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美丽仁化  /  镇街简介

大桥镇

发布日期:2025-09-02 15:19:08 来源:本网
打印


(一)镇情简介

大桥镇位于仁化县南部,距县城24千米,东连周田镇灵溪村、曲江区枫湾镇,南接曲江区大塘镇、浈江区新韶镇,西与浈江区犁市镇黄竹为邻,北与周田镇较坑、平甫村及丹霞街道夏富村接壤。镇区内南韶高速、国道 G106、G323 线贯穿其中。辖区面积132.8平方千米,辖6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共70个村民小组。2024年,年末户籍人口2996户10749人,常住人口7404人,农业人口8219人。耕地面积917.6公顷,粮食播种面积553.1公顷。林地面积10560.1公顷,森林覆盖率81.76%。有初级中学1所、小学1所、公办幼儿园1所,在校学生共810人。2024年1月,大桥镇被韶关市禁毒办评为韶关市禁毒示范镇街;2024年8月,大桥镇被韶关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评为全市基层关工组织建设年先进单位;大桥镇在2024 年上半年“百千万工程”镇域经济监测考评中列为红榜,在一般乡镇中排名第一名。

(二)历史沿革

仁化县大桥镇是因古时附近的干坑河上一座万年石砌拱桥而得名。清末已设大桥墟(街)。民国时为十四区、三区属地,新中国成立后成立大桥乡,属周田区管辖。1957年2月从周田区分出成立大桥区。1958年10月归并周田公社。1961年6月从周田公社划出成立长坝公社,1981年1月复称大桥公社。1983年11月撤社建区。1986年12月撤区建镇。2004年7月实行行政区域调整,大桥镇由原曲江县划归仁化县管辖。

(三)经济概况

2024年,大桥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从容应变,主动求变,全镇经济稳健发展的基本面持续巩固。全年实现农业生产总值26031万元,同比增长6.78%;完成本级财政预算收入2919.71万元,同比下降44.36%(下降原因为2024年拆旧复垦、征地收入大幅减少);固定资产投资2.78亿元,同比增长54.44%。

(四)城镇建设

大桥镇积极推动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完成了美丽圩镇入口通道、美丽示范主街、主街道房屋外立面提升、美丽圩镇客厅、干净整洁农贸市场、榕树下绿美公园和美丽河道改造提升,圩镇面貌干净、整洁、有序。大桥镇镇域有中心幼儿园、省善希望小学、大桥中学3所学校,乡镇卫生院1所、养老服务中心2处(康园中心和长者饭堂)、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所、新时代文明实践站7个、镇村党群服务中心8个,圩镇道路完成“白改黑”工程,安装充电桩2个、综合性商业超市4间、快递物流点5个、冷库3处,各项基础设施基本完善。

(五)旅游资源

大桥镇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全镇134.32平方公里的面积近三分之二囊括在世界自然遗产丹霞山辖区内,森林覆盖率达81.76%,浈江和锦江在辖区内交汇,丹霞风貌沿江而立,更有五马归槽、韶石山、金喆园、五马寨生态园、五马霞酒庄、市农科所、青云寺、仁爱老街、水江民宿等多个休闲旅游好去处。

(六)名优特产——沙田柚

大桥镇长坝沙田柚果形美观,为端正梨型,果实脐部有个明显的金钱印,果皮较薄、表面光滑、肉质脆嫩、色泽金黄、香甜可口,具有浓郁的香蜜味等特点。1998年,长坝沙田柚基地选送的“龙皇二号”株系柚果,在全国名特优果品展示会上被评为“中华名果”,并于2004年通过中鉴认证有限责任公司有机认证,于2008年经国家质检总局的审批,成为全县第一个拥有产地保护地理标志的农产品,于2019年5月被中国气象协会评为“中国气候生态优品”。大桥镇长坝村于2015年被农业部认定为第五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于2019年被韶关市农业局认定为“一村一品 一镇一业”专业村,2020年、2021年、2022年连续三年上榜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名单;大桥镇于2019年分别被广东省农业农村厅认定为广东省“一村一品 一镇一业”专业镇和韶关市农业局认定为“一村一品 一镇一业”专业镇。

2024年大桥镇沙田柚种植面积达2.5万亩,年产量达2.7万吨,产品远销珠三角、港澳及欧盟地区,销售额达5.2亿元以上,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特色经济发展,沙田柚成为当地特色农业经济产业。在我镇精心培育下,我镇拥有沙田柚龙头企业4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1家,县级龙头企业2家;家庭农场5家,其中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1家,县级示范家庭农场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9家,其中国家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1家,市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1家,县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1家;种植大户46家;绿色食品3家、有机食品9家、无公害食品认证5家。

二、党政班子

董  明  镇党委书记,主持镇党委全面工作。

张  文  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主持镇政府全面工作,主管财税工作,分管经济发展办公室。

侯政春  镇人大主席,主持镇人大全面工作,负责督导重点项目工作。

曾威荣  镇党委副书记,分管党建和组织人事办公室,负责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巩固脱贫攻坚成效、人居环境整治、新农村建设、农村基础公共设施维护管控、农村污水处理,基层治理等工作。

朱泓波  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分管政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建设和依法治镇工作及平安法治办公室和综合行政执法队,统筹信访和社会稳定工作。

彭  涛  镇党委副书记,主抓乡村振兴工作,负责帮镇扶村联支部工作。

曹培镇  镇党委委员、统战委员,分管党政和人大办公室、档案工作,负责宣传思想、意识形态、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精神文明建设、新闻出版、电影(广播电视)管理、文化、巩文、体育、旅游、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统战和民族宗教工作。

黄晓梅  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分管应急管理办公室,协管财税工作,负责安全生产、防风防汛防旱、防灾救灾、消防救援、自然灾害、气象预警、公共卫生安全等各类应急管理日常工作,负责统计、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金融(普惠金融)、保险、妇女和儿童等工作。

叶华文  镇党委委员、纪委书记,负责纪检、监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方面工作,分管纪检监察办公室。

李  韶  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长、人大副主席,分管武装、国防、人防、民兵、预备役、退役军人事务、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分管林业工作、森林防火工作;负责工联会工作。

梁秀萍  镇党委委员,协管党建和组织人事办公室,负责基层党的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承担党员发展管理和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等工作。指导基层党组织班子换届选举,负责党代表的选举、联络及相关服务工作。负责干部人事、人才服务、劳动工资、离退休人员服务等工作。负责工会、共青团、关心下一代及老干部工作。

赖胜明  镇党委委员(挂任),主管镇派出所,协管综治、信访维稳工作。

刘新其  副镇长,分管公共服务中心(退役军人服务站)、党群服务中心、民政、残联工作,负责教育、卫生健康、医疗保障、计划生育、爱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工作。

黄  强  副镇长,负责生态环境保护、环境卫生、组织开展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工作,协助上级生态环境部门做好辖区环境监察等工作;协管应急管理办公室,协助安全生产、防风防汛防旱、防灾救灾、消防救援、自然灾害、气象预警、公共卫生安全等各类应急管理日常工作;

冯子超  副镇长,承担建设规划的编制和报批,负责国有资产监管、征地拆迁、发改、工业(招商引资)、信息化工作,公共资产交易、商务等工作,负责联系丹霞山管委会。

袁章乐  副镇长,兼任科协主席,负责乡村振兴组织实施、绿源自来水公司管理工作,承担乡村农房管控、风貌提升、农村宅基地审核管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承担农村经营管理、“三资”管理、指导和监督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及水务(包括河长制)工作。

三、联系方式

单位地址:仁化县大桥镇鸿桥路65号;

联系电话:0751-6411006;

传真号码:0751-6411005;

电子邮箱:rhdqz@126.com。


相关附件:

相关信息

微信
智能
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