到较大幅度提高,同时借助东坑茶叶观光园的建成,有力促进了当地茶叶生产的发展。

2015年被省评为“广东十大茶乡”,茶叶生态可持续发展思路逐步拓宽,成效正日益显现。2017年,红山茶主要种植区红山镇鱼皇村委会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2019年7月,红山镇鱼皇村被定为韶关市“一村一品”特色专业村;2019年10月,红山镇被广东省农业农村厅认定为“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镇;2020年,红山镇鱼皇村被评为首批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2021年,红山镇烟竹村被评为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2022年我镇新山村被认定为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茶叶专业村。

我镇持续强化红山白毛茶宣传,提升品牌影响力。通过积极参加和争取承接省、市、县茶叶活动,近年我镇积极参加韶关市非遗宣传展示活动、韶关市林业高质量发展招商大会、仁化县丰收节、第二十四届中国农业博览会等推介活动30余次。成功举办线上茶文化宣传系列活动4次,累计400多万人次在线上观看。大力开展红山白毛茶宣传推介,以招商引资为契机,制作白毛茶宣传片3部、宣传手册3000多份,并协助广东齐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拍摄《茶语清明》红山白毛茶宣传片。近三年来仁化白毛茶登上央视频道、人民日报app等中央媒体12次。做好仁化白毛茶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保护,2020年8月仁化白毛茶制作技艺列入县级非遗传承保护名录库。2021年3月列入市级非遗传承保护名录库。

红山白毛茶历史悠久,唐代已有相关记载,明清时期已有人工种植,“云雾白毫”在清代嘉庆年间已成贡品。具有芽头肥硕、茶毫满披、滋味甘醇、带兰花香味的特点,品质优异,适合生产各种茶类,适制性广泛,可谓茶中珍品。红山白毛茶经过现代科学方法精制,品质独特,味美甘醇可口,凸显纯自然兰花、蜂蜜、板栗香型。具有消滞去积、提神醒脑、生津解渴等功能,常饮能促进健康,延年益寿,是现代理想的自然绿色饮品。红山白毛茶在1988、1992、1994、1996年曾荣获广东省优质名茶称号,1989年被授予全国出口展品荣誉,1990年北京第十一届亚运会指定合格绿色食品,1994年评为全国林业特优新产品博览会金奖。2002年评为广东省优质名茶金奖。2011年、2013年、2015年,利用红山白毛茶鲜嫩原料制作成的红茶、白茶连续荣获广东省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名优茶质量竞赛金奖和“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特等奖、一等奖。在2017年和2021年仁化白毛茶两度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第十二届国际鼎承茶王赛春季赛中,我镇出产的茶叶“烟竹红杏仁香”斩获红茶组特别金奖。“红山银刀白毫银针”入选2023年“中国好茶”征集优质茶样,获中国茶叶博物馆收藏,进一步提升仁化白毛茶市场影响力,茶叶收益稳定提升。

二、党政班子

李书文  镇党委书记,主持镇党委全面工作。分片驻点联系新白村、鱼皇村、烟竹村、前洞村、社区。

仇旭君  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主持镇政府全面工作,协助党委书记工作,负责审计工作。分片驻点联系新山村、青迳村、中山村、小楣水村。

谢高文  镇人大主席,主持镇人大全面工作,驻点联系青迳村。

顾志坚  镇党委副书记,协助党委书记工作,负责党的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新农村建设、党群服务和政协工作。驻点联系新白村。

曾祥勤  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协助党委书记工作,负责维护辖区内社会秩序稳定,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建设、信访维稳、法治宣传教育、人民调解、法律服务、网格化、社区建设、管理和服务、禁毒戒毒,统筹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分管综合行政执法队、平安法治办公室。驻点联系新山村。

陈昭为  镇党委副书记、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协助开展乡村振兴工作,负责管理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

廖志平  镇党委委员、纪委书记,负责纪律检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监督、执纪、问责、处理检举、内部审计工作,分管纪检监察办公室。驻点联系中山村。

张爱莹  镇党委委员,负责基层党的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干部人事、机构编制、劳动工资、离退休人员服务、老干、关工委,负责妇联、儿童,分管党建和组织人事办公室。驻点联系鱼皇村。

张  帆  镇党委委员,负责宣传思想、意识形态、统战、精神文明建设、商会(协会)、民族宗教、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新闻出版、电影(广播电视)管理、文化、文物、港澳台事务、外事和侨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和工会工作。负责旅游、体育工作,驻点联系小楣水村。

张本焱  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长、人大副主席,协助人大主席工作,负责人民武装、国防动员、民兵、人防、城市综合管理、镇容镇貌整治维护、城乡规划执行和建设管理的实施工作,负责自然资源管理保护和开发建设项目的征地、拆迁、安置、建设规划的编制和报批工作(由张文金协助开展)。驻点联系社区。

郑裕文  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协助镇长工作,负责招商引资、营商环境优化和企业服务、企业信息采集以及经济统计、发展改革和公共设施项目开发、工业和信息化(科技)、商务、金融、保险、供销、税务、林业、林权争议调处、财务、安全生产、防风防汛防旱、防灾救灾、消防管理、森林防灭火、组织应急力量、组织安全生产和消防宣传教育、突发环境事件的风险控制、应急处置等工作。分管经济发展办公室、应急管理办公室,联系镇水电管理所、供电所。驻点联系烟竹村。

彭国山  镇党委委员,协助开展政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社会稳定工作。  

朱  宁  副镇长,负责民政、残联、公共服务、社会事务、退役军人事务、政务服务、权责清单、政务服务平台和党群服务平台管理协调、审批服务事项的办理、监督考核工作,负责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医疗保障、防疫、卫生健康、计划生育、爱卫工作,负责市场监督管理工作(由张文金协助开展),分管公共服务中心(退役军人服务站)。驻点联系前洞村。

袁  超  副镇长,负责生态环境保护、饮用水源的保护、节能减排、生态环境宣传教育、环境监察、水务、移民工作。驻点联系鱼皇村。

黄志翔  副镇长,负责农业、农村宅基地审核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动植物疫病防控、农村经营管理、农村“三资”管理、科协、知识产权、产品质量、商标,联系共青团工作。驻点联系新白村。

汤智翔  副镇长,负责文电、会务、机要、保密、档案、接待、综合协调、政务公开、对外联络、后勤保障,协助开展招商引资、营商环境优化和企业服务、企业信息采集以及经济统计、发展改革和公共设施项目开发、工业和信息化(科技)、商务、金融、保险、供销、税务,负责教育、道路交通、乡道村道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工作,分管党政和人大办公室。驻点联系新山村。 

三、联系方式

单位地址:仁化县红山镇墟镇1号镇政府大院

联系电话:0751-6242001

电子邮箱:hszdzb@139.com

办公时间:上午8:30-12:00;下午2:30-5:30(法定工作日)


相关附件:

相关信息

微信
智能
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