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美丽仁化  /  镇街简介

城口镇

发布日期:2024-09-03 11:13:58 来源:仁化县城口镇人民政府
打印

一、本镇概况

(一)镇情简介

城口镇位于县境北部,东连长江镇和扶溪镇,南接丹霞街道,西与红山镇为邻,北与湖南省汝城县三江口镇交界,属山区镇,因秦末汉初龙川令赵佗在此筑城而得名。镇政府驻城群村,距县城38千米。国道106线、武深高速(仁化段)、省道517线贯穿镇域,城口东河河流与城口西河相接,交通便利。辖区面积266.89平方千米。辖东罗、东坑、城群、上寨、东光、恩村、厚坑村委会7个和城口镇社区居民委员会1个。2023年年末,有户籍人口3172户10853人,其中农业人口2602户9311人。有中共党员409人,基层党组织19个(党委1个,党支部18个)。生态和农业产业基础优良,森林面积2.0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88.69%,森林蓄积量201.92万立方米,已发展茶叶、山苍子、铁皮石斛等林业产业。农业特色产业以优质稻谷、柑橘、辣椒、茶叶等为主。全镇粮食种植752.29公顷。其中,早、中稻种植296.89公顷,晚稻种植262.87公顷,玉米、番薯等杂粮192.53公顷。开展耕地“非粮化、非农化”整治,完成可复耕耕地5.98公顷,复耕率100%。蔬菜播种250.6公顷,产量6568吨。柑橘类种植370.37公顷(其中贡柑36.01公顷),山楂种植1.4公顷,油茶种植22公顷,山苍子种植153.33公顷,毛竹种植2074.77公顷。生猪养殖场20家,年出栏量2.13万头。农民专业合作社19家,家庭农场8家。

(二)历史沿革

城口有悠久历史。城口为仁化属地,其隶属关系随着仁化县行政区域演变而演变。南齐年间(479-502年),始置仁化县,属湘的为始兴郡。梁朝至唐垂拱三年,随仁化并入曲江县。唐垂拱四年(688年)随仁化从曲江划出属仁化县仁化乡。明代属仁化县永康都。自民国2年(1913年)至38年(1949年),属仁化县城口区,第一区城口乡。新中国成立后属仁化县第一区、第四区。行政机构几经变动,今为仁化县城口镇。

(三)经济概况

2023年,全镇农业总产值累计约2.79亿元,同比增长1.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510元,增长4.1%。行政村集体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上

(四)红色小镇建设工作主要成效

2023年,城口镇农业产业基础优良,适宜发展规模化农业种植项目,主产优质稻谷、柑橘、辣椒、茶叶等农产品。厚坑、恩村、上寨、城群共流转土地106.67公顷,开展农业规模化种植。林下经济以种植山苍子、铁皮石斛、菌类等为主。第一产业产值19765.4万元占比42.15%。第二产业以花岗岩和小水电站等为主,第二产业产值1978.15万元,占比4.21%。结合红色特色小镇优势,活化利用红色文化、自然风光、农耕文化等资源,推动城口农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辖内有限额以上住宿企业韶关丹霞丰源温泉酒店1家,限下民宿、餐饮企业33家。第三产业产值25153.19万元,占比53.64%。

1.机制政策创新。韶关市、仁化县至城口镇,各层级上下联动,多部门协同,制定专门政策,成立专门工作组,制定了具体措施,共同推进特色小镇建设。针对不同的项目特点和项目发展规划,采取不同的投融资模式。

2.特色产业发展。城口红色小镇以红色文化产业为主导,以生态温泉为基础,将温泉度假和生态农业融入红色产业,构建集红色产业、生态温泉、生态农业体验于一体的特色小镇产业生态圈,带动形成以红色教育培训、文化创意、红色演艺、温泉养生、特色种植、创意农业观光、农事体验、特色人文资源以及生态农庄休闲旅游资源,带动健康农业、创意农业、休闲农业等泛农业发展。

该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以超4A景区标准建设,集养生旅游、森林旅游、观光旅游、修学教育旅游、绿色有机餐饮等一体,建设温泉休闲中心、旅游度假酒店等重点项目。接待能力为泡温泉5000人次/天,住宿床位2000个,新增直接就业岗位约200个。项目致力打造粤北康养旅游高地,全力为特色小镇的开发运营做好配套服务,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为特色小镇创造更多的消费机会。

3.红色小镇建设情况。2023年,城口镇挖掘各类旅游资源,经组队普查统计,全镇旅游资源有水域景观、生态景观、建筑与设施、历史遗迹和人文活动景观5大类12大亚类37个基本类型63处,占全县总数的11.05%。其中三级以上旅游资源(可开发价值大)22处。联合文旅企业、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开展研学游,打造城口“红色研学”品牌,累计吸引游客5.1万人次,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文旅公司接待参观旅游团队540批。立足城口红色遗址群省级社科普及基地,邀请红色讲解员、“小蜜蜂”宣讲员开展“传承弘扬红军长征精神主题宣讲活动”13次。完成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城口段)项目古秦城遗址、老盐街遗址、广兴栈、地下交通站、谭甫仁将军旧居、水东桥遗址修缮工程、萝卜坝遗址修缮工程项目建设。

4.圩镇建设。2023年,城口镇建成垃圾中转站1个,设置“四桶式”垃圾分类点8处和“两桶式”收集容器31处,聘用保洁员24人,由第三方保洁公司北控城市服务(仁化)有限公司全面保洁。在墟镇中心、红色旅游景点建成公厕3座,专人负责日常管护,做到“四净三无两通一明”。建成日处理能力0.1万吨污水收集处理厂1座。镇自来水厂统一供应墟镇自来水用水,入户率、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实现墟镇公路路面硬底化,建有公共停车场5个停车位152个,充电桩16个,交通照明、安全和服务设施完善。墟镇5G网络及4K/8K超高清信号覆盖率100%。强化燃气安全管理,所有用气餐饮企业、店铺均安装燃气泄漏报警器。设计防洪排涝设施布局图、制定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及应急避难场所清单。新建游客服务中心,完成中心幼儿园异地重建项目,完成农贸市场提升工作。

(五)城村建设

1.乡村振兴示范带项目。2023年,城口镇完成乡村振兴示范带项目恩村工程建设总量67%,上寨工程建设总量31%。推进美丽村庄建设,完成四项攻坚任务(生活垃圾分类收运镇、公共厕所管护、污水收集处理、六乱治理)、提升七项风貌品质(美丽乡镇入口通道、美丽示范主街、房屋外立面提升、美丽圩镇客厅、农贸市场、美丽河道、绿美生态小公园)和提升公共基础设施水平,平均建设进度50%。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定期了解脱贫户179户528人生活现况,掌握真实情况,按需分层分类及时落实帮扶政策,没有发生规模性返贫。

2.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2023年,城口镇推进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规范落实“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提高村党组织工作规范化水平。结合村民小组分布和党员人数情况,合理设置村民小组党小组25个,村民小组党组织和工作“两个覆盖”完成率100%。开展村级党组织书记“选育管用储”全链条管理监督行动,储备村级后备干部30名。四是开展深化发展党员“村培镇管”行动,建强农村党员队伍。发挥镇党委主导作用,形成“镇级主管、村级主培、镇村协同、联育联管”发展党员工作机制,发展党员7名,其中农村党员4名。

3.红色遗址群修缮改造。胜一理发店(地下交通站)修缮布展、毛泽东旧居修缮、谭甫仁旧居修缮、电影院改造、铜鼓岭烈士纪念园升级改造已完成。老拱北桥、锦城温泉等遗址修缮改造设计已完成。

4.长征文化数字化体验基地项目总规划用地面积7200m²,对老粮仓建筑物进行整体修缮加固,保留原历史建筑风貌,采用现代高科技手段重现革命风云,全新数字化体验方式打造红色经典,使游客在参观体验过程中了解1934年红军长征发生在粤北的感人事迹,教育人们更加不忘历史、珍惜今天、创造未来。项目总建筑面积3104㎡,其中最大的1000㎡方仓规划为忆往昔—1934长征文化数字体验馆,包含了以“文化+旅游+科技”创新模式打造的两个体验项目。第一个是以数码影视技术与虚幻仿真技术完美结合打造的虚幻成像小剧场,该项目讲述了红军长征发生在仁化的革命故事;第二个是游客亲身体验的沉浸式动感项目,人们乘坐可以摇晃、摆动的动感小车通过环形银幕感受逼真的战争场景。两个圆形粮仓项目将带领游客从过去长征的悲壮历史中走出来,通过空中飞行体验今日长征路,感受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乘坐时空飞船畅想美好未来,将长征精神延续到新生代!第三个主要建筑将打造为数字直播基地,创新开发数字人IP,推广当地农副产品知名度和提升红色产业特色商品消费,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5.广东金砂茶园有限公司于2022年底进驻我镇厚坑村。拟投资开发城口镇生态茶园建设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5800万元,拟规划建设内容为占地面积1000亩的广东金砂茶园3号园及面积2000亩企业+农户合作茶园。该项目于2023年3月与我镇签订投资协议书,分三期发展,第一期在2023年到2024年重点发展自有生态茶园建设;第二期在2025年到2026年推广示范茶园种植生产技术,发展农户合作模式,带动当地农户增加可支配收入。第三期在2027年开始全面进入常态化管理,进入稳定生产及盈利模式。

6.长征研学基地项目。该项目采取“EPC+O”建设运营模式,由广东省花城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投资运营,政府及企业按1:1比例投资共1.5亿元。对项目道路、水电、房屋外立面进行改造修缮,提升周边环境整治,完善餐饮、住宿、入口门户、旅游厕所及旅游停车场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同时以“粤北1934长征突围”为主题定位,构建全程贯通、可游可览、总长7.8公里、水路陆路相结合的长征历史步道,构筑集长征文化教育、农耕文化体验、林业生态科普、生态康养为一体的综合型文化体验基地;并以此为核心课程,开发了国学实践、生命拓展、传统文化、党日活动、夏冬令营等10余节研学实践、干部培训课程。力争建设成为韶关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营地,未来力争建设成为全国红色产业园区标杆项目。

(六)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png

 


1.恩村古村落:恩村,属仁化县城口镇,是个二百多户的小山村。该村蒙氏始祖蒙念四于宋神宗元丰年间由江西于都来韶州经商,卜居仁化恩村。到第三代蒙天民首开科甲,中了庆元年间进士,被宋宁宗钦点为仁化县知县。蒙天民之后,子侄孙辈又相继出了蒙应龙、蒙英昴、蒙渊龙等进士,故有了“一门三进士”之称。在这里,还可以看到宋代的古城墙遗迹和城门;看到喙牙翘角、雕梁画栋的门楼、宗祠和牌坊。看到始祖家庙上挂的皇帝圣旨;看到宋朝宰相陈与义、叶顒、文天祥及历代文坛书画名家欧阳玄、赵孟頫、宋濂、杨起元、谢枋得、朱瑛、朱鼎、张瑛、曹踞、钱南园、范宗裕等在这里留下的文章、墨宝、抱柱楹联和精雕匾额;看到自古沿袭下来的火龙庆瑞、水陆对歌和龙狮舞等传统民俗文艺精粹,领略一种浓浓的、和醇的文化氛围。

文化氛围.png 


2.上寨古村落:上寨大村位于城口圩镇南下5公里处,该村历史悠久,房屋全部都是用青砖筒瓦盖成,喙牙翘角,独具特色。上寨村建于清朝乾隆年间,是仁化县典型的青砖筒瓦排列整齐的古村落,历史悠久,保存完好,它的开发利用有利于研究岭南文化,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2009年11月被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评为广东省古村落;曾获得文明村,平安村等称号。

称号.png

 


3.谭甫仁中将故居:位于城口镇紫震街5号。谭甫仁,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1955)。原名谭正古。1910年4月1日生于广东省仁化县城口镇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毛泽东曾说过,谭甫仁是一棵红色的苗子,要留在革命队里。1926年经朱云卿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曾参加了多起战役,在艰苦的红军时期,谭甫仁历任营干事、连指导员、团政委、师组织科长,军委总政组织部组织科长等职,参加了中央根据地的历次反围剿战斗,卓有成效地完成了各项任务。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东满军区政治部主任、东野七纵副政委。新中国成立后任十五兵团军政委、广西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武汉军区第二政委、工程兵政委。1955年授中将衔。1959年任武汉军区第二政委。1964年至1970年,谭甫仁先后任解放军军事法院院长、工程兵政委、昆明军区政委、云南省革委会主任等职。1970年12月16日,已经忙碌了一天工作的谭甫仁,在昆明自己的住宅中很晚才休息。谁能想到,几个小时后,也就是17日凌晨5时许,这位曾驰骋沙场几十年的战将,没有倒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下,却倒在了和平年代凶手的黑枪下。一同被害的还有他的夫人王里岩。为了纪念谭甫仁中将,城口镇政府为谭甫仁曾经生活的房屋进行保护,积极发扬谭甫仁革命精神。

4.古秦城:座落在城口圩镇老盐街。扼湖南通往广东的隘口。古城东起城群村八角亭,南至恩溪水(城口西水),西至老盐街,北至三角坪。清末前是广大通往北上的主要通道和珠江流域与长江流域的古通道。

5.铜鼓岭阻击战遗址:位于城口南下17公里处,是红军长征对进入粤北地区后对国民党反动派军队进行一场惨烈战斗的地方,城口铜鼓岭战斗粉碎了敌军精心设置的第二道封锁线,为红军继续西进创造了有利条件。该遗址已建立了红军革命烈士纪念碑,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6.蓝森生态农业园:项目地处仁化县城口镇恩村黄洞组,离106国道旁4.9公里,占地约2287亩,投资总额达3000万元。建成后成为具有当地特色的乡村旅游、森林氧吧和休闲度假目的地,使休闲度假、观光旅游走向大众化、多样化。充分利用恩村黄洞当地原有的自然环境及丹霞山及其周边旅游产业优势的基础,为喧闹城市中的人们,营造一处集森林氧吧、休闲度假、生态农业观光、体验、学习和娱乐为一体的远离闹市,环境优美的世外乡村桃源。目前正在进行四合院的建设、铁皮石斛基地的培育以及生态茶园的种植工作。

7.城口温泉:城口镇境内有拱桥头、东坑的竹山下和月形背、厚坑的暖洞等四处地下热水,其中位于城群村委会拱桥头的温泉资源尤为丰富,水温达到75℃,流量达1728m3/日,富含硫磺可治皮肤病。


长征.png

 


8.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位于韶关市仁化县城口镇,为广东省目前唯一以长征为主题的大型纪念馆。馆内布展主要内容为中央红军于1934年10月25日至11月14日长征过境粤北的历史和红军文物。该纪念馆充分运用声、光、电、VR等新科技手段及油画、雕塑等艺术表现手段,展现红军长征经过粤北的历史事件和粤北红色文化历史,让人们铭记那段峥嵘岁月和光辉历史,传承和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伴随着该馆的投入使用,势必将在充分保护利用红色军事文化遗产,弘扬革命精神,树立韶关仁化城口红色小镇品牌,推动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和全省党性教育和红色乡村旅游振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和深远影响。


影响.png


9.仁化丹霞丰源温泉酒店:地处粤北中枢门户,南通粤港澳、联动珠三角。徽派水上威尼斯风格将现代中式与岭南客家建筑特色完美地结合起来,突显私家亲水泳道、温泉到户、生态观光等特色。酒店四面环山,林木葱翠,融于自然;整体建筑群,依山而建,靠水而居,区内各个组团别墅,临私家泳道精心排布,大规模叠级水系环绕其间,在保证每栋别墅的生活私密基础上,可带来时刻亲水的畅游体验。别墅房间设施经典高雅,舒适宜人,为您营造高质量睡眠环境。酒店总客房三百余间,每间亲水套房均配备私家花园温泉泡池,让您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奢华泉世界。温泉区三大天然珍稀温泉:苏打泉、硫磺泉、火山岩泉,富含对人体有益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七)名优特产

1.冬笋、笋干

冬笋.png笋干.png

 


2.板鸭、腊味

 板鸭.png腊味.png

二、党政班子

姓名

职务

分管工作

分管部门

挂点村

章俊 

党委书记

主持党委全面工作。


挂点联系下片区(恩村、上寨、东光、厚坑、水电)

肖志文 

党委副书记、镇长

主持政府全面工作。


挂点联系上片区(城群、东罗、东坑、社区)

张  能  

人大主席

主管人大工作;分管督察督办工作;联系重点项目工作。

党政和人大办公室

城群村

李少锋  

党委副书记

主管党建和基层治理工作;分管政协工作;统筹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农村综合改革、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强镇富村公司,典型村工作,负责“三农”、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

党建和组织人事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百千万工程”指挥办

恩村

朱  梁  

党委副书记

主管综治信访(社会风险排查)、政法、平安创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分管文电、会务、机要、保密、统计、档案、史志、后勤保障工作。

党政和人大办公室、平安法治办公室、综合行政执法队

东光村

吴可可

党委副书记

协助分管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负责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工作。



钟锦添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负责纪检监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纪检监察办公室

厚坑村

李东成 

党委委员

分管组织、基层党建、工资人事、人才、老干部、关工委工作。

党建和组织人事办公室

东光村

黄银凤 

党委委员    

文化宣传、意识形态、旅游、统战(民族宗教)、团委、妇联工作。

党建和组织人事办公室

恩村

马  靖

党委委员、武装部长   

武装部长,分管武装、退役军人服务、工会、公共服务、党群服务、社会事务(人社、社保、医保、残联、巩固脱贫户社会保障兜底)、政务服务。

公共服务中心(退役军人服务站)

东坑村

蓝  琳  

党委委员、副镇长

分管经济、安全生产、审计、招商引资、工业企业、发改、工信、税务、财政、重点项目工作,统筹典型镇工作。


上寨村

余月华

党委委员、派出所所长

协助开展综治维稳工作


社区

刘  明

副镇长

分管卫生(巩固脱贫户就医就学)、计生、公共卫生防治、市场管理(食品药品安全、工商、质监)、城监、爱卫、教育、体育、知识产权、红十字会工作,协管公共服务中心(退役军人服务站)。


东罗村

赖香松  

副镇长

分管自然资源(非煤矿山)、规划建设、“两违”、征地拆迁、环保、生态、交通、道路安全、路长制工作。

经济发展办公室(巩固脱贫户住房保障安全)

社区

邓卫华  

副镇长

分管农业、林业(森林防火)、科技、科协、农机、畜牧、老促会工作,协管乡村振兴工作。

经济发展办公室

上寨村

谢  君

副镇长

分管应急管理、“三防”、消防、气象、水务(巩固脱贫户饮用水安全)、河长制工作;协管安全生产工作。

应急管理办公室

水电管理所

三、联系方式

办公地址:仁化县城口镇城群村猴哥岭脚下

联系电话:0751-6263001

传真号码:0751-6263025

电子邮箱:rhckdzb@163.com

办公时间:上午8:30-12:00;下午2:30-5:30(法定工作日)


相关附件:

相关信息

微信
智能
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