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镇情简介
董塘镇位于仁化县城西南部,东邻丹霞街道办,北接红山镇,西毗石塘镇和乐昌市,南连浈江区,镇政府驻董塘社区,距县城12公里。辖区总面积243.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691.39公顷,墟镇面积为3.09平方公里。交通便利,省道S246线贯穿墟镇,一小时内可到武广高铁韶关站,国道G535线可达乐昌,省道S517线可达红山,京广铁路黄岗支线从镇区北面经过。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数据,董塘镇常住人口31837人,辖17个村委会和3个居委会,198个村民小组,包括安岗村、白莲村、董联村、董中村、高莲村、高宅村、河富村、红星村、江头村、南湖村、坪岗村、塘联村、五一村、新莲村、新龙村、岩头村、瑶族村以及董塘社区、广东铝厂社区、凡口社区。
二、历史沿革
据《韶关市地名志》记载:“董塘,在仁化县西南部,古代董姓在董塘河南岸置居,并建有墟场,故名董塘。”现董塘河南岸仍有“老董塘”村。唐垂拱四年(公元688元)属仁化县潼阳乡。明万历年间(1573-1620)至民国年间,董塘均属平山都(旧址位于安岗村前凡口技校范围)。1913年属董塘区,1937年属第三区,1941年属董塘乡。1949年10月,属仁化县董塘区,1950年属仁化县第二区,1955年属仁化县董塘区,1957年属仁化县董塘乡,1958年与石塘、附城成立丹霞人民公社,1959年董塘从丹霞人民公社分出,成立董塘人民公社,1983年改设董塘区,1985年改为董塘镇。
三、经济概况
(一)农业概况
2021年,董塘镇整治撂荒耕地复耕复种565.68亩,清理失管果园660亩,完成了县委县政府下达的24400亩粮食生产任务,完成水稻种植面积22316亩,杂粮种植面积3510.15亩,有效保障粮食安全。董塘镇河富村、江头村粤港澳“菜篮子”基地持续巩固拓展,50万只蛋鸡养殖、牛羊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农业现代化逐步形成。
(二)工业概况
工业主要项目为铅锌矿、石灰石、铅锌矿精选、煤矸石等,镇内有亚洲最大的铅锌矿基地——凡口铅锌矿,有世界铅锌“单打冠军”——丹霞冶炼厂。2021年,董塘镇以产业化思维、项目化举措,推进董塘凡口绿色工业园区“厂区变园区、产区变城区”试点工作。
四、城镇建设
2021年,全镇各方面公共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服务水平不断提升,董塘综合农贸市场顺利启动建设;凡口706至丹冶西门道路提升工程已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完成整治危桥2座;结合公开文化和移民文化打造镇风度书房并于投入使用;党群服务中心完成迁移整合提升;在建乡村振兴车间,建成后预计可吸纳周边村委200-400人员务工;仁化县董塘镇中心卫生院业务综合楼建设项目有序动工;镇污水处理厂完成改造提升,安装进水口在线自动监测联网设备。
五、旅游资源
(一)寺塔
1.云龙寺塔
云龙寺塔位于安岗村西侧山窝中,始建于唐代乾宁至光化年间(公元894--901年)。该塔是广东省内唯一的著名的唐代砖塔。1988年1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澌溪寺塔
澌溪寺塔位于澌溪山瑶族村旁,原名“秀宝塔”。清朝同治《仁化县志》中有记载。经考证,此塔建于唐末宋初。1979年12月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3.腾凤塔
腾凤塔位于董塘镇西南2公里之潼阳水溪旁,建于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一1619年)。首层券门置于西南扭向偏北,是该塔的一大特点。1989年被列为仁化县文物保护单位。
4.云龙寺
云龙寺位于镇安岗村西侧山边,原寺名西山寺,清代易名云龙寺,始建于唐代(公元894年),相传六祖慧能禅师初次南下时曾在此栖息过,之后仰山禅师也于此传教布道。1999年11月8日经韶关市民宗教事务局拨款维修。
(二)革命遗址和红色景点
1.思诒堂
思诒堂位于董塘镇安岗村内,四合院式的清代建筑,是大革命时期仁化农民运动的发源地,安岗乡农民协会常务执行委员会驻地,1928年第一届中共仁化县委员会、中共安岗支部干事会、安岗乡苏维埃政府、广东工农革命委员会的诞生地和驻地,是全县进行土地革命斗争的指挥中心。2000年经维修完好。2006年进行了第二次全面修缮。2018年安岗村“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建设时,再次修缮并进行布展。2020年9月,入选韶关市文物保护单位。2022年7月,入选第十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2.董劝书院(工农革命独立第四团团部旧址)
董劝书院位于董塘墟镇内,清代建筑,砖木结构,大革命时期,是第五区农民协会常务执行委员会暨第五区农民自卫军大队驻地;土地革命战争初期,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余部两次到董塘时的部队指挥部,工农革命独立第四团团部,第五区苏维埃政府驻地。2019年4月,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3.华阳寨遗址
华阳寨遗址位于董塘镇安岗村,是1928年仁化农民武装暴动中与石塘双峰寨一同为保卫农军英勇抗击敌人的寨墙。
4.阮啸仙原办公点
阮啸仙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党员之一,第一任中央审计委员会主任,人民审计制度的创建者和奠基人。1928年建立仁化县安岗苏维埃政府,被选为主席。阮啸仙居住地位于安岗大村中,思诒堂正前面。据村中老人回忆口述,该房子建于中华民国初年,共5间青砖瓦房。
5.初心园
初心园位于董塘镇安岗大村,为纪念阮啸仙革命烈士在仁化革命斗争的光辉历程,于2018年开始建造,2020年2月完工。展馆主要介绍阮啸仙领导广东农民运动、到仁化组建中共仁化县第一届委员会,开展仁化暴动以及在中央担任中央审计委员会主任等历史事迹。
6.蔡卓文故居
蔡卓文是仁化县董塘镇安岗村人,1926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仁化早期农民运动的组织者之一,在他的发动和组织下,董塘、陂头厂、东门乡等乡农会相继建立。在董塘,他主持了有朱德部队参加的审判大会,枪决了27名破坏农运、罪大恶极的土豪劣绅。1928年2月10日,仁化县第五区苏维埃政府成立,阮啸仙任主席,蔡卓文任副主席兼仁化县革命委员会主席。同年 10月,蔡卓文任中共仁化县委书记兼县革委会主席。蔡卓文故居位于安岗大村中,思诒堂背后,该房子建于中华民国初年,共三单间泥砖瓦房。
7.安岗村党员红色教育展馆
位于董塘镇安岗村,于2019年8月建成并完成布展。该展馆坐北向南,由广场、展馆、后花园三部分组成。广场长21.6米、宽17.2米,地面用仿大理石砖铺垫,右侧人行走廊用葡萄架构成,深棕色木柱浑然一体。纪念馆分上下两层,馆长21.6米、宽17米、楼总高9米,仿青砖建筑,屋顶盖琉璃瓦。一楼展厅内配灯光装饰腾璜,犹有大革命时期氛围,介绍安岗乡苏维埃政府成立、华阳寨保卫战、澌溪山游击战等革命历史。二楼展厅分伟人语录、廉政文化、廉政书法、传承家风、传统美德五部分。展厅格调高雅、错落有致、教育意义深远。后花园长17米、宽19米,呈倒梯形状,中间有六角凉亭,亭周边种植花草,姹紫嫣红百花争艳,象征红色后代后继有人。
(三)旅游景点
1.巴寨景区
巴寨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中国红石公园丹霞山的边缘地带,为丹霞山最高峰,经历代土王,盗贼修缮,成为粤北战乱时代著名的天然堡垒———“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丹霞地貌的特点是顶平、身陡、坡缓,而巴寨正是这类地貌的典型代表。
2. 白莲飞花水瀑布
飞花水瀑布位于仁化县董塘镇白莲村,城南十公里处,它顺溪流的落差形成三叠瀑布,从上而下,溪水从悬崖落下,遇到一块约45度角的大石板再流下深潭,第二叠在飞花溪的下游,瀑布长达30米,旁边悬崖峭壁,乱石林立,并有千年古树;第三叠瀑布,经过一块大石壁,形成15米高、宽近4米的瀑布,瀑布流经丹霞山景区的乌龟石、仙人桥等名胜景点,是一处“养在深闺人未知”的旅游胜地。每年5、6月份是观光游览的最佳季节。
3.五仙岩
位于仁化县董塘南面12公里,洞壁地处大山中间,壁高约800米,面向东方,与巴寨遥相呼应。洞壁沿南往北走向,长约500米,最窄处有十多米,宽处近百米。这里空气清新,树木葱葱,向东远望,巴寨风光一览无遗,使人心旷神怡。据岩洞83岁的居士文春树讲,相传五仙岩是远古时期五位仙女在此修炼的仙境,由此而得名“五仙岩”。
4.五台山
又名五台寨,位于五仙岩的上层处,山上是一处宽敞的平地,其中有清末民国初期为逃避战乱的百姓修建的多处房子,房子均由长近1.5米的石条砌成,房子附近是百姓开垦的近500平方米的蔬菜种植地,至今仍有居士在此隐居。在其中一处石屋中有一张天然的石床,长2米,宽1.5米,据说是唐末农村起义军首领黄巢的居住点。这里风光美不胜收,是当今的世外桃源。
5.骆驼峰
俗称扁寨,距仁化县董塘南约10公里,往东南2公里是五仙岩。骆驼峰是由三座高耸入云的陡峭山峰并排组成,方向坐东朝西,酷似三匹骆驼,故称骆驼峰。而三座山峰高均约1000米。它们之间并排而立,在春夏之际,峰际之间常常云雾环绕。云雾时分风起云涌。山顶的石屋时隐时现,山上泉水叮咚,绿树悠悠,风光美不胜收,胜似人间仙境。
6.凡口国家矿山公园
位于仁化县董塘镇凡口铅锌矿706矿区,公园自2013年筹建,2015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建造面积约4.5万平方米,整个公园依山而建,融入矿石、矿井、井塔等元素,充分突出矿山特色,建有凡口国家矿山博物馆。2019年12月成功创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六、名优特产
火龙果:本名青龙果、红龙果,具有抗衰老、美白皮肤、排除毒素、促进消化的作用。董塘镇安岗村田庄有火龙果种植基地,主要产红肉火龙果。
贡柑:贡柑营养全面,含有大量的柠檬酸,对维生素C具有保护作用。
丹霞女刺青瓜:江头村丹霞女蔬菜种植基地所产刺青瓜瓜皮光滑、皮薄肉多,清脆爽口,多汁清甜。
丹霞女甜玉米:产自江头村丹霞女蔬菜种植基地,以甜、鲜、脆、嫩的特色深受消费者喜爱,成熟的玉米颗粒饱满、香甜可口,每年大量玉米销往粤港澳大湾区。
七、党政班子
八、联系方式
办公地址:仁化县董塘镇繁塘一路30号
联系电话:0751-6361054
传真号码:0751-6362988
电子邮箱:dtdzb636105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