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美丽仁化  /  镇街简介

黄坑镇

发布日期:2024-09-03 11:07:14 来源:仁化县黄坑镇人民政府
打印

一、本镇概况

(一)镇情简介

黄坑镇位于仁化县东南部,东连南雄、始兴县,南接周田镇,西与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丹霞山为邻,北与闻韶镇交界,属郊区镇。镇政府驻黄坑圩镇,距县城15公里,距丹霞火车站18公里,距韶关丹霞机场75公里。交通便利,武深高速贯穿全境,在下营村设有高速路出口,在小溪村设有高速公路服务区。106国道途经高塘村委会,内有硬底水泥公路直达镇区及各村委会驻地。全镇土地面积164.9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93万亩,林地面积20.7万亩,下辖高塘、下营、黄坑、小溪、蓝田、曰庄、古竹共7个村委会和黄坑居委会(社区)1个, 77个村民小组,党员494名。截至2023年末,户籍人口15232人,全镇常住人口9272人,全镇有初级中学1所、小学1所、幼儿园1所(其中,公办1所)。有文化站1个,广播站1个。

(二)历史沿革

根据历史记载,黄坑在清朝隶属韶州府曲江县平甫司,因境内土质多为黄土,又有一河流穿境而过,洪水期水色较黄而得名。民国时期黄坑属周田乡境内,先后隶属曲江县十四区、二区、三区管辖。新中国成立后,成立黄坑乡,属周田区管辖。1957年2月全县大区划小区,成立黄坑区,从周田区划出。同年12月改称乡。1958年10月成立黄坑公社,1985年后设镇至今。2004年7月韶关市实行行政区域划分调整,根据国务院及省府批复,将一直属曲江县管辖的黄坑镇划归仁化县管辖。

(三)经济概况

黄坑镇属亚热带气候,镇内资源丰富,盛产竹木、水稻、柑桔、花生等,黄坑贡柑闻名境内外。古竹大坪村有地下热水一处。工业以小型水电站、加工业为主,企业有上坑水电站、中寨水电站、丹霞贡柑品控中心、辉祥果业打蜡厂等65家。旅游景点主要有晖霞茶花园、南庄古村落、南庄生态名园等、下营村丹橘楼。

2023年,全镇(街)地区生产总值4.18亿元,同比增长3.79%;乡镇(街道)级财政收入2522.55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623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25.54万元。粮食种植面积0.8148万亩,粮食产量0.3704万吨。2023年末,生猪出栏量0.3095万头,生猪存栏量(年末)0.2070万头。乡镇企业法人114个,其中,“四上”企业1个;个体工商户507户。

(四)城镇建设

【招商引资黄坑镇全面落实“一把手”招商机制,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截至2023年引进项目8个,已开工建设项目6个,总投资额6.9855亿元,新签约项目2个,在谈项目10个。同时,积极抓好项目谋划,聚焦现有仁化县生态旅游项目、仁化睿电100MW独立储能项目、青牛益农黄坑镇绿色养殖综合体项目等10个在谈项目,加强与企业沟通对接,协助解决企业项目用地问题及办理合规性手续,做好项目推进的“服务员”,确保项目落地。

农业发展2023年黄坑镇完成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0498.42亩,其中水稻8650.06亩,其他粮食作物1848.36亩,同时引进280亩优质水稻制种项目,进一步保障粮食安全,我镇已清除失管果园并复种粮食2522.77亩,完成率168.18%,全县排名第二,超额完成任务。坚持“一镇一业”、“一村一品”模式,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以贡柑产业为支撑,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维系贡柑种植面积和规模,当前我镇共有种植贡柑1.825万多亩,预计产量达3.1万吨,产值约3个亿,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良好效果。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黄坑镇围绕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任务,认真做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集中排查工作。目前镇驻村工作队人员对本镇240户脱贫户(642人)开展全覆盖集中排查,重点排查脱贫户“八有” 情况,尤其是“三保障”政策及饮水安全政策落实情况,实施一户一策精准帮扶,落实组团单位和镇干部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帮扶工作机制,对因病因学易返贫的特殊困难脱贫户通过临时救助等方式进行帮扶,积极推进产业振兴发展,通过电商平台、微信、融媒体等手段宣传推介黄坑农土特产品,助力消费帮扶。采取带货代销、工会采购等方式,销售黄坑农土特产品。截至2023年各帮扶单位社会团体共消费帮扶39.65635万元。

【和美乡村建设】黄坑镇稳步推进美丽乡村村庄提升建设工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蓝田村、小溪村、古竹村3个行政村24个自然村,共投入资金1886万余元,主要进行农村污水处理设施、雨污分流、村卷道、垃圾收集点建设,积极推进农村无害卫生户厕改造工作,经厕所革命领导小组排查农村户籍(常住)户3146户,累积无害化卫生户厕改厕3097户,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100%,2023年底前完成提升无害卫生户厕99户,公厕12座,已完成改厕8户,验收8户,发放奖补资金3户。持续开展农村“村庄清洁日”活动,进行“三清三拆三整治”,有效提升农村村容村貌。2023年累积悬挂横幅(含电子横幅)298条,开展村庄清洁大行动393次,发放各类宣传海报4950余张,完成清理清理房前屋后卫生1096处,清理农村卫生死角817处,清理农村破旧泥砖房2处,清理村内塘渠584处,清理畜禽养殖粪污及农业生产废弃物9.47吨,打扫农村公厕120座/次,清理乱堆乱放713处,劝导畜禽圈养368户,有效引导村民改变不良生活习惯398人/次,有效的改善了农村村容村貌,农民卫生意识不断进步,活动投入资金33万余元,共有2921人/次参与,其中党员干部907人/次,农民群众参与1079人/次。

(五)旅游资源

1.晖霞茶花园(丹霞茶花世界)

丹霞茶花世界位于仁化县黄坑镇下营罗家塘村,占地面积700亩,投入约2000万,主要以茶花为主,园内有栽种四季茶


花、赤丹,大元帅等400余种共16500多株,约150亩,每年1月至3月为盛花期,各类品种的茶花竞相绽放,红的像火,粉的似霞,花团锦簇,给人带来一场视觉盛宴。另外园内还种植鹰嘴桃、樱花、银杏树等约500亩;种植贡柑、砂糖橘、蜜柚、沙田柚等水果达7万棵以上,丹霞茶花世界将发展成为集休闲观光、旅游采摘为一体的乡村旅游度假地。

1.png


2.回归田园家庭农场

回归田园家庭农场是柑橘示范基地,位于下营村委会新耕村小组,基地总面积1000亩,主要种植贡柑。目前基地建有接待主楼、停车场、会议室、观赏步道、观赏车道、山顶观景台等。站在观景台上可以远望丹霞山风景,近览果园田园风光,一片郁郁葱葱,美不胜收。每年12月下旬,贡柑一个个挂满枝头,橙黄橙黄的,沁人心脾的香气从果实中散发出来,勾起了人们品尝采摘的欲望。

图片2.png

3.南庄古村落

南庄村坐落在世界丹霞地质公园、国家5A级风景区后花园,距离国道7公里,离黄坑镇政府1公里,距离仁化县城10公里,背靠群山,依黄坑河畔,自然风光秀丽、农业特产丰富,黄坑镇境内无工矿企业,碧水蓝天,环境优美。

南庄村是古老的自然村,早在清朝雍正年间由仁化县长江镇迁移而来,距今400多年历史。现在村里居住人口200多人,村民皆为刘姓。村庄拥有古建筑6座,保存较好的有3 座,建筑风格颇有特色,屋盖连云,墙檐连亘,青砖青瓦,翘角峥嵘,是典型的徽派建筑传承模式。南庄村的大厅为砖木结构,三进三开间,硬山顶、风火山墙,抬梁式木架构。左右有厢房,面阔14.8米,进深53.7米,占地面积794.9平方米,南庄村是黄坑镇古建筑群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个古村落。

村落.png 村落2.png


4.南庄生态名园

南庄生态名园内山清水秀,环境优雅。名园占地面积约4000亩,其中生态造林3000亩,饮食娱乐、花圃培育基地约1000亩。园内建设一座占地800平方米仿北京四合院的建筑,颇具特色,并建有山溪活水游泳池,一栋两层楼能够满足100多人就餐的新餐厅。曲径通幽处,走进南庄生态名园,春日,阵阵柑橘花香扑面而来,精致的农家四合院、鱼塘、小溪流水组成了一幅优美的农家田园风光,夏日,溪水流淌,在山溪活水游泳池中畅游,在四合院中享受夏日凉风,度过难得的夏日安逸,秋冬,满园秋色,园内贡柑园硕果累累,届时,游客可以体验到摘果、钓鱼等农家乐趣。乐趣1.png

乐趣2.png 

(六)名优特产

黄坑贡柑果形靓丽、果色金黄、皮薄核少、肉脆化渣、清甜香蜜、高糖低酸、风味浓郁,它集中了橙类的清甜、形美和柑桔易剥皮的双重优点。黄坑贡柑自引种以来,品种得到了不断改良,逐渐适应了黄坑气候,形成了黄坑特有的品种。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农户中得到了大力推广,种植面积逐年扩大。黄坑镇因贡柑种植与引进在2006年荣获韶关市科技进步奖,2008年黄坑贡柑获得“广东省柑桔银质奖”,2009年因贡柑炭疽病综合防治技术获得“韶关市科技进步奖”,2009年荣获广东省农博会水果类银质奖。2012年5月,由黄坑镇政府牵头,联合多个农民合作社,设计并向有关部门注册了“黄坑贡”商标及品牌,并于2012年7月获批。黄坑镇2019年荣获省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专业镇。2023年,黄坑镇坚持发展特色农产品贡柑种植,带动经济发展,是仁化县柑橘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已取得“丹霞贡柑”国家地理标志。我镇共有种植贡柑1.825万多亩,预计产量达3.1万吨,产值约3个亿,基本形成“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发展格局。黄坑村荣获农业农村部“一村一品”专业村、下营村荣获省级“一村一品”专业村。高塘村被广东省农业农村厅认定为第二批省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专业村。

二、党政班子

谭卫财  党委书记,主持镇党委全面工作。

李书文  党委副书记、镇长,主持政府全面工作,分管水电开发公司。

温志清  党委副书记,负责协助党委书记处理党委日常事务,统筹乡村振兴、党的建设、“百千万工程”、党群服务中心、基层治理、深化改革工作。挂点联系蓝田村。

谭志强  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负责政法、综治、信访、维稳、依法治镇、禁毒、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工作,分管平安法治办公室,联系镇派出所和司法所。挂点联系高塘村。

曾华昌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负责纪检监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巡察、审计工作,分管纪检监察办公室。挂点联系高塘村。

罗永军  党委委员、武装部长、人大副主席,暂时主持人大全面工作,负责武装、人防、退役军人事务、水务、移民和气象工作。挂点联系黄坑村。

刘华亮  党委委员、副镇长,负责应急管理(含消防、森林防火和“三防”)、自然资源、住建、城建、环卫和综治执法工作,分管综合行政执法队、应急管理办公室。联系北控。挂点联系曰庄村。

钟佳玲  党委委员,负责组织人事、基层党建、主体功能区绩效考核、老干、关心下一代工作,统筹绿美工作,分管党建和组织人事办公室。挂点联系下营村。

黄秀青  党委委员,负责宣传、意识形态、文广旅体、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统战、商会(乡贤)、民族宗教、教育、卫生、妇联工作,联系广播电视站、卫生院、中小学和幼儿园。挂点联系蓝田村。

黄文辉  党委委员(挂职),协管综治、信访、维稳,主管派出所。

刘丽萍  副镇长,负责招商引资、发改、国防、工业和信息化以及统计工作,协管“百千万工程”。挂点联系黄坑村。

周祥林  副镇长,负责财务、工会、环保、林业等工作,协管水电开发公司。挂点联系古竹村。

李  君  副镇长,负责党政综合协调、保密、档案、史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社会事务、交通、公路、“环丹”巡逻队工作,协管主体功能区绩效考核工作,分管党政和人大办公室、公共服务中心。挂点联系社区。

廖泽皓  副镇长,负责农业农村、科技、农综改革、畜牧水产、供销社、乡村振兴、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共青团等工作,分管经济发展办公室。挂点联系小溪村。

三、联系方式

办公地址:仁化县黄坑镇圩镇内

联系电话:0751-6416012

电子邮箱:hkzdzb@163.com

办公时间:上午8:30--12:00(国家法定工作日)

下午2:30-5:30(国家法定工作日)


相关附件:

相关信息

微信
智能
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