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镇情简介
大桥镇地处仁化县南部,距县城24公里,与韶关市东郊相连,东与周田灵溪、枫湾镇为界,南与火山镇、湾头黄浪为界,西与犁市黄竹为界,北与周田镇较坑、平甫为界,地理坐标为东经115°30至34度,北纬23°14至18度。辖区面积134.3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17.6公顷,林地面积13508.3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81.5%,活立木蓄积量999355立方米。辖6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共70个村民小组。2023年末户籍人口2992户10827人,其中城镇人口2550人。
大桥镇作为县市连城桥头堡,交通方便、气候条件优越,全域位于丹霞山范围,属农业生态旅游发展区,被认定为广东省森林城镇、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现主要发展特色休闲农业和旅游服务业,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果盘子生产基地,已获批2处。
(二)历史沿革
仁化县大桥镇是因古时附近的干坑河上一座万年石砌拱桥而得名。清末已设大桥墟(街)。民国时为十四区、三区属地,新中国成立后成立大桥乡,属周田区管辖。1957年2月从周田区分出成立大桥区。1958年10月归并周田公社。1961年6月从周田公社划出成立长坝公社,1981年1月复称大桥公社。1983年11月撤社建区。1986年12月撤区建镇。2004年7月实行行政区域调整,大桥镇由原曲江县划归仁化县管辖。
(三)经济概况
2023年,大桥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从容应变,主动求变,全镇经济稳健发展的基本面持续巩固。全年实现农业生产总值41200万元,同比增长6.5%;全年完成本级财政预算收入5247.79万元,同比增长81.35%;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066万元,同比增长15.8%。2023年,大桥镇在高质量发展主要指标绩效评价考核在全市一般镇(街)中名列前茅。
(四)城镇建设
大桥镇积极推动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完成了美丽圩镇入口通道、美丽示范主街、主街道房屋外立面提升、美丽圩镇客厅、干净整洁农贸市场、榕树下绿美公园和美丽河道改造提升,圩镇面貌干净、整洁、有序。大桥镇镇域有“三校”(中心幼儿园、中心小学、寄宿制学校)各1所、乡镇卫生院1所、养老服务中心2处(康园中心和长者饭堂)、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8个、党群服务中心8个、圩镇道路已白改黑并安装充电桩2个、综合性商业超市4间、快递物流点5个、冷库3处,各项基础设施基本完善。以建设大桥镇文明实践综合体为契机,建设风度书房、长者饭堂等公共服务设施。2023年,结合“我们的节日”开展文明实践活动,举办“村晚”、“五一”文艺汇演和“迎新春·庆新年”等文明实践活动15场次,服务群众达6500人次,不断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五)旅游资源
大桥镇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全镇134.32平方公里的面积近三分之二囊括在世界自然遗产丹霞山辖区内,森林覆盖率达81.5%,浈江和锦江在辖区内交汇,丹霞风貌沿江而立,更有五马归槽、韶石山、金喆园、五马寨生态园、金果生态园、市农科所、青云寺、仁爱老街等多个休闲旅游好去处。
(六)名优特产——沙田柚
大桥镇长坝沙田柚的果形美观,为端正梨型,果实脐部有个明显的金钱印,果皮较薄、表面光滑、肉质脆嫩、色泽金黄、香甜可口,具有浓郁的香蜜味等特点。1998年,长坝沙田柚基地选送的“龙皇二号”株系柚果,在全国名特优果品展示会上被评为“中华名果”,并于2004年通过中鉴认证有限责任公司有机认证,于2008年经国家质检总局的审批,成为全县第一个拥有产地保护地理标志的农产品,于2019年5月被中国气象协会评为“中国气候生态优品”。大桥镇长坝村于2015年被农业部认定为第五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于2019年被韶关市农业局认定为“一村一品 一镇一业”专业村,2020年、2021年、2022年连续三年上榜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名单;大桥镇于2019年分别被广东省农业农村厅认定为广东省“一村一品 一镇一业”专业镇和韶关市农业局认定为“一村一品 一镇一业”专业镇。
2023年大桥镇沙田柚种植面积达2.5万亩,年产量达2.8万吨,产品远销珠三角、港澳及欧盟地区,产值达5.2亿元以上,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特色经济发展,沙田柚成为当地特色农业经济产业。在我镇精心培育下,我镇拥有沙田柚龙头企业4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1家,县级龙头企业2家;家庭农场5家,其中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1家,县级示范家庭农场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9家,其中国家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1家,市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1家,县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1家;种植大户46家;绿色食品3家、有机食品9家、无公害食品认证5家。与此同时,贡柑、葡萄、猕猴桃、大棚蔬菜也得到迅速发展,确保了我镇农民增产增收。
二、党政班子
蒙升龙 镇党委书记,主持镇党委全面工作。
张 文 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主持镇政府全面工作,主管财税工作,分管经济发展办公室。
侯政春 镇人大主席人选,主持镇人大全面工作,负责督导重点项目工作。
曾威荣 镇党委副书记,分管党建和组织人事办公室,负责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效、人居环境整治、新农村建设、农村基础公共设施维护管控、农村污水处理,基层治理、党群服务中心工作。
朱泓波 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分管政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建设和依法治镇工作及平安法治办公室和综合行政执法队,统筹信访和社会稳定工作。
熊小军 镇党委副书记,主抓乡村振兴工作,负责帮镇扶村联支部工作。
饶志超 镇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分管纪检监察办公室,承担镇党的纪律检查、监察等有关工作,协助镇党委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负责机关效能、作风建设工作。
曹培镇 镇党委委员、统战委员,分管党政和人大办公室、档案工作,负责宣传思想、意识形态、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精神文明建设、新闻出版、电影(广播电视)管理、文化、创文、体育、旅游、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统战和民族宗教工作。
李 韶 镇党委委员,分管武装、国防、人防、民兵、预备役、退役军人事务工作;组织人事工作,负责基层党的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承担党员发展管理和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等工作。指导基层党组织班子换届选举,负责党代表的选举、联络及相关服务工作。负责干部人事、人才服务、劳动工资、离退休人员服务等工作。联系共青团、关心下一代及老干部工作。
黄晓梅 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分管应急管理办公室,协管财税 工作,负责安全生产、防风防汛防旱、防灾救灾、消防救援、森林防火、自然灾害、气象预警、公共卫生安全等各类应急管理日常工作,负责统计、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工会、金融(普惠金融)、保险、妇女和儿童等工作。
刘新其 副镇长,分管公共服务中心(退役军人服务站)、党群服务中心、民政、残联工作,负责教育、卫生健康、疫情防控、医疗保障、计划生育、爱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工作。
黄 强 副镇长,协管应急管理办公室,分管生态环境保护及林业工作、协助安全生产、防风防汛防旱、防灾救灾、消防救援、森林防火、自然灾害、气象预警、公共卫生安全等各类应急管理日常工作、知识产权、粮食和物资储备、烟草专卖工作。负责生态环境保护、组织开展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工作,协助上级生态环境部门做好辖区环境监察等工作。
冯子超 副镇长,承担建设规划的编制和报批,负责国有资产监管、征地拆迁、发改、工业(招商引资)、信息化工作,公共资产交易、商务等工作,负责联系丹霞山管委会。
袁章乐 副镇长,兼任科协主席,负责乡村振兴组织实施、绿源自来水公司管理工作,承担乡村农房管控、风貌提升、农村宅基地审核管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承担农村经营管理、“三资”管理、指导和监督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及水务(包括河长制)工作。
林洁 执法队长,负责市场监管业务及执法队全面工作,承担市场监管、城市管理、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农业农村等5个综合执法领域方面的执法事项工作。
三、联系方式
单位地址:仁化县大桥镇鸿桥路65号;
联系电话:0751-6411006;
传真号码:0751-6411005;
电子邮箱:rhdqz@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