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镇概况
(一)镇情简介
黄坑镇位于仁化县东南部,东连南雄、始兴县,南接周田镇,西与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丹霞山为邻,北与闻韶镇交界,属郊区镇。镇政府驻黄坑圩镇,距县城15公里,距丹霞火车站18公里,距韶关丹霞机场75公里。交通便利,武深高速从我镇穿境而过,在下营村设有高速路出口,在小溪村设有高速公路服务区。106国道途经高塘村委会,内有硬底水泥公路直达镇区及各村委会驻地。全镇辖区面积164.9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316.72亩,粮食播种面积8913亩,粮食产量4065.8吨。林地面积13093.79公顷,森林覆盖率78.53%。辖高塘、黄坑、小溪、下营、古竹、蓝田、曰庄村委会7个和社区居委会1个,总户数4167户,年末户籍人口15327人,农业人口10818人。全镇有初级中学1所、小学1所、幼儿园2所(其中,公办1所),在校学生1429人。有文化站1个,广播站1个。
(二)历史沿革
根据历史记载,黄坑镇在清朝隶属韶州府曲江县平甫司,因境内土质多为黄土,又有一河流穿境而过,洪水期水色较黄而得名。民国时期黄坑属周田乡境内,先后隶属曲江县十四区、二区、三区管辖。新中国成立后,成立黄坑乡,属周田区管辖。1957年2月全县大区划小区,成立黄坑区,从周田区划出。同年12月改称乡。1958年10月成立黄坑公社,1985年后设镇至今。2004年7月韶关市实行行政区域划分调整,根据国务院及省府批复,将一直属曲江县管辖的黄坑镇划归仁化县管辖。
(三)经济概况
黄坑镇属亚热带气候,镇内资源丰富,盛产竹木、水稻、柑桔、花生等,黄坑贡柑闻名境内外。古竹大坪村有地下热水一处。工业以小型水电站、加工业为主,企业有上坑水电站、中寨水电站、丹霞贡柑品控中心、辉祥果业打蜡厂等65家。旅游景点主要有晖霞茶花园南庄古村落、南庄生态名园等。2021年,镇财政收入186.16万元。全年农业产值2.51亿元,比上年增长5.9%。
目前,全镇共有32家合作社,黄坑柑桔合作社、黄坑冯屋贡柑合作社;黄坑镇成盛种植养殖家庭农场为县级示范家庭农场。其中小溪柑桔农民专业合作社荣获广东省名牌农产品表彰。仁化县晖霞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为县级农业龙头企业,仁化县橘颂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仁化县锦霞农业有限公司为韶关市级农业龙头企业。
(四)城镇建设
【乡村振兴】 2021年,黄坑镇严格落实教育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学生137人发放生活补助241500元,全镇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教育资助全部落实到位,无因贫失学辍学现象。建立和完善扶贫资产监督管理制度。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的镇扶贫资产管理领导小组。全年完成扶贫资产产权确权50项,其中经营性扶贫资产41项,公益性扶贫资产9项。加强就业帮扶,调查有劳动能力脱贫户的就业情况、就业意愿。截至2021年12月31日,有劳动能力脱贫户务工人数214人,比2020年增加3人,其中安排乡村公益性岗位12人。引导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力量开展消费帮扶,开展产销对接活动。全年消费帮扶脱贫户65户149.9275万元。开展乡村振兴项目库工作,入库18大项,金额38416.7万元。
【新冠病毒疫苗接种】 2021年,黄坑镇持续抓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全年新冠疫苗接种15168人次,其中,第一针7327人次,第二针6896人次,第三针945人次。
【人居环境综合整治】 2021年,黄坑镇省定贫困村20户以上自然村30个,均开展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建设,全年铺设雨水管网41147米、污水管网41309米,建设厌氧池及人工湿地44座。二是沿线村高塘村20户以上自然村12个完成村内污水管网建设,10个自然村完成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全年铺设污水管网8912.2米、雨水管网5526.96米,建设厌氧池及人工湿地11座、检查井249座。年内,蓝田、小溪、古竹3个行政村24个自然村开展美丽乡村提升建设工程。
【扫黑除恶和社会治理工作】 2021年,黄坑镇每月定期召开党委会议、扫黑除恶联席会议和线索研判会议,对扫黑除恶工作进行研判、安排、部署,扎实开展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治理工作。结合“一线双联”、民情夜访和普遍直接联系群众活动,开展班子成员大接访活动,全年领导接访70人次,接访群众19批40人,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31宗,调处成功28宗,化解率90%。办理韶关市信访系统信访案件17宗,信访案件及时办结率100%。全年全镇到县级以上部门信访案件17宗,同比2020年下降37%。做好敏感时期的信访维稳工作,成立维稳小组,在全镇范围内进行地毯式、全方位矛盾纠纷排查,排查出10名重点人员、4宗突出矛盾,均落实领导包案,并按照信访“六个一”工作制度化解,切实做好重点人员的稳控工作,做到重点人员不脱控、不漏管,确保“四个不发生”。在各村(居)组建“红袖章”志愿队伍,营造全民联防联控良好氛围,保障全镇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安全。
【创文工作】 2021年,黄坑镇落实监督工作机制,细化职责分工,加大创文宣传力度,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文活动。定期召开镇、村各级宣讲会12次、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41场,开展文体活动11次,开展各类培训活动10次,利用电子LED投屏、横幅、派发宣传单等宣传手段,营造人人参与创文工作的良好氛围。建设镇级图书馆1个、村级文化书屋7个,开展阅读活动12次。
【创卫工作】 2021年,黄坑镇以创建卫生镇为载体,开展环境卫生整治美化工作,整治“脏乱差”,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推进绿化、美化、净化和亮化工程建设,全年种植各类树苗花卉400株,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3家,安装路灯50盏,常态化开展卫生环境整治活动。加大宣传力度,全年开展“扫黄打非”、“护苗”、禁毒等宣传活动14次。开展饮食从业人员培训326人次。2021年3月,中共韶关市委授予黄坑镇“广东省卫生镇”。
【安全生产】 2021年,全年排查电站、“三合一”和“三小”场所、企业和烟花爆竹销售点等83家次,发现安全隐患32项,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32份,完成整改32项,整改率100%,开展“119安全生产宣传月”、“交通安全”等安全生产宣传活动12次,加强汛期防范溺水事故的管理、河沙开采的监管,开展应急演练4次。
【打造“文化+旅游聚散中心”】 2021年,黄坑镇将生态、文化、旅游相结合,打造“大丹霞文化+旅游集散中心”,开发罗家塘茶花园、林茂林场乡村旅游休闲点和丹霞贡柑品控中心等项目。其中,罗家塘村茶花园投入2000万元,占地面积46.67公顷,种植鹰嘴桃、樱花、银杏树、稀少珍贵物种和贡柑、砂糖桔、蜜柚、沙田柚等果树,打造成集休闲观光、旅游采摘为一体的乡村旅游度假地。
【贡柑产业】 2021年,黄坑镇统筹推进贡柑优势区建设,打造黄坑万亩贡柑产业示范基地,不断延长贡柑产业链,提升产品价值。发展贡柑电商、物流和配送服务业,通过“乐村淘”等电商平台,拓宽市场销售渠道,增加经济效益。12月29日,黄坑镇等贡柑“三品一标”基地入选首批全国种植业“三品一标”基地。
【林业工作】 2021年,黄坑镇认真开展创建全国森林城市、森林复绿、生态公益林管理、林业纠纷调处、林业采伐审批、森林防火工作及野外用火管理等林业工作。全年通过发放禁火令、悬挂宣传横幅等形式宣传创森、森林防火、野外用火等9672人次,落实森林防火巡查和应急值班制度,加强对重点火险区域监控和森林火灾隐患点排查、巡察,从源头上遏制森林火灾发生,全年开展巡查52次。落实森林复绿工作,加强生态公益林管理及林业采伐审批管理。加强林政管理工作,宣传国家林业政策,鼓励林农积极办证,做好服务工作,促进林改政策落实。配合县林业部门打击破坏行为,保护林木。
【综合整治行动】 2021年,黄坑镇加大卫生整治力度,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清理取缔占道经营摊点23个,清除不规范广告牌127个。组织人员对国道106线环丹霞山段及周边、省道S244、县道320沿线非法户外广告牌进行清理,整治不规范广告牌、占道经营、乱堆乱放等行为,清除“牛皮癣”广告一批。严格落实上级关于违建别墅清查整治工作部署,开展排查和清理整治工作,并完善工作台账。
(五)旅游资源
1.晖霞茶花园(丹霞茶花世界)
丹霞茶花世界位于仁化县黄坑镇下营罗家塘村,占地面积700亩,投入约2000万,主要以茶花为主,园内有栽种四季茶花、赤丹,大元帅等400余种共16500多株,约150亩,每年1月至3月为盛花期,各类品种的茶花竞相绽放,红的像火,粉的似霞,花团锦簇,给人带来一场视觉盛宴。另外园内还种植鹰嘴桃、樱花、银杏树等约500亩;种植贡柑、砂糖橘、蜜柚、沙田柚等水果达7万棵以上,丹霞茶花世界将发展成为集休闲观光、旅游采摘为一体的乡村旅游度假地。
2.南庄古村落
南庄村坐落在世界丹霞地质公园、国家5A级风景区后花园,距离国道7公里,离黄坑镇政府1公里,距离仁化县城10公里,背靠群山,依黄坑河畔,自然风光秀丽、农业特产丰富,黄坑镇境内无工矿企业,碧水蓝天,环境优美。
南庄村是古老的自然村,早在清朝雍正年间由仁化县长江镇迁移而来,距今400多年历史。现在村里居住人口200多人,村民皆为刘姓。村庄拥有古建筑6座,保存较好的有3 座,建筑风格颇有特色,屋盖连云,墙檐连亘,青砖青瓦,翘角峥嵘,是典型的徽派建筑传承模式。南庄村的大厅为砖木结构,三进三开间,硬山顶、风火山墙,抬梁式木架构。左右有厢房,面阔14.8米,进深53.7米,占地面积794.9平方米,南庄村是黄坑镇古建筑群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个古村落。
3.南庄生态名园
南庄生态名园内山清水秀,环境优雅。名园占地面积约4000亩,其中生态造林3000亩,饮食娱乐、花圃培育基地约1000亩。园内建设一座占地800平方米仿北京四合院的建筑,颇具特色,并建有山溪活水游泳池,一栋两层楼能够满足100多人就餐的新餐厅。曲径通幽处,走进南庄生态名园,春日,阵阵柑橘花香扑面而来,精致的农家四合院、鱼塘、小溪流水组成了一幅优美的农家田园风光,夏日,溪水流淌,在山溪活水游泳池中畅游,在四合院中享受夏日凉风,度过难得的夏日安逸,秋冬,满园秋色,园内贡柑园硕果累累,届时,游客可以体验到摘果、钓鱼等农家乐趣。
(六)名优特产
1.黄坑贡柑
黄坑贡柑果形靓丽、果色金黄、皮薄核少、肉脆化渣、清甜香蜜、高糖低酸、风味浓郁,它集中了橙类的清甜、形美和柑桔易剥皮的双重优点。黄坑贡柑自引种以来,品种得到了不断改良,逐渐适应了黄坑气候,形成了黄坑特有的品种。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农户中得到了大力推广,种植面积逐年扩大。黄坑镇因贡柑种植与引进在2006年荣获韶关市科技进步奖,2008年黄坑贡柑获得“广东省柑桔银质奖”,2009年因贡柑炭疽病综合防治技术获得“韶关市科技进步奖”,2009年荣获广东省农博会水果类银质奖。
2012年5月,由黄坑镇政府牵头,联合多个农民合作社,设计并向有关部门注册了“黄坑贡”商标及品牌,并于2012年7月获批。黄坑镇2019年荣获省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专业镇、黄坑村2020年荣获农业农村部“一村一品”专业村、下营村2020年荣获省级“一村一品”专业村、2021年黄坑镇等贡柑“三品一标”基地入选首批全国种植业“三品一标”基地。现全镇种植贡柑面积达1.8万亩,年产量2.2万吨,年产值达1.3亿元,基本形成“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发展格局。
2.黄坑狗颈“白毛茶”
又称“银毫茶”,素有“仙人茶”之称,产于黄坑镇狗颈瑶山寨,地处海拔300米左右,四周溪水不断,山中云雾缭绕,以它独特的地理环境,特有的气候特征,培育出了大叶白毛茶。白毛茶尖叶肥壮重实,外形白毛显露,茸毛密披于茶芽。成茶的特点是:香气清鲜芬芳,品味鲜爽甘醇,汤色清澈明亮略带金黄,回味持久强烈。尤以清明前后采制的“谷芽茶”,宛如霜雪一片银白,泡冲时泛起一层绒毛,光彩夺目。白毛茶的主要化学成份有茶多酚40.9%,氨基酸1.67%,水浸出物48.32%,以及各种维生素C、B2、E、P等。白毛茶除饮用外,还可药用,能治热毒病症(越陈旧药效越好),也能预防辐射和癌症、电视病等。黄坑白毛茶在九二年获得广东省名茶称号;九四年省银质奖;九五年获中国农业博览会银质奖,是一种高级绿色食品。
3.黄坑镇“龙皇坪”茶系列
黄坑“龙皇坪”茶系列共有“龙皇坪”丹霞绿茶、“龙皇坪”丹霞红茶等二类产品六种包装。黄坑镇“龙皇坪”茶系列尤以“龙皇坪”丹霞绿茶出名,得到了旅游爱好者的好评。
二、领导班子
谭卫财 党委书记,主持镇党委全面工作。
李书文 党委副书记、镇长,主持政府全面工作,分管水电开发公司。
刁祥军 人大主席,主持人大全面工作,分管人大办。
温志清 党委副书记,负责协助党委书记处理党委日常事务,统筹乡村振兴、党的建设、党群服务中心、基层治理、深化改革工作,分管公共服务办、乡村振兴办。
谭志强 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分管政法工作、负责综治、信访、维稳、依法治镇和禁毒工作,分管综治办、禁毒办,联系镇派出所和司法所。
叶桥忠 党委副书记(挂职),分管乡村振兴驻黄坑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协管乡村振兴办。
曾华昌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分管纪检监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巡察工作,分管纪检监察办。
钟佳玲 党委委员,负责组织人事、基层党建、主体功能区绩效考核、老干、关心下一代、团委、妇联工作,分管组织办、妇联、团委和机关工委。
李启豪 党委委员,负责宣传、文广旅体、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会、统战、商会(乡贤)、工作,分管宣传办、文化站、工会、统战办,联系广播电视站。
罗永军 党委委员、武装部长,负责武装和退役军人事务,党政综合协调、保密、档案、史志和统计工作,协管主体功能区绩效考核工作,分管党政办、武装部和退役军人服务站,协管人大办。
刘华亮 党委委员、副镇长,负责应急管理(含消防、森林防火和“三防”)、人防、自然资源、综合行政执法、农业农村、科技、农综改革、畜牧水产、供销社、住建和城建工作,分管综合行政执法办、综合行政执法队、农业农村办、畜牧站、应急办和城建办。联系自然资源所。
刘丽萍 副镇长,负责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社会事务、文教卫、环卫、计生、知识产权、外事、市场监督管理等工作,分管敬老院、计生办、社区城监办。联系卫生院、中小学和幼儿园。
朱 桦 副镇长,负责水务、移民、气象、重点项目、招商引资、工业和信息化、发改、乡村振兴、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分管规划办。
周祥林 副镇长,负责环保、经管、财会、公路、“环丹”、交通、林业,分管环保办、环丹巡逻队、林业站、财会办和财政所,协管水电开发公司。
三、联系方式
办公地址:仁化县黄坑镇圩镇内
联系电话:0751-6416012
电子邮箱:hkzdzb@163.com
办公时间:上午8:30--12:00(国家法定工作日)
下午14:30-17:30(国家法定工作日)